【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表面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碳纳米管强化热喷涂涂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热喷涂涂层以其良好的耐磨、耐腐蚀、耐高温等性能,被大量运用于航空、航天、化工机械、高速印刷包装等行业。但热喷涂得到的涂层内部存在的大量微裂纹、缩孔等缺陷严重影响了涂层的结合性能。提高涂层内部的结合强度已成为热喷涂行业的研究热点。碳纳米管具有接近完美的管状结构,其平均杨氏模量高达I. 8TPa,平均弯曲强度高达14. 2GPa,拉伸强度是钢的100倍而密度是钢的1/6,是一种性能优良的复合材料增强相,自被首次制造发现以来即被全世界关注,被广泛应用于材料、微电子、催化剂、医学、生物技术和航空航天等领域。由于其优异的力学性能,被运用于复合材料中起增强作用,如添加至橡胶、塑料薄膜、低熔点金属复合材料中起增韧作用。但是将其运用到热喷涂行业中却未见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碳纳米管强化热喷涂涂层,该涂层的涂层孔隙率低,结合强度高,有良好的耐磨、耐腐蚀、抗热震性能。本专利技术的碳纳米管强化热喷涂涂层为97-98. 5wt%Ni/Al合金和I. 5-3wt%碳纳米管组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碳纳米管强化热喷涂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纳米管强化热喷涂涂层为97?98.5wt%Ni/Al合金和1.5?3wt%碳纳米管组成的涂层,涂层厚度为0.2?0.6mm或者为97?98.5wt%Ni/Al2O3粉末和1.5?3wt%碳纳米管组成的涂层,涂层厚度为0.4?0.7mm或者为含有前述两种涂层的复合涂层,涂层厚度为0.6?1.3mm;其中,所述碳纳米管经过如下处理:先将碳纳米管与浓硝酸和浓硫酸的混酸混合,浓硝酸和浓硫酸的体积比为3:1,碳纳米管与混酸混合后加热至75?85℃,加热时间为6?8h,然后过滤、清洗至pH=6?7,120?150℃烘干,烘干后超声分散0.5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碳纳米管强化热喷涂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纳米管强化热喷涂涂层为97-98. 5wt%Ni/Al合金和I. 5_3wt%碳纳米管组成的涂层,涂层厚度为0. 2-0. 6mm或者为97-98. 5wt%Ni/Al203粉末和I. 5_3wt%碳纳米管组成的涂层,涂层厚度为0. 4-0. 7mm或者为含有前述两种涂层的复合涂层,涂层厚度为0. 6-1. 3mm ; 其中,所述碳纳米管经过如下处理先将碳纳米管与浓硝酸和浓硫酸的混酸混合,浓硝酸和浓硫酸的体积比为3:1,碳纳米管与混酸混合后加热至75-85°C,加热时间为6-8h,然后过滤、清洗至pH=6-7,120-150°C烘干,烘干后超声分散0. 5_lh,过滤、烘干;最后进行敏化、活化、镀镍包覆球化处理,得到镀镍碳纳米管。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碳纳米管强化热喷涂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涂层为97-97. 5wt%Ni/Al合金和2. 5_3wt%碳纳米管组成的涂层,涂层厚度为0. 2-0. 4mm或者为97-97. 5wt%Ni/Al203粉末和2. 5-3wt%碳纳米管组成的涂层,涂层厚度为0. 4-0. 5mm或者为含有前述两种涂层的复合涂层,涂层厚度为0. 6-0. 9mm。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碳纳米管强化热喷涂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涂层为97wt%Ni/Al合金和3wt%碳纳米管组成的涂层,涂层厚度为0. 3mm或者为97wt%Ni/Al203粉末和3wt%碳纳米管组成的涂层,涂层厚度为0. 5mm或者为含有前述两种涂层的复合涂层,涂层厚度为0. 7mm。4.根据权利要求I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碳纳米管强化热喷涂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Ni/Al合金中Ni含量为75-85wt%,Al含量为15_25wt% ;所述NiAl2O3粉末中Ni的含量为75-85wt%, Al2O3 的含量为 15-25wt%。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碳纳米管强化热喷涂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Ni/Al合金中Ni含量为78-82wt%,Al含量为18_22wt% ;所述附/^1203粉末中Ni的含量为77_83wt...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