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从含Co的硫酸盐稀溶液中分离富集Cu、Co的方法。先依据含Co的硫酸盐稀溶液中Cu的浓度调整pH值,再调整螯合树脂的pH值与溶液相同,然后用螯合树脂进行Cu的三级吸附和Co吸附,用硫酸溶液解吸。本发明专利技术以串级分离方式替代了现有的有机相萃取方法,实现了从硫酸盐稀溶液中提取Cu和Co,避免使用有机萃取剂,实现了清洁生产。解决了长期以来含Co的硫酸盐稀溶液因无合适的回收方法被弃之而导致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操作简单、生产成本较低、综合回收率高、环境污染小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Cu、Co的分离富集方法,尤其是从含Co的硫酸盐稀溶液中用D-418螯合树脂分离富集Cu、Co的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对于Cu、Co的分离大多采用有机相萃取法,而Co的硫酸盐稀溶液由于Co含量较低、且与Cu化学性质相近,如采用萃取法先分离Cu,会由于夹带损失等导致分离不完全造成Co资源的浪费,同样若以萃取法先分离Co,会由于料液浓度低,萃取剂价格昂贵,生产成本较高,得不偿失。另,萃取剂挥发性较强,会造成环境污染。CN102220494A公开了一种以酰基硫脲化合物为萃取剂从铜、钴、镍酸性体系中连续萃取分离钯和铜的方法,是一种以酰基硫脲为萃取剂,以熔融石蜡为稀释剂,通过控制铜、钴、镍和钯体系的酸度,可选择性、高回收率地分离出铜、钴、镍和钯体系中的Pd和Cu。CN101994003A公开了一种从水钴矿中选择性提取铜和钴的工艺,该工艺是用硫酸和还原剂亚硫酸钠进行选择性还原酸浸出铜和钴。CN101705371A公开了一种硫化铜钴矿中提取钴的方法,涉及一种用于低品位、难处理含钴矿物原料铜钴矿中提取钴的方法。首先对含Cu、Co溶液进行Cu萃取、萃取液经反萃后电积得到阴极铜;萃铜余液进行中和除铁铝,滤液再采用氢氧化钠沉钴镍,分离出沉淀为氢氧化钴镍富集物。现有技术主要是从含高浓度Co的溶液中进行Cu、Co分离,但尚未见到从含Co的硫酸盐稀溶液中进行Cu、Co的提取,我国是Cu、Go资源短缺型国家,因此综合回收Cu、Go资源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树脂法从Co的硫酸盐稀溶液中分离富集Cu、Co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调整含Co的硫酸盐稀溶液pH=3 5,调整溶液pH值的依据是以含Co的硫酸盐稀溶液中Cu的质量浓度(g/L)为准;b、将D-418螯合树脂用稀硫酸平衡至与调整pH后的含Co的硫酸盐稀溶液的pH相同,待用;C、用平衡pH后的D-418螯合树脂进行Cu的一级吸附,控制吸附时间I. 5 7. 5小时;d、将一级吸附液过滤后调整滤液pH至吸附液初始pH值后用待用树脂进行Cu的二级吸附,控制吸附时间5 15小时;e、将二级吸附液过滤后调整滤液pH至吸附液初始pH值后用待用树脂进行Cu的三级吸附,控制吸附时间11 21小时;f、将三级吸附液过滤后调整滤液pH至吸附液初始pH值,用待用树脂吸附Co,控制吸附时间2小时;g、吸附Co后的树脂,用5倍于树脂体积的去离子水连续洗涤3次,过滤后用0.lmol/L-0. 5mol/L的硫酸溶液解吸Co,控制解析液体积为调整溶液pH值后溶液的1/10-1/30 ;h、将三级吸附Cu后的树脂统一用5倍树脂体积的去离子水洗涤3次,过滤后用1.Omol/L的硫酸溶液解吸Cu,控制解析液体积为调整溶液pH值后溶液的1/10-1/20 ;i、将Co解吸液送去Co电解或制备硫酸钴工段;j、将Cu解吸液送去Cu电解或制备硫酸铜工段。 步骤c、d、e和f中所述的吸附方式均为静态间隔震荡搅拌式,即每隔20分钟震荡I分钟;步骤g和h中所述的洗涤方式为每隔5分钟震荡搅拌I分钟,重复三次后过滤为一次洗漆;步骤g和h中所述的解吸方式为连续震荡搅拌式。步骤a所述Co的硫酸盐稀溶液的pH是以Cu的浓度为准,当pH=5时,Cu交换容量大,当 pH=3 时 Cu、Co 分离系数高;当 Cu (2. O g/L -5. Og/L)时调 pH=3、Cu (I. O g/L -2. Og/L)时调 pH=4、Cu (0. 3g/L -0. 7g/L)时调 pH=5 ;步骤c所述的控制吸附时间是以溶液中Cu的浓度为准,Cu浓度越高,吸附时间越短,Cu浓度越低,吸附时间越长;当Cu (2. O g/L 5. Og/L)时,一级吸附时间为I. 5 2.O小时;当&1(1.0 g/L 2. O g/L)时,一级吸附时间为2. 5 3. O小时;当&1(0. 3g/L O.7g/L)时,一级吸附时间为4. 5 7. 5小时。步骤d所控制的吸附时间以溶液中Cu的浓度为准,当Cu (I. O g/L 2. 5g/L)时,二级吸附时间为2. O 3. 5小时,Cu (O. 4g/L O. 9g/L)时,二级级吸附时间为3. 5 5. 5小时,Cu(0. 18g/L O. 38g/L)时,二级级吸附时间为8· O 10. O小时。步骤e所控制的吸附时间以溶液中Cu的浓度为准,当Cu (O. 5 g/L O. 9/L)时,三级吸附时间为4. 5 7. O小时,Cu (O. 24g/L O. 5g/L)时,三级吸附时间为8. O 12小时,Cu (O. I g/L O. 3g/L)时,三级吸附时间为10 16小时。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所采用树脂为D-418螯合树脂,以串级分离方式替代了现有的有机相萃取方法,实现了从硫酸盐稀溶液中提取Cu和Co,避免使用有机萃取剂,实现清洁生产。解决了长期以来含Co的硫酸盐稀溶液因无合适的回收方法被弃之而导致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的问题。具有操作简单、生产成本较低、综合回收率高、环境污染小的优点。附图说明附图从含Co的硫酸盐稀溶液中分离富集Cu和Co的方法流程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包括以下步骤a、调整含Co的硫酸盐稀溶液pH=3 5,调整溶液pH值的依据是以含Co的硫酸盐稀溶液中Cu的质量浓度(g/L)为准;C、将D-418螯合树脂用稀硫酸平衡至与调整pH后的含Co的硫酸盐稀溶液的pH相同,待用;C、用平衡pH后的D-418螯合树脂进行Cu的一级吸附,控制吸附时间I. 5 7. 5小时;d、将一级吸附液过滤后调整滤液pH至吸附液初始pH值后用待用树脂进行Cu的二级吸附,控制吸附时间2. 5 10小时;e、将二级吸附液过滤后调整滤液pH至吸附液初始pH值后用待用树脂进行Cu的三级吸附,控制吸附时间4. 5 16小时; f、将三级吸附液过滤后调整滤液pH至吸附液初始pH值,用待用树脂吸附Co,控制吸附时间2小时;g、吸附Co后的树脂,用5倍于树脂体积的去离子水连续洗涤3次,过滤后用0.lmol/L-0. 5mol/L的硫酸溶液解吸Co,控制解析液体积为调整溶液pH值后溶液的1/10-1/30 ;h、将三级吸附Cu后的树脂统一用5倍树脂体积的去离子水洗涤3次,过滤后用1.Omol/L的硫酸溶液解吸Cu,控制解析液体积为调整溶液pH值后溶液的1/10-1/20 ;i、将Co解吸液送去Co电解或制备硫酸钴工段;j、将Cu解吸液送去Cu电解或制备硫酸铜工段。步骤a所述Co的硫酸盐稀溶液的pH是以Cu的浓度为准,当pH=5时,Cu交换容量大,当 pH=3 时 Cu、Co 分离系数高;当 Cu (2. O g/L -5. Og/L)时调 pH=3、Cu (I. O g/L -2. Og/L)时调 pH=4、Cu (0. 3g/L -0. 7g/L)时调 pH=5 ;步骤c所述的控制吸附时间是以溶液中Cu的浓度为准,Cu浓度越高,吸附时间越短,Cu浓度越低,吸附时间越长;当Cu (2. O g/L 5. Og/L)时,一级吸附时间为I. 5 2.O小时;当&1(1.0 g/L 2. O g/L)时,一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从含Co的硫酸盐稀溶液中分离富集Cu、Co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调整含Co的硫酸盐稀溶液pH=3~5,调整溶液pH值的依据是以含Co的硫酸盐稀溶液中Cu的质量浓度g/L为准;b、将D?418螯合树脂用稀硫酸平衡至与调整pH后的含Co的硫酸盐稀溶液的pH相同,待用;c、用平衡pH后的D?418螯合树脂进行Cu的一级吸附,控制吸附时间1.5~7.5小时;d、将一级吸附液过滤后调整滤液pH至吸附液初始pH值后用待用树脂进行Cu的二级吸附,控制吸附时间5~15小时;e、将二级吸附液过滤后调整滤液pH至吸附液初始pH值后用待用树脂进行Cu的三级吸附,控制吸附时间11~21小时;f、将三级吸附液过滤后调整滤液pH至吸附液初始pH值,用待用树脂吸附Co,控制吸附时间2小时;g、吸附Co后的树脂,用5倍于树脂体积的去离子水连续洗涤3次,过滤后用0.1mol/L?0.5mol/L的硫酸溶液解吸Co,控制解析液体积为调整溶液pH值后溶液的1/20?1/50?;h、将三级吸附Cu后的树脂统一用5倍树脂体积的去离子水洗涤3次,过滤后用1.0mol/L的硫酸溶液解吸Cu,?控制解析液体积为调整溶液pH值后溶液的1/10?1/2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从含Co的硫酸盐稀溶液中分离富集Cu、Co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调整含Co的硫酸盐稀溶液pH=3 5,调整溶液pH值的依据是以含Co的硫酸盐稀溶液中Cu的质量浓度g/L为准; b、将D-418螯合树脂用稀硫酸平衡至与调整pH后的含Co的硫酸盐稀溶液的pH相同,待用; C、用平衡pH后的D-418螯合树脂进行Cu的一级吸附,控制吸附时间I. 5 7. 5小时; d、将一级吸附液过滤后调整滤液pH至吸附液初始pH值后用待用树脂进行Cu的二级吸附,控制吸附时间5 15小时; e、将二级吸附液过滤后调整滤液pH至吸附液初始pH值后用待用树脂进行Cu的三级吸附,控制吸附时间11 21小时; f、将三级吸附液过滤后调整滤液PH至吸附液初始pH值,用待用树脂吸附Co,控制吸附时间2小时; g、吸附Co后的树脂,用5倍于树脂体积的去离子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齐菊锐,崔玉果,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