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湿法冶金过程中的有机相洗涤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湿法炼铟生产过程中有机相的使用都有一定寿命,当有机相老化丧失萃取能力后被称为贫有机相,其洗涤均采用第一次用氢氧化钠碱洗,第二次用硫酸酸洗的方式。 这样,贫有机相在用氢氧化钠碱洗的过程中,随着PH值的增大,贫有机相夹带的铟便会完全水解进入碱渣中,直接造成铟金属的流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因现有有机相洗涤技术的不足造成铟金属大量的问题,而提供一种有机相洗涤方法及装置,方法及装置能够避免铟金属的流失,直接提高了精铟回收率。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有机相洗涤方法,包括一下步骤步骤I)、第一次酸洗向酸洗槽内注入硫酸溶液和贫有机相,并开启搅拌装置,30分钟后停止搅拌,让酸洗槽内溶液进行沉淀,沉淀时间大于30分钟,待水相与有机相分层后,通过泵将水相重新注入系统中,将有机相注入到碱洗槽内;步骤2)、碱洗往碱洗槽内注入生产水,并开启搅拌装置进行搅拌,同时开启蒸汽装置对碱洗槽内混合溶液进行加热,保持溶液温度为40-45度,缓慢均匀加入氢氧化钠,调整溶液PH值至13-1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有机相洗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下步骤:步骤1)、第一次酸洗:向酸洗槽内注入硫酸溶液和贫有机相,并开启搅拌装置,30分钟后停止搅拌,让酸洗槽内溶液进行沉淀,沉淀时间大于30分钟,待水相与有机相分层后,通过泵将水相重新注入系统中,将有机相注入到碱洗槽内;步骤2)、碱洗:往碱洗槽内注入生产水,并开启搅拌装置进行搅拌,同时开启蒸汽装置对碱洗槽内混合溶液进行加热,保持溶液温度为40?45度,缓慢均匀加入氢氧化钠,调整溶液PH值至13?14,停止加入氢氧化钠,30分钟后停止搅拌,让碱洗槽内溶液进行沉淀,沉淀时间大于30分钟,待水相与有机相分层后,将水相碱液排到碱渣池内,通过泵将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机相洗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下步骤 步骤1)、第一次酸洗向酸洗槽内注入硫酸溶液和贫有机相,并开启搅拌装置,30分钟后停止搅拌,让酸洗槽内溶液进行沉淀,沉淀时间大于30分钟,待水相与有机相分层后,通过泵将水相重新注入系统中,将有机相注入到碱洗槽内; 步骤2)、碱洗往碱洗槽内注入生产水,并开启搅拌装置进行搅拌,同时开启蒸汽装置对碱洗槽内混合溶液进行加热,保持溶液温度为40-45度,缓慢均匀加入氢氧化钠,调整溶液PH值至13-14,停止加入氢氧化钠,30分钟后停止搅拌,让碱洗槽内溶液进行沉淀,沉淀时间大于30分钟,待水相与有机相分层后,将水相碱液排到碱渣池内,通过泵将有机相注入到酸洗槽内; 步骤3)、第二次酸洗向酸洗槽内注入硫酸溶液,并开启搅拌装置,30分钟后停止搅拌,让酸洗槽内溶液进行沉淀,沉淀时间大于30分钟,待水相与有机相分层后,通过泵将水相重新注入系统中,将有机相注入到萃取系统中再利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相洗涤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向酸洗槽内注入的硫酸溶液和贫有机相体积比为1:1,硫酸溶液的质量体积浓度为150 g/1 -180g/l。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有机相洗涤方法,其特征在于贫有机相是煤油和P204按照体积比3:7的比例混合的混合溶液。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相洗涤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往碱洗槽内注入的生产水与有机相的体积比为1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相洗涤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加入的氢氧化钠为片状氢氧化钠,氢氧化钠纯度大于99%。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相洗涤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向酸洗槽内注入的硫酸溶液与有机相的体积比为1:1,硫酸溶液的质量体积浓度为280 g/1 -320g/l。7.一种有机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素霞,袁永锋,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豫光锌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