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9Ni钢冶炼方法,属于转炉炼钢技术领域。其工艺步骤及控制的技术参数为:铁水脱硫预处理:将铁水硫含量控制在≤0.003wt%;转炉冶炼:转炉终点温度控制在1600℃~1670℃之间;炉外氧化脱磷:出钢后利用氧化性气氛脱磷,将钢水磷含量控制在≤0.0040wt%;钢包排渣:将钢包入LF炉进行升温处理,然后将钢包内炉渣排除,防止脱硫后回磷;LF精炼:脱氧、脱硫,将硫含量控制在≤0.0020wt%;RH精炼:将H含量控制在≤0.0003wt%;然后进行浇铸。优点在于:转炉负担小,磷含量控制在0.0060wt%以下即可,可以实现稳定控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转炉炼钢
特别涉及一种9 Ni钢冶炼方法。
技术介绍
9Ν 钢主要用途为低温容器用钢,其在_196°C温度下,横向冲击功达到80J,纵向冲击功要求达到100J。因此该钢种要求磷含量极低,成品磷含量要求< 40ppm,防止钢的冷脆发生,并且增加了大量的Ni元素,Ni含量高于8%,以增加其低温条件下的冲击韧性。该钢种成品碳含量要求控制在彡O. 050%,磷含量控制在彡O. 0030%,硫含量要求控制在彡O. 0020%,H含量要求彡3ppm,N含量控制在彡45ppm。由以上成分可知,其冶炼难度极大。专利号为“201110096388. 6”的专利提供了,体特征在于采用转炉双联工艺进行脱磷处理;由于许多钢厂不具备转炉双联冶炼的条件,因此该专利的通用性存在局限。专利号为“200710139497. 5”的冶炼方法,其方法是铁水三脱工艺,在铁水入转炉前在铁水包中进行脱硅、脱磷、脱硫,其问题在于脱硅过程渣量大,另外由于脱硅的原因,转炉热量大量损失,不利于后道工序。由于以上原因,专利技术了一种9Ni钢的冶炼方法,该方法通用性强,未使用任何特殊装备,成分控制稳定性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解决了冶炼过程中成分不好稳定控制的问题。其冶炼步骤是铁水脱硫预处理(脱硫)一转炉冶炼(脱磷、脱碳、合金化)一炉外氧化脱磷(脱磷)一钢包排洛一LF精炼(深脱硫)一RH精炼(脱气)一烧铸;具体工艺参数控制如下I)铁水脱硫预处理将铁水硫含量控制在< O. 003wt% ;2)转炉冶炼转炉双渣或单渣冶炼,转炉终点磷含量控制在< O. 006wt%、硫含量控制在彡O. 010wt%、碳含量控制在彡O. 035wt%、Ni含量控制在8. 0%_9. 9wt%之间;转炉终点温度控制在1600°C 1670°C之间;3)炉外氧化脱磷出钢后利用氧化性气氛脱磷,将钢水磷含量控制在(O. 0040wt%,加入氧化性渣料,其主要成分质量百分比为CaO在50% 70%之间,FeO在15% 35%之间,Fe2O3在5% 15%之间,CaF2在2% 10%之间;4)钢包排渣脱磷后,根据温度状况,将钢包入LF炉进行升温处理,然后将钢包内炉渣排除,防止脱硫后回磷;首先将钢水在LF炉升温,温度至1630°C 1650°C时,将钢包吊运至排渣位提起,下方准备受钢钢包,拉开下水口插板阀,将钢水注入受钢钢包,待钢水出净前关闭插板阀,将顶渣留在钢包内。受钢钢包内准备渣洗渣料与含Al脱氧剂,渣洗渣料中CaO含量> 85%,其余含量为CaF2及其它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5) LF精炼脱氧、脱硫,将硫含量控制在< O. 0020wt% ;6) RH精炼将H含量控制在彡O. 0003wt% ;然后进行浇铸。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I、转炉负担小,磷含量控制在O. 0060wt%以下即可,可以实现稳定控制;2、炉外氧化脱磷效果好,脱磷后磷含量可以稳定控制在O. 0030wt%以下;3、排渣后进行脱氧、脱硫过程不回磷;4、可以实现成品磷含量稳定控制在O. 0030wt%以下;5、整个过程均未采用特殊设备,工艺适用性极强。具体实施例方式冶炼以100吨转炉为例,以连续2炉的冶炼方式进行,冶炼步骤为铁水脱硫预处理(脱硫)一转炉冶炼(脱磷、脱碳、合金化)一炉外氧化脱磷(脱磷)一钢包排洛一LF精炼(深脱硫)一 RH精炼(脱气)一烧铸;实施例I铁水脱硫预处理采用颗粒镁喷吹方式进行,喷吹完毕后扒渣处理,脱硫后铁水硫含量小于等于O. 003wt%。转炉采用双渣法冶炼,Ni板加入量为10吨,控制出钢量103吨,废钢加入量11吨,双渣第一次倒渣时间为5分21秒,温度为1347°C,白灰总加入量吨钢63. 7kg,转炉终点磷含量为O. 006wt%,碳含量为O. 032wt%,温度为1638°C,Ni含量为9. 6wt%。出钢后不进行脱氧,渣系氧化脱磷,渣料中CaO含量55wt%、FeO含量28wt%、Fe2O3含量12wt%、CaF2含量5wt%,炉外氧化脱磷后钢水中磷含量为O. 003wt%。将脱磷后的钢水送入LF炉进行升温,温度控制至1653°C,将钢包运至排渣位后吊起,下方放受钢钢包,包内准备渣洗料300kg,CaO含量为90wt%、CaF2含量10wt%,包内在排渣前放入Al粒220kg脱氧。排渣后,钢包吊至LF脱氧、脱硫,脱硫结束硫含量为O. 001wt6%,出站温度1630°C,过程Si、Mn合金化,冶炼过程前期底吹强搅拌深脱硫;精炼前期钢中铝含量O. 070wt% ;精炼过程白渣时间25min。合成渣加入量800 1000kg ;LF炉精炼周期45min。入RH脱气处理,真空处理时间16min,深真空处理真空度彡IOmbar ;吊包前对钢水进行软吹,软吹氩气流量控制在60-150NL/min,控制软吹时间IOmin ;软吹后钢水镇静时间5min_8min。RH 周期 45min。结束H含量为I. 2ppm,后运至连铸机进行浇铸。实施例2铁水脱硫预处理采用颗粒镁喷吹方式进行,喷吹完毕后扒渣处理,脱硫后铁水硫含量小于等于O. 003wt%。转炉采用单渣法冶炼,Ni板加入量为10吨,控制出钢量103吨,废钢加入量10吨,白灰总加入量吨钢71. 2kg,转炉终点磷含量为O. 005wt%,碳含量为O. 035wt%,温度为1643°C, Ni 含量为 9. 2wt%。出钢后不进行脱氧,渣系氧化脱磷,渣料中CaO含量53wt%、FeO含量23wt%、Fe2O3含量17wt%、CaF2含量7wt%,炉外氧化脱磷后钢水中磷含量为O. 003wt%。将脱磷后的钢水送入LF炉进行升温,温度控制至1662°C,将钢包运至排渣位后吊起,下方放受钢钢包,包内准备渣洗料300kg,CaO含量为90wt%、CaF2含量10wt%,包内在排渣前放入Al粒220kg脱氧。排渣后,钢包吊至LF脱氧、脱硫,脱硫结束硫含量为O. 0013wt%,出站温度1630°C,过程Si、Mn合金化。 入RH脱气处理,结束H含量为I. lppm,后运至连铸机进行浇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9Ni钢冶炼方法,其特征在于,工艺步骤及控制的技术参数如下:1)铁水脱硫预处理:将铁水硫含量控制在≤0.003wt%;2)转炉冶炼:转炉双渣或单渣冶炼,转炉终点磷含量控制在≤0.006wt%、硫含量控制在≤0.010wt%、碳含量控制在≤0.035wt%、Ni含量控制在8.0%?9.9wt%之间;转炉终点温度控制在1600℃~1670℃之间;3)炉外氧化脱磷:出钢后利用氧化性气氛脱磷,将钢水磷含量控制在≤0.0040wt%,加入氧化性渣料;4)钢包排渣:脱磷后,根据温度状况,将钢包入LF炉进行升温处理,然后将钢包内炉渣排除,防止脱硫后回磷;首先将钢水在LF炉升温,温度至1630℃~1650℃时,将钢包吊运至排渣位提起,下方准备受钢钢包,拉开下水口插板阀,将钢水注入受钢钢包,待钢水出净前关闭插板阀,将顶渣留在钢包内。5)LF精炼:脱氧、脱硫,将硫含量控制在≤0.0020wt%;6)RH精炼:将H含量控制在≤0.0003wt%;然后进行浇铸。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9Ni钢冶炼方法,其特征在于,工艺步骤及控制的技术参数如下 1)铁水脱硫预处理将铁水硫含量控制在<0. 003wt% ; 2)转炉冶炼转炉双渣或单渣冶炼,转炉终点磷含量控制在<0. 006wt%、硫含量控制在彡0. 010wt%、碳含量控制在彡0. 035wt%、Ni含量控制在8. 0%-9. 9wt%之间;转炉终点温度控制在1600°C 1670°C之间; 3)炉外氧化脱磷出钢后利用氧化性气氛脱磷,将钢水磷含量控制在<0. 0040wt%,W入氧化性渣料; 4)钢包排渣脱磷后,根据温度状况,将钢包入LF炉进行升温处理,然后将钢包内炉渣排除,防止脱硫后回磷;首先将钢水在LF炉升温,温度至1630°C 1650°C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延春,王文军,朱国森,朱志远,王浩然,姜中行,刘洋,史志强,王星,孙硕猛,张建师,李铁,崔小勇,柴玉国,张翔,秦登平,张海华,王海宝,张振江,马长文,
申请(专利权)人:首钢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