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炼钢工艺
,涉及。
技术介绍
钢中的氮含量对钢材的性能影响较大,其氮化物(FarN)的析出,会导致钢材产生时效和蓝脆现象,造成钢材的屈服极限、强度极限和硬度提高,韧性、塑性、深冲性能、HAZ性能、热加工性能、导电性能和焊接性能下降,还易造成铸坯产生开裂和引起晶间腐蚀。另外钢中的氮极易与钢中的钛、铝等元素形成带有棱角的夹杂物,降低钢材的洁净度,影响其拉拔性能。如果钢中的溶解氮含量超过一定的极限还有可能在铸坯内形成气泡和疏松缺陷。因此,除耐热钢及不锈钢外,应当尽可能地降低钢中的氮含量。氧是表面活性元素,大量氧原子占据了钢液自由表面。转炉出钢过程中钢液脱氮 主要发生在钢水进入钢包后,受钢包内脱氧合金化及钢包顶渣覆盖状况的影响。钢包内钢水脱氧充分,但顶渣熔化不良,容易增氮。转炉终点碳越低,出钢增碳量越大,增氮的可能性越大。专利201110403469. 6公开了一种控制转炉出钢钢水增氮的方法,出钢碳〈O. 1%时,氧含量300-500ppm ;出钢碳0. 10-0. 20%时,氧含量100_250ppm ;出钢碳>0. 20%时,氧含量50-1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转炉出钢氮含量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控制步骤:㈠铁水温度:1250?1350℃,控制铁水磷含量重量百分比≤0.150%,控制铁水硫含量重量百分比≤0.020%,提高铁水比至85?90%;㈡终点控制成分重量百分比为:C:0.08?0.12%,P≤0.015%,S≤0.020%,温度:1650?1690℃,控制渣量为120?140kg/t钢;㈢在转炉吹炼期间加入30?40kg/t钢的铁矿石化渣和降温,采用周转钢包受钢,周转钢包里要求没有冷钢,包沿口做好清洁,保证出钢口圆整,防止出钢散流,并使用底吹氩;㈣挡渣出钢前1?2min提前进行钢包底吹氩,驱除钢包内的空气,使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炉出钢氮含量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控制步骤 ㈠铁水温度1250-1350°c,控制铁水磷含量重量百分比< O. 150%,控制铁水硫含量重量百分比彡O. 020%,提高铁水比至85-90% ; ㈡终点控制成分重量百分比为C: O. 08-0. 12%,P彡O. 015%, S彡O. 020%,温度1650-1690°C,控制渣量为 120-140kg/t 钢; ㈢在转炉吹炼期间加入30-40kg/t钢的铁矿石化渣和降温,采用周转钢包受钢,周转钢包里要求没有冷钢,包沿口做好清洁,保证出钢口圆整,防止出钢散流,并使用底吹氩; (四)挡渣出钢前l-2min提前进行钢包底吹氩,驱除钢包内的空气,使钢包被氩气覆盖,避免空气与钢水充分接触造成增氮;出钢全程吹氩,出钢后底吹氩气量关小进行软吹以不裸露钢水液面为准,吹IS后钢水氮含量重量百分比控制在O. 0025%以内; ㈤出钢过程采用两步法加入合金脱氧控氮,具体为①出钢至1/3时,顺序加入电石O.5-0. 8kg/t钢,锰目标重量百分比成分的70-80%的锰铁,低氮增碳剂0-2kg/t 出钢至4/5时,加入石灰3-5kg/t钢及精炼渣3-5kg/t钢;不采用铝合金,防止铝固氮及从空气中吸氮,在吹氩站喂铝线调整氧含量至20ppm。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转炉出钢氮含量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控制步骤 ㈠铁水温度1250°C,控制铁水磷含量重量百分比O. 150%,控制铁水硫含量重量百分比O. 018%,提高铁水比至85% ; ㈡终点控制成分重量百分比为C:0. 08%, P 0. 015%,S 0. 018%,温度1650°C,控制渣量为120kg/t钢; ㈢在转炉吹炼期间加入30kg/t钢的铁矿石化渣和降温,采用周转钢包受钢,周转钢包里要求没有冷钢,包沿口做好清洁,保证出钢口圆整,防止出钢散流,并使用底吹氩; (四)挡渣出钢前Imin提前进行钢包底吹氩,驱除钢包内的空气,使钢包被氩气覆盖,避免空气与钢水充分接触造成增氮;出钢全程吹氩,出钢后底吹氩气量关小进行软吹以不裸露钢水液面为准,吹IS后钢水氮含量重量百分比控制在O. 0025%以内; ㈤出钢过程采用两步法加入合金脱氧控氮,具体为①出钢至1/3时,顺序加入电石O.5kg/t钢,锰目标重量百分比成分的70%的锰铁,低氮增碳剂lkg/t 出钢至4/5时,力口入石灰3kg/t钢及精炼渣3kg/t钢;不采用铝合金,防止铝固氮及从空气中吸氮,在吹氩站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明,陶镳,胡道峰,翟卫江,王雷,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