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厌氧干发酵技术处理水稻秸秆制取生物絮凝剂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449273 阅读:4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1 03:41
一种应用厌氧干发酵技术处理水稻秸秆制取生物絮凝剂的方法,涉及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将水稻秸秆厌氧发酵,采集正常产气沼气池的产酸菌群进行富集驯化,以30%的接种量30℃启动运行厌氧反应器,连续运行80-120天,取反应器内的发酵液离心10min后、高温高压灭菌,以体积比1:1与常规的产絮培养基混合,接种8%的产絮菌,获得生物絮凝剂,此方法可高效利用水稻秸秆发酵液制取生物絮凝剂,实现了廉价底物制取生物絮凝剂,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为将来大规模生物絮凝剂的生产应用,实现废弃物的高值能源转化提供重要技术参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是一种应用厌氧干发酵技术处理水稻秸杆制取生物絮凝剂的方法,其以水稻秸杆为底物,应用厌氧干发酵技术进行降解,利用产酸发酵液制取生物絮凝剂,开发利用廉价底物制取生物絮凝剂的新技术。
技术介绍
生物絮凝剂是一类具有生物降解功能的聚合物,由具有这类特殊功能的微生物所分泌的包含多糖、脂类及蛋白质等。由于其对环境的安全及无污染性,因此受到国内外众多科研工作者的重视。目前,已广泛用于处理各类有机废水及一些特征化学物质、金属元素的去除研究。由于制取生物絮凝剂所需要的一些底物,如蔗糖、葡萄糖和果糖等成本过高,导致难于规模化应用及产业化。然而,以往研究者们都研究集中于分离高效的、具有制取絮凝剂功能的微生物,优化培养驯化条件及解析其絮凝机理和化学结构的研究。忽视了寻找新型廉价的替代原料作为制取生物絮凝剂的底物也是有效解决应用这一难题的有效途径之 O近年来,有一些关于利用其他廉价替代底物替代传统的培养基生产絮凝剂的报道,如利用作物秸杆、有机废水及酿酒废水等作为底物替代碳源制取絮凝剂。但应用厌氧发酵过程生产甲烷的发酵液以及沼液为底物制取生物絮凝剂的研究还未见有报道。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应用厌氧干发酵技术处理水稻秸秆制取生物絮凝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为:1)将水稻秸秆处理为3~5厘米段,以初始干物质浓度为20%厌氧发酵;2)在厌氧反氧器内先通入高纯氮气15?min以上,驱除厌氧反应器内的溶解氧使体系内氧化还原电位低于?250?mV;3)采集正常产气沼气池的产酸菌群进行富集驯化,以30%的接种量30℃启动运行厌氧反应器,连续运行80?120天;4)取厌氧反应器内的发酵液离心10?min以上,高温高压灭菌后与传统产絮培养基以体积比1:1混合获得复合培养基,所述传统产絮培养基1L中包含:葡萄糖10?g、酵母提取物0.5?g、尿素0.5?g、K2HPO4?5?g、KH2PO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厌氧干发酵技术处理水稻秸杆制取生物絮凝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为 1)将水稻秸杆处理为3飞厘米段,以初始干物质浓度为20%厌氧发酵; 2)在厌氧反氧器内先通入高纯氮气15min以上,驱除厌氧反应器内的溶解氧使体系内氧化还原电位低于-250 mV ; 3)采集正常产气沼气池的产酸菌群进行富集驯化,以30%的接种量30°C启动运行厌氧反应器,连续运行80-120天; 4)取厌氧反应器内的发酵液离心10min以上,高温高压灭菌后与传统产絮培养基以体积比1:1混合获得复合培养基,所述传统产絮培养基IL中包含葡萄糖10 g、酵母提取物 O. 5 g...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放赵光杨基先王哲庞长泷赵贞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工业大学宜兴环保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