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玉米皮发酵丁醇并联产膳食纤维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449244 阅读:2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1 03: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生物能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玉米皮发酵丁醇并联产膳食纤维的方法。具体步骤如下:1)预处理;2)酶解;3)固液分离,获得膳食纤维和酶解液;4)酶解液脱毒;5)向脱毒后的酶解液中补充氮源制备发酵培养基,利用灭菌后的发酵培养基厌氧条件下发酵培养丁醇生产菌株,获得发酵产物;6)发酵产物精馏,收集丁醇。本发明专利技术因地制宜利用玉米加工副产物玉米皮为原料发酵丁醇,既可实现废物利用,有利于环保,也为玉米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开辟了企业增加经济效益的途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能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玉米皮发酵生产丁醇并联产膳食纤维的方法。
技术介绍
丁醇是一种重要的C4平台化合物,主要用于邻苯二甲酸正丁酯、磷酸丁酯、丙烯酸丁酯及醋酸丁酯等的合成,还可用作油脂、医药和香料的提取溶剂以及醇酸树脂的添加剂等领域。随着生物质能源的多元化发展,由于丁醇具有能量密度高、亲水性低、蒸汽压低、 辛烷值高等特点,因此被认为是最有发展潜力的新型液体燃料之一。传统的发酵法生产丁醇是以粮食原料(如玉米、小麦等)为底物,较高的粮食价格致使原料费用占溶剂生产总成本的比例偏高(60%以上),这不仅限制了丁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制约了生物丁醇作为燃料的推广使用,也有悖于我国的粮食安全战略。也正是基于上述原因,国家发改委已于2007年底暂停了利用粮食来生产生物能源项目的备案及核准,鼓励发展非粮生物质能源。因此,以木质纤维素原料生物转化生产丁醇是今后发展的必然趋势。玉米皮是玉米淀粉加工的副产物,产量一般占玉米总量的14-20%。含有10-20%的淀粉、30-50%的半纤维素、10-20%的纤维素以及少量的蛋白质,几乎不含木质素。目前我国玉米皮利用率较低,只有部分被用作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利用玉米皮发酵丁醇并联产膳食纤维的方法,具体步骤如下:1)预处理:玉米皮粉碎获得玉米皮粉后,将玉米皮粉与水或稀硫酸混合,在120~160℃温度下预处理10~30min,获得预处理产物;2)酶解:调节前一步预处理产物的pH值为4.5~5.5,然后向预处理产物中加入糖化酶和木聚糖酶进行酶解反应,获得酶解产物;3)固液分离:将前一步骤的酶解产物固液分离,固液分离后得到的固体为膳食纤维;固液分离后得到的液体为酶解液;4)脱毒:采用活性炭对步骤3)的酶解液进行脱毒,获得脱毒后的酶解液;5)向脱毒后的酶解液中补充氮源制备发酵培养基,利用灭菌后的发酵培养基厌氧条件下发酵培养丁醇生产菌株,获得发酵产物;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玉米皮发酵丁醇并联产膳食纤维的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预处理玉米皮粉碎获得玉米皮粉后,将玉米皮粉与水或稀硫酸混合,在120 160°C温度下预处理10 30min,获得预处理产物; 2)酶解调节前一步预处理产物的pH值为4.5 5. 5,然后向预处理产物中加入糖化酶和木聚糖酶进行酶解反应,获得酶解产物; 3)固液分离将前一步骤的酶解产物固液分离,固液分离后得到的固体为膳食纤维;固液分离后得到的液体为酶解液; 4)脱毒采用活性炭对步骤3)的酶解液进行脱毒,获得脱毒后的酶解液; 5)向脱毒后的酶解液中补充氮源制备发酵培养基,利用灭菌后的发酵培养基厌氧条件下发酵培养丁醇生产菌株,获得发酵产物; 6)发酵产物精馏,收集丁醇。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I)所述稀硫酸的浓度小于等于2wt%。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I)所述竹粉与预处理液混合的固液比为 1:6 1:12。4.如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莉史吉平林增祥张丽丽姜标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中科高等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