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菌株筛选方法,具体的说是一种Vc 二步发酵菌株的筛选方法
技术介绍
Vc 二步发酵的工业化生产,其第二步发酵为两种菌的混合发酵,实现从L-山梨糖到2-酮基-L-古龙酸的生物转化。两种菌包括具有产酸能力的细菌-普通生酮基古龙酸菌 (俗称产酸菌或小菌)和不具有转化能力但却能促进小菌生长和产酸的伴生菌(俗称大菌)。菌种选育是提高Vc 二步发酵效率的重要途径。传统方法均需首先对待筛选小菌和大菌进行搭配,之后再进行试管或摇瓶发酵培养,最后通过测定古龙酸含量来确定小菌产酸能力的优劣。小菌与大菌间的搭配极难控制, 因其涉及到小菌数量、大菌数量和培养条件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因此各待筛选菌与大菌的搭配比例难以达到最佳,导致以测古龙酸产量为指标的筛选结果并不能真正体现小菌的产酸能力。可见,传统的筛选方法不仅工作量大,而且筛选方法准确度低,导致小菌筛选效率低下。建立一种高效、简便的小菌筛选方法是提高小菌筛选效率的关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Vc 二步发酵菌株的筛选方法。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Vc 二步发酵菌株的筛选方法,将Vc 二步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Vc二步发酵菌株的筛选方法,其特征在于:将Vc二步发酵中的转化菌和伴生菌混合培养于Vc二步发酵的种子液中,发酵液经离心后,所获上清液为转化菌溶液A;另将Vc二步发酵中的伴生菌接种于培养基中培养20?28小时,培养后经无菌滤膜过滤滤液为发酵液B;将转化菌溶液A与发酵液B按2:1~8:1(v/v)混匀,而后进行稀释,取稀释液涂布于分离培养基上,在29?37℃培养4?8天后,形成转化菌的菌落;再在形成转化菌的菌落的分离培养基上加入0.1%浓度的无菌溴百里香酚兰指示液,于常温下静置0.5~2小时,根据菌落周围的黄色圈大小判断转化效率高低,从而快速筛选出具高效转化能力的转化菌株。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Vc 二步发酵菌株的筛选方法,其特征在于将Vc 二步发酵中的转化菌和伴生菌混合培养于Vc 二步发酵的种子液中,发酵液经离心后,所获上清液为转化菌溶液A ;另将Vc 二步发酵中的伴生菌接种于培养基中培养20-28小时,培养后经无菌滤膜过滤滤液为发酵液B;将转化菌溶液A与发酵液B按2:1 8:1 (v/v)混匀,而后进行稀释,取稀释液涂布于分离培养基上,在29-37°C培养4-8天后,形成转化菌的菌落;再在形成转化菌的菌落的分离培养基上加入O. I %浓度的无菌溴百里香酚兰指示液,于常温下静置O. 5 2小时,根据菌落周围的黄色圈大小判断转化效率高低,从而快速筛选出具高效转化能力的转化菌株。2.按权利要求I所述的Vc二步发酵菌株的筛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菌由转化菌和伴生菌构成;转化菌为生酮基古龙酸菌,伴生菌为蜡样芽孢杆菌、巨大芽孢杆菌或苏云金芽孢杆菌中的一种;混合菌培养于Vc 二步发酵的种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慧,杨伟超,韩利涛,姜铭妍,徐静,张忠泽,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