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防治番茄青枯病的微生物植物疫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49131 阅读:3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1 02: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除连作番茄青枯病的微生物植物疫苗,属于农业集约化生产技术。本发明专利技术从番健康茄根际分离到了一株青枯菌同属细菌皮氏罗尔斯通氏菌(Ralstoniapickettii)NJQL-A6。该菌对青枯病病原菌茄科罗尔斯通氏菌(Ralstonia?solanacearum)平板抑制作用弱,但在番茄根际和植物内部定殖能力强,能抑制茄科罗尔斯通氏菌对番茄植株的侵染。试验表明,这种疫苗浇灌施用到土壤后能迅速繁殖,在土壤中形成优势群,在发病严重的番茄青枯病土壤中生防效率达70%以上。对于根部已被青枯菌侵染的番茄植株,通过地上部接种该生防菌能有效控制病害的进一步发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能防治番茄青枯病的微生物植物疫苗
本专利技术一种能防除连作番茄青枯病的微生物植物疫苗,属于农业集约化生产技术,专用于克服和消除连作番茄青枯病问题。二、
技术介绍
番爺青枯病是由爺科罗尔斯通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引起的细菌性维管束土传病害。1906年美国Simth学者首次发现并报道这一病害,至今全世界除南极洲外, 其他国家和地区均有青枯菌的存在。罗尔斯通菌被分为五个生理小种和6个生化小种。各小种对番茄均有一定的致病能力,其中生理小种I对番茄的致病力最强。在我国,番茄青枯病主要发生在温暖湿润的南方,随着气候变暖和高效农业发展,青枯病逐渐向我国北方发展。青枯菌能通过土壤、流水(灌溉等)、种子等方式传播,对环境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土壤中存在青枯菌后,初期由于病菌数量少,植株生长受到限制,矮小,果实小,农民往往认为是养分问题而加大氮肥投入,导致土壤中微生物群落进一步失衡,番茄连作3季以上,病原菌在根际成优势,就能侵染番茄。在高温高湿的条件下,病害发展迅速,发病严重的田块发病率达100%,造成绝收。目前南方很多蔬菜基地不再适合种植番茄,对我国番茄市场的发展影响很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除连作番茄青枯病的生防菌,该菌株NJQL?A6属于皮氏罗尔斯通氏菌(Ralstonia?pickettii),2012年9月26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菌种保藏号为CGMCC?NO.6628,主要生物学特性为革兰氏染色阴性G?,细胞形状为短杆状,0.5~0.6×1.5~3.0μm,单一极生鞭毛,不形成芽孢,严格好氧生长,在平板上不产色素,氧化酶、接触酶反应阳性,硝酸还原酶阳性,淀粉水解阴性,明胶水解阴性,精氨酸双水解酶阴性,卵黄反应阴性,脂肪酶,磷酸酶,脯氨酸氨肽酶等呈阳性。发酵丙三醇、D?木糖、L?阿拉伯糖、葡萄糖、半乳糖、果糖;己二酸,L?色氨酸,L?络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除连作番茄青枯病的生防菌,该菌株NJQL-A6属于皮氏罗尔斯通氏菌(Ralstonia pickettii), 2012年9月26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菌种保藏号为CGMCC NO. 6628,主要生物学特性为革兰氏染色阴性G-,细胞形状为短杆状,O. 5 O. 6 X I. 5 3. O μ m,单一极生鞭毛,不形成芽孢,严格好氧生长,在平板上不产色素,氧化酶、接触酶反应阳性,硝酸还原酶阳性,淀粉水解阴性,明胶水解阴性,精氨酸双水解酶阴性,卵黄反应阴性,脂肪酶,磷酸酶,脯氨酸氨肽酶等呈阳性。发酵丙三醇、D-木糖、L-阿拉伯糖、葡萄糖、半乳糖、果糖;己二酸,L-色氨酸,L-络氨酸、Y -氨基丁酸、L-天冬氨酸盐、L-缬氨酸、L-苏氨酸、甘氨酸和苏氨酸、L-丝氨酸、能利用核酸盐、L-谷氨酸盐、葡萄糖酸盐,奎酸盐,苹果酸盐,柠檬酸盐,乙酸盐、丙酸盐,丁酸盐、马尿酸盐等。2.用权利要求I所述生防菌NJQL-A6所生产的防除连作番茄青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其荣韦中徐阳春黄建凤杨兴明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