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湘潭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四方相纳米钛酸钡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447399 阅读:2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0 23: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四方相纳米钛酸钡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i)将氯化钡和草酸配置成水溶液,然后将钛酸丁酯的醇溶液和草酸溶液混合均匀得草酸氧钛络合离子溶液;ii)将步骤i)得到的草酸氧钛络合离子溶液加入超重力反应器中作为循环流动相,控制超重力水平;同时滴加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白色的钛酸钡前驱体草酸氧钛钡沉淀悬浮液,反应中整个体系的pH值维持在2.5-3.5;iii)将步骤ii)所得的沉淀悬浮液进行陈化,然后抽滤、洗涤和干燥,最后煅烧得到白色的草酸氧钛钡粉体。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可制备出四方相纳米钛酸钡,制备出的粉体粒径可控制在30-90nm范围,平均粒径小,粒径分布窄,结晶度高且晶型完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无机纳米材料领域,具体涉及。
技术介绍
近年来纳米材料由于其独特的界面效应已经成为当前材料科学的一个研究热点,在这之中,钛酸钡作为一种典型的铁电、介电材料在制造非线性元件如介电放大器、陶瓷电容器和铁电压电器件等电子元器件领域有着广泛且重要的应用。钛酸钡粉体的研制始于20世纪40年代,目前我国已经引进了多条多层陶瓷电容器(MLCC)生产线,其介质材料主要是钛酸钡。由于多层陶瓷电容器每层厚度已经达到3 μ m左右,而每层又需要有效晶界层为5层以上,这就要求用优质的高纯超细四方相纳米钛酸钡粉体作为其介质材料,此外四方相纳米钛酸钡既可以提高MLCC的电容量又能提高抗击穿强度。因此制备粒径小、分散性好、分布均匀的四方相纳米钛酸钡粉体受到人们普遍关注。随着技术的发展,人们对钛酸钡系的电子材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现钛酸钡粉体的高纯、四方相和超细乃至纳米化是提高钛酸钡电子元件性能的有效措施之一。然而钛酸钡在实现四方相和超细乃至纳米级别化的过程中仍存在不少问题。目前合成四方相钛酸钡的主要方法有固相法、溶胶-凝胶法、沉淀法以及水热法等。固相法由于制备粉体颗粒粒径大、组分分布不均匀,且需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四方相纳米钛酸钡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i)将氯化钡和草酸配置成水溶液,然后将钛酸丁酯的醇溶液和草酸溶液混合均匀得草酸氧钛络合离子溶液;ii)将步骤i)得到的草酸氧钛络合离子溶液加入超重力反应器中作为循环流动相,控制超重力反应器转子转速为500?2200rpm;同时滴加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白色的钛酸钡前驱体草酸氧钛钡沉淀悬浮液,反应中整个体系的pH值维持在2.5?3.5;iii)将步骤ii)所得的沉淀悬浮液进行陈化,然后抽滤、洗涤和干燥,最后煅烧得到白色的草酸氧钛钡粉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四方相纳米钛酸钡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i)将氯化钡和草酸配置成水溶液,然后将钛酸丁酯的醇溶液和草酸溶液混合均匀得草酸氧钛络合离子溶液; ii)将步骤i)得到的草酸氧钛络合离子溶液加入超重力反应器中作为循环流动相,控制超重力反应器转子转速为500-2200rpm ;同时滴加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白色的钛酸钡前驱体草酸氧钛钡沉淀悬浮液,反应中整个体系的PH值维持在2. 5-3. 5 ; iii)将步骤ii)所得的沉淀悬浮液进行陈化,然后抽滤、洗涤和干燥,最后煅烧得到白色的草酸氧钛钡粉体。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i)中所述氯化钡草酸钛酸丁酯的摩尔比为 1-1. 05 2. 2-2. 5 lo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i)中所述络合离子溶液的pH值为2.5-3. 5。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继承廖晶晶黄新武
申请(专利权)人:湘潭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