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乙型肝炎的药物及其组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44563 阅读:1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0 18: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药物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治疗乙型肝炎的药物及其组合物。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乙型肝炎的药物胡椒碱及其组合物和制剂,其中含有治疗乙型肝炎的有效量的结构式(I)胡椒碱(piperine)及药用载体和/或赋形剂。结构式(I)胡椒碱的制备方法采用以下步骤:a.粉碎、b.回流提取、c.浓缩、d.萃取、e.分离。含有结构式(I)化合物胡椒碱在体外对HepG2.2.15细胞分泌HBsAg和HBeAg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提示其具有良好的抗HBV活性,可以作为抗HBV活性成分发现的先导化合物。治疗乙型肝炎的药物及其组合物在制备乙型肝炎药物,药物组合物在制备抗乙型肝炎药物制剂中的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药物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治疗乙型肝炎的药物,药物组合物及其抗乙型肝炎制剂 ,以该化合物为有效成分的治疗乙型肝炎的药物组合物,其制备方法,以及该药物化合物在制备乙型肝炎抑制剂药物和抗乙型肝炎药物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 HBV)感染是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而且治疗慢性肝炎的费用是相当昂贵的,估计每年因病毒性肝炎导致直接经济损失300亿 500亿人民币。全球有超过20亿人为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其中约3亿人为慢性终身感染并发病。这些慢性肝炎(CHBV)的病人易转成慢性肝炎,是肝硬化、肝癌的主要病因。近年来HBV疫苗免疫、各种抗病毒药物的应用在控制HBV感染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同时也导致HBV变异株出现,HBeAg (hepatitis B virus e antigens)阴性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增多,且停药后病毒易反弹,治疗费用高。为了有效地控制HBV,研制不同类型的临床治疗药物迫在眉睫。乙型肝炎病毒(HBV)属DNA嗜肝病毒科(hepadnaviridae),主要是通过血液、母婴和性接触等途径传播。HBV复制过程主要包括结合、侵入、转录、翻译、基因复制和包装。首先病毒颗粒通过受体附着于肝细胞,侵入胞浆后脱去外膜,形成核心颗粒。核心颗粒移至肝细胞核,HBV DNA核心颗粒脱壳而出,在细胞核内形成cccDNA。cccDNA是乙型肝炎病毒复制的模板,是肝细胞长期持续受感染的关键物质。cccDNA有2种功能,其一是合成病毒颗粒的各种构件,如HBsAg (hepatitis B virus surface antigens,表面抗原,构成外膜),HBcAg (hepatitis virus c antigens,核心抗原,构成内膜),HBeAg (分泌到血液中);其二是合成下一代HBV DNA。大部分新合成的HBV DNA用于新病毒颗粒的包装,部分则重新进入肝细胞核,成为cccDNA的另一个来源。部分新合成的HBV DNA首先与HBcAg组装成核心颗粒,进而与HBsAg组装成完整的HBV颗粒,向细胞外释放。过剩的HBsAg有时独自释放入血液,形成小球型颗粒或管型颗粒。一些中草药具有抗HBV活性。如叶下珠、白花蛇舌草等能抑制体外HBsAg和HBeAg的分泌,具有抗HBV作用,他们不良反应相对较小,可长期服用。其中一些植物的提取物对HBV DNA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黄芩甙、苦参素对HBsAg和HBeAg具有体外抑制作用。我国研制的联苯双酯是在人工合成五味子丙素过程中发现的一种具有降酶作用和治疗肝炎的有效成分。甘草甜素制剂强力新甘草甜素注射液对病毒性肝炎患者有减轻症状、抗炎和降低转氨酶等作用。强力新的换代产品甘利欣为甘草酸二铵左旋化合物,疗效强于强力新。他们主要降低转氨酶。目前国际公认的疗效较好的抗乙肝病毒药物主要为核苷类药物如拉米夫定(3TC,Iamivudine)、阿德福韦酯(adefovir dipivoxiil )、恩替卡韦(enticavir)、替比夫定(tibivudine)等。这些药物在体外或体内实验中,对HBV病毒有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为药物进入细胞内成为三磷酸化合物,通过底物的竞争,对病毒的聚合酶或反转录酶抑制,最终抑制病毒DNA的合成、病毒的增殖。因短期使用仅有暂时效果,适合长期用药。但经过长期的治疗后,病毒可能出现变异和耐受性,而且停药后,病毒反弹高。另外治疗慢性乙型肝炎采用的药物是α -干扰素(IFN),其作用主要是免疫调节。 但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有其制约因素其一,它从未获得真正成功,除非病人在治疗前已出现对HBV的实质性免疫反应。其二,在干扰素诱导的HBeAg血清转换之前,肝炎活动的突然一过性加重,表现为ALT升高,可导致肝硬化病人发生肝功能衰竭,偶尔出现死亡。为控制乙型肝炎的蔓延,医学界还研究出有效的乙型肝炎疫苗,对公众进行免疫注射,主要用于预防,获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对已感染HBV则无效。综上,抗HBV药物有非常大的市场需求,鉴于现在临床应用的抗肝炎药物普遍存在耐药性的问题,成功开发出能解决药物的耐药性,临床效率高且毒副作用较小的新一代抗乙型肝炎的药物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和广阔的市场前景。迄今,现有技术中没有胡椒碱作为有效成分的抗HBV药物,药物组合物和抗HBV制剂的报道,也没有其药物组合物应用在制备或治疗乙型肝炎药物中的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乙型肝炎的药物胡椒碱及其组合物和制剂,其中含有治疗乙型肝炎的有效量的结构式I胡椒碱(piperine)及药用载体和/或赋形剂,提供该药物组合物在制备乙型肝炎药物,药物组合物在制备抗乙型肝炎药物制剂中的应用。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治疗乙型肝炎的药物及组合物,其中含有结构式I化合物胡椒碱(piperine)作为有效成分,并含有常规药用载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治疗乙型肝炎的药物及其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含有结构式(I)所示的胡椒碱作为有效成分,含有常规药用载体。769024dest_path_image001.jpg

【技术特征摘要】
1.治疗乙型肝炎的药物及其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含有结构式(I)所示的胡椒碱作为有效成分,含有常规药用载体。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治疗乙型肝炎的药物及其组合物,所述结构式(I)化合物胡椒碱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采用以下步骤 a.粉碎采集胡椒属植物荜茇的果实室温阴干,粉碎得粗粉,备用;b.回流提取将步骤a中制得的粗粉用乙醇回流提取三次,合并乙醇提取液,备用; c.浓缩将步骤b中制得的乙醇提取液减压浓缩得浸膏,备用; d.萃取将步骤C中制得的浸膏混悬于水中,依次用石油醚、氯仿以及正丁醇进行萃取,每种溶剂萃取两次,合并相同溶剂,再减压浓缩去除溶剂,分别得石油醚、氯仿以及正丁醇萃取物,备用; e.分离将步骤d中制得的氯仿萃取物用氯仿和丙酮溶解吸附于硅胶上,室温放置挥干,经硅胶柱层析,经 1-2 个柱体积 95 5,90 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志勇黄相中刘文峰郭俊明李干鹏黄超冠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民族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