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粉渣作为栽培料生产姬菇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443242 阅读:1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0 12: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粉渣作为栽培原料生产姬菇。原料组分重量份为:粉渣5~20份,基质原料70~85份,尿素0.3~0.5份,复合肥2~4份,石灰2~5份,草木灰1~2份。该栽培基质的原料中用粉渣部分代替玉米秸秆或棉籽壳,明显降低栽培基质的成本;本发明专利技术姬菇的生产方法操作简单,姬菇产量有明显提高,不仅解决了粉渣污染环境的难题,而且变废为宝,粉渣经过利用再作为肥料还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蘑菇的栽培技术,尤其涉及一种以粉渣为栽培料生产姬菇的方法,属于资源再利用及食用菌

技术介绍
粉丝是我国常见的食品之一,主要原料是红薯和绿豆。我国粉丝生产加工企业较多,据业内人士估计,每年生产粉丝所产生的粉渣废料多达150万吨以上。山东省招远市是 “龙口粉丝”的主产区和集散地,全市现有粉丝生产加工企业167家,每年生产粉丝所产生的粉渣废料达35万吨。多年来,这些粉渣绝大部分被当成废物废弃掉,对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如何充分利用这一丰富的废弃物资源是当地粉丝生产企业的一大难题。姬菇又称白黄侧耳菇,菇肉质好,嫩滑可口,有类似牡蛎的香味。姬菇无论是素炒、 制成荤菜还是做汤均可,外观十分鲜嫩诱人,味道鲜美,是百姓餐桌上的佳品。同时还具有治疗和抑制肿瘤的作用。尽管姬菇产量低于平菇,但市场上售价一般在4-6元/斤,高于平菇的价格,经济价值比较高。目前适用于栽培姬菇的原料主要是木屑、棉籽壳、玉米芯、农作物秸杆等。但是,近年来林木资源日趋匮乏,棉籽壳、玉米芯被多方面多领域应用,农作物秸杆又采取了粉碎还田措施,造成姬菇原料成本日渐升高,急需开发姬菇栽培的新原料来源。 中国专利文件CN1327714木薯淀粉渣生料栽培食用菌公开了利用木薯淀粉渣栽培平菇类食用菌的方法。然而木薯淀粉渣的养分含量与红薯和绿豆粉渣差异很大,而姬菇也比平菇生产难度大。迄今为止,还没有利用红薯和绿豆淀粉渣为栽培料生产姬菇的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为对粉丝粉渣充分进行资源再利用,解决粉渣对环境的污染问题,同时降低姬菇栽培料的成本,本专利技术提供。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包括如下步骤( I)向粉渣中加入生石灰调至粉渣的pH值调至7-10,阳光下暴晒或烘干至粉渣含水量为15-20wt% ;所述粉渣为以红薯或绿豆为原料生产粉丝过程中所产生的废料;(2)取步骤(I)制备的粉渣5 20份、基质原料7(Γ85份、尿素O. 3^0. 5份、复合肥 2^4份、石灰2飞份、草木灰f 2份,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料;所述基质原料为棉籽壳或粉碎的玉米秸杆。(3)用石灰水把步骤(2)的混合料的含水量调至65 70wt%、pH值7_8 ;堆料发酵, 堆料顶端每隔25-30cm扎一个通气孔以防止堆内厌氧发酵,发酵期为6-8天,期间翻堆3 4 次,制得栽培基质;(4)将步骤(3)制备的基质装入聚乙烯塑料袋中,装袋的同时将姬菇菌种按袋内基度控制在2(T25°C,空间湿度保持在50 60%,每隔 8-11天倒跺一次,以控制菌袋内的温度,防止烧菌。(6)出菇时温度适当下降,控制在15 18°C,空间湿度加大至85°/Γ95%,保持菇房通风换气,出完2茬菇后,给菌袋补水,可再出菇2 3茬。出菇阶段的管理措施未详细限定的均按现有技术即可。根据本专利技术,步骤(I)粉渣暴晒或烘干过程中,需要经常翻动粉渣,使有害气体充分挥发。根据本专利技术,步骤(2)所述复合肥为市购通用复合肥,优选15-15-15三元素复合肥。其中的“15-15-15”为本领域通用表达,是指总氮含量、有效磷含量、氧化钾含量均为 15wt%。根据本专利技术,步骤(3)所述的石灰水浓度为f 2wt%。根据本专利技术,步骤(3)所述的堆料发酵,当堆料内持续8小时温度高于65°C时翻堆。根据本专利技术,步骤(4)所述的聚乙烯塑料袋为18cmX40cmX0. 03cm的聚乙烯塑料袋。根据本专利技术,步骤(4)所述的接种是将姬菇菌种接种于袋内纸质的两端和中间; 优选的,在菌袋中间接种时,菌种要靠近袋壁。根据本专利技术,步骤(4)菌袋中接种姬菇菌种的量为袋内基质重量的10wt%。根据本专利技术,步骤(2)最优选方案为下列之一I、取步骤(I)制备的粉渣10份、基质原料80份、尿素O. 5份、复合肥3. 5份、石灰 4份、草木灰2份,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料;所述基质原料为棉籽壳。或者,II、取步骤(I)制备的粉渣20份、基质原料70份、尿素O. 5份、复合肥3份、石灰 4. 5份、草木灰2份,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料;所述基质原料为粉碎的玉米秸杆。本专利技术栽培姬菇后的菌渣可作为肥料还田,再利用。本专利技术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I、降低姬菇的生产成本粉渣营养丰富,是一种很好的食用菌栽培原料。以粉渣部分代替棉籽壳或玉米秸杆均可明显降低原材料成本,粉渣是粉丝厂的废弃物,其成本远远低于棉籽壳或玉米秸杆。2、生物学转化率高、品质好以本专利技术的姬菇生产配方栽培的姬菇生物学效率达到110%以上,并且姬菇的各生长性状更好。3、变废为宝、解决粉渣污染问题粉渣是粉丝厂的废弃物,通过作为姬菇的栽培基质,可解决其污染问题;栽培姬菇后的菌渣还可作为肥料还田,这样粉渣经过“栽培基质-肥料还田”两级利用,形成了良性循环,既增加了收入,同时解决了环境问题,实现了资源的综合利用,一举多得。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中的粉渣为山东省“龙口粉丝”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渣,龙口粉丝生产原料主要是红薯和绿豆,该粉渣中氨基酸总量达到约22. 91%、纤维素约为5. 09%。粉碎的玉米秸杆细度为O. 5-lcm。实施例中的复合肥是缓施丰牌15-15-15硫酸钾型复合肥。实施例中的姬菇菌种为姬菇二号,山东省科学食用菌研究所有售。实施例中的百分含量均为质量比。实施例I :取500公斤粉渣,加入25公斤生石灰,将pH值调至8. 5(用pH试纸直接伸进固体料中测定PH值),然后铺在阳光下暴晒,常翻动,至粉渣含水量下降至20%为止。称取经过预处理的粉洛100公斤、棉籽壳800公斤、石灰40公斤、复合肥35公斤、草木灰20公斤、尿素5公斤混合均匀,加入lwt%石灰水至物料含水量65%、pH值7. 5为止。然后堆料发酵,堆料顶端用木棍每隔25 30cm扎一个通气孔。当堆内温度达到65°C或以上且持续8小时时进行翻堆。发酵6天,期间翻堆4次,发酵结束堆内出现大量白色放线菌,制成基质。用 18cmX40cmX0. 03cm的聚乙烯塑料袋装基质,装袋的同时,按基质重量10wt%的菌种量将姬菇菌种接种于袋内的两端和中间,中间一层菌种接种在靠袋壁处。装袋接种后,将菌袋分层排列在菇房内,室温控制在22°C左右,空气湿度50%左右,每隔10天倒一次跺。出菇时温度控制在18°C,空气湿度为85%左右,保持菇房通风换气,出菇两茬后,用补水器进行补水, 还可再出菇2 3茬。实施例2 取500公斤粉渣,加入25公斤生石灰,将pH值调至8. 5,然后铺在阳光下暴晒, 并且经常翻动,至粉渣含水量下降至20%为止。称取经过预处理的粉渣200公斤、粉碎的玉米秸杆700公斤、石灰45公斤、复合肥30公斤、草木灰20公斤、尿素5公斤混合均匀, 加入lwt%石灰水至物料含水量65%、pH值7. 5为止。然后堆料发酵,堆料顶端用木棍每隔 25-30cm扎一个通气孔。当堆内温度达到65°C以上、持续8小时后进行翻堆。发酵7天,期间翻堆4次,制成基质。用18cmX40cmX0. 03cm的聚乙烯塑料袋装基质,装袋的同时,按基质重量10wt%的菌种量将姬菇菌种接种于袋内的两端和中间,中间一层菌种接种在靠袋壁处。装袋接种后,将菌袋分层排列在菇房内,室温控制在22°C左右,空气湿度50%左右,每隔 10天倒一次跺。出菇时温度控制在18°C,空气湿度为85%左右,保持菇房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利用粉渣作为栽培料生产姬菇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向粉渣中加入生石灰调至粉渣的pH值调至7?10,阳光下暴晒或烘干至粉渣含水量为15?20wt%;所述粉渣为以红薯或绿豆为原料生产粉丝过程中所产生的废料;(2)取步骤(1)制备的粉渣5~20份、基质原料70~85份、尿素0.3~0.5份、复合肥2~4份、石灰2~5份、草木灰1~2份,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料;所述基质原料为棉籽壳或粉碎的玉米秸秆;(3)用石灰水把步骤(2)的混合料的含水量调至65~70wt%、pH值7?8;堆料发酵,堆料顶端每隔25?30cm扎一个通气孔,发酵期为6?8天,期间翻堆3~4次,制得栽培基质;(4)将步骤(3)制备的基质装入聚乙烯塑料袋中,装袋的同时将姬菇菌种按袋内基质重量的8?12wt%接种于袋内基质内,扎紧袋口,在袋身上菌种层处用针扎若干个透气孔,制成菌袋;将菌袋放进菇房进行发菌;(5)菇房内的菌袋分层排列,温度控制在20~25℃,空间湿度保持在50~60%,每隔8?11天倒跺一次;(6)出菇时温度适当下降,控制在15~18℃,空间湿度加大至85%~95%,保持菇房通风换气,出完2茬菇后,给菌袋补水,可再出菇2~3茬。...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英鹏任海霞李彦孙明仲子文刘苹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