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防止电极端与漆包线脱落的电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41793 阅读:2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18 17: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防止电极端与漆包线脱路的电极结构,其包含:一马达本体,其内绕设有数个线圈;数个电极,设置于该马达本体上,该电极设有一电极本体,且该电极本体一侧设有一第一焊接端,另一侧设有第二焊接端,又该电极的第一焊接端与相对应的线圈的端点焊接固定;一电路板,设置于该马达本体一侧,该电路板与各该电极其第二焊接端焊接固定;凭借该电极其电极本体两侧分别设置的第一焊接端与第二焊接端之间具有一定间距,当该电路板与该第二焊接端进行焊接时,电烙铁的高热便不易通过该电极本体传导至该第一焊接端,而可避免该第一焊接端与线圈之间的焊料再度受热而熔解,导致该线圈与电极脱落分离或接触不良的问题。(*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马达结构,特别涉及一种用于马达的定子绕线的电极结构。
技术介绍
一般马达I的定子结构10,请参阅图I所示,其通常由一硅钢片组件11、数个电极13与一电路板14所构成,其中该电极13设置于该硅钢片组件11上,又该硅钢片组件11上分别绕设有数个与各电极13相对应的线圈12,该线圈12通常是漆包线,且该线圈12其端点121会与相对应的电极13焊接固定,使两者可达成电性连接,该电路板14通常设置于该硅钢片组件11 一侧,请再参阅图2所示,且该电路板14也会与该电极13焊接固定,如此,当该马达I的电源开启时,该电源的电力即可通过该电路板14与电极13传送至该线圈12,使该线圈12可凭借电磁感应的原理产生磁力以带动马达I的转子转动,进而可使该马达I可达到产生动力的目的。 该现有的马达1,虽可达到产生动力的目的,但其定子结构10的电极13仅具有单一的焊接端,致使该电路板14与线圈12仅能焊接在该电极13的同一个焊接端,请参阅图2所示,当该线圈12与电极13完成焊接固定后,当欲再行焊接该电路板14与电极13时,该线圈12与电极13之间的焊料2 (如焊锡)便容易因为再度受热(电烙铁)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防止电极端与漆包线脱路的电极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含:一马达本体,该马达本体内设有一硅钢片组件,该硅钢片组件上绕设有数个线圈;数个电极,该电极设置于该马达本体其硅钢片组件上,又该电极的数量及位置与该线圈的数量及位置相对应,该电极设有一电极本体,且该电极本体一侧设有一第一焊接端,该电极本体另一侧设有第二焊接端,又该电极的第一焊接端与相对应的线圈的端点焊接固定;一电路板,该电路板设置于该马达本体一侧,该电路板与各该电极的第二焊接端焊接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官介仁蔡明达郑佳杰
申请(专利权)人:泰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