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柯建文专利>正文

车载充电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41644 阅读:1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18 17: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车载充电器,解决现在车充的正负极容易与汽车蓄电池的正负极松脱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壳体、用于与待充电产品连接的连接装置、安装在壳体内的线路板、以及与汽车蓄电池的正负极分别对应的正极、负极,所述与汽车蓄电池的正负极分别对应的正极、负极均为圆筒形,套装在壳体的表面,并与壳体内的线路板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正极、负极与汽车蓄电池的正负极接触良好,当汽车颠簸时不易松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正极、负极直接套在圆筒型主体上,不设弹簧,节约了车载充电器的内部空间,生产更方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与现有产品相比形状更美观。(*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车载充电器
技术介绍
车载充电器(简称“车充”),是一种将汽车蓄电池电源(一般12V或24V)转换为可供手机、GPS等产品充电(一般5V)使用的供电设备。现有车充的正极是采用设在壳体前端中央的一根五金弹簧与汽车蓄电池的正极相连,负极是由设在壳体侧面的二至多个五金弹片与汽车蓄电池负极相连。上述车充的缺点是当汽车颠簸时车充的正极容易与汽车蓄电池的正负极松脱,接触不好,另外正极和负极占用较大的空间,使得壳体内的空间较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车充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在路况不好时都能与汽车蓄电池正负极接触良好的车载充电器。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包括壳体、用于与待充电产品连接的连接装置、安装在壳体内的线路板、以及与汽车蓄电池的正负极分别对应的正极、负极,所述与汽车蓄电池的正负极分别对应的正极、负极均为圆筒形,套装在壳体的表面,并与壳体内的线路板电连接。作为较佳方案,所述连接装置为USB母座,安装在壳体的内部后端,在壳体的后端面上设有USB插孔与之对应。作为较佳方案,所述连接装置为一端带有充电接口的充电线,充电线的另一端与所述壳体的后端固定连接并与壳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载充电器,包括壳体、用于与待充电产品连接的连接装置、安装在壳体内的线路板、以及与汽车蓄电池的正负极分别对应的正极、负极,其特征在于:所述与汽车蓄电池的正负极分别对应的正极、负极均为圆筒形,套装在壳体的表面,并与壳体内的线路板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柯建文张年华
申请(专利权)人:柯建文张年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