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柯建文专利>正文

可隐藏面罩的帽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710640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23 15: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隐藏面罩的帽子,包括帽檐、帽顶盖、位于帽顶盖下缘的帽圈、衬附在帽圈内侧的汗带以及由布料制作的软性面罩,当面罩展开时,在位于眼部的位置镂空,面罩的两端分别连接在帽圈和汗带左、右侧面的夹缝位置,帽顶盖前端为双层帽顶结构,当面罩收纳时,面罩放置在双层帽顶结构的夹层中,双层帽顶结构的内层靠前的一端与帽顶盖的前端均叠合缝制在帽圈或汗带上,双层帽顶结构的内层靠后的一端与帽顶盖内面可拆卸式地连接,以释放面罩;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使用时,面罩拉下后,能防尘防晒,帽子闲置时,面罩收纳在帽顶盖中从而完全隐藏面罩,也可临时将面罩向上翻转,绷紧放置在帽檐与帽圈相接的外侧,呈临时性的收拢状态,方便适用。方便适用。方便适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隐藏面罩的帽子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帽子,特别涉及到一种带有面罩的遮阳帽。

技术介绍

[0002]常见的遮阳帽,如图1所示,其主要结构为帽檐5、帽顶盖1、位于帽顶盖下缘的帽圈2,衬附在帽圈内侧,用于吸汗的汗带等部件构成,帽顶盖缝制在帽圈上,帽顶盖和帽檐均起到遮阳作用。此外,也有不带帽顶盖的帽子,仅有帽圈、汗带和帽檐以通常方式结合而成。为了增强面部的遮阳、防尘或者防疫等效果,也可以在普通帽子的结构基础上,增设面罩。问题是,增设面罩后,由于面罩的存在,帽子的整体结构有些拖沓,面罩的存放并不方便,而且,在阳光并不很强烈时,也不总是需要用到面罩,此时,使用者需要及时收拢、收纳该面罩,从而不影响遮阳帽的正常使用功能。因此带有面罩的帽子,需要有效解决面罩收纳或面罩收拢的问题,才可以得到进一步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可隐藏面罩的帽子,以解决现有带有面罩的遮阳帽,面罩收纳或收拢不方便的问题。
[0004]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可隐藏面罩的帽子,包括帽檐、帽顶盖、位于帽顶盖下缘的帽圈、衬附在帽圈内侧的汗带以及由布料制作的软性面罩,当面罩展开时,在位于眼部的位置镂空,面罩的两端分别连接在帽圈和汗带左、右侧面的夹缝位置,所述帽顶盖前端为双层帽顶结构,当面罩收纳时,所述面罩放置在所述双层帽顶结构的夹层中。
[0005]所述双层帽顶结构的内层靠前的一端与所述帽顶盖的前端均叠合缝制在帽圈或汗带上,所述双层帽顶结构的内层靠后的一端与帽顶盖内面可拆卸式地连接,以释放所述面罩。
[0006]所述面罩的两端可拆卸式地连接在所述夹缝位置。
[0007]本技术所述可隐藏面罩的帽子,由于帽顶盖前端为双层帽顶结构,当面罩收纳时,由双层帽顶结构的内层将面罩夹置在帽顶盖内面;使用时可将面罩从帽顶盖内拉出来,防尘防晒,双层帽顶结构的内层仍可以原样衬附在帽顶盖内面;在阳光不很强烈时,使用者还可以将面罩向上翻转,越过帽檐,绷紧放置在帽檐与帽圈相接的外侧,从而将面罩设置成临时性的收拢状态;当帽子长期不使用时,由双层帽顶结构的内层将面罩直接收纳在帽顶盖中,而处于完全隐藏状态,方便实用,易于推广。
附图说明
[0008]图1是普通遮阳帽的结构示意图;
[0009]图2是本技术可隐藏面罩的帽子在展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0010]图3是本技术可隐藏面罩的帽子在完全收纳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4是本技术可隐藏面罩的帽子,面罩翻转叠合到帽檐上方状态时的结构示
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13]请参阅图2至图4,帽子包括通常的帽顶盖1、位于帽顶盖下缘的帽圈2、衬附在帽圈2内侧,用于吸汗的汗带6以及帽檐5。本技术所述的可隐藏面罩的帽子还包括由透气材料,比如常见的软性布料制作的面罩3,面罩3展开时,在位于眼部的位置,即面罩上部31镂空,以不阻挡视线,使用者面庞可受到面罩的保护,防尘防晒。
[0014]面罩3的两端分别连接在帽圈2和汗带6左、右侧面的夹缝位置,帽顶盖1的前端11为双层帽顶结构,当面罩3收纳时,则放置在双层帽顶结构的夹层中。
[0015]面罩3与帽圈2或汗带6的具体连接位置或方式是:将面罩两端分别缝制在帽圈2和汗带6左右侧面之间形成的夹缝位置,还可以如图2所示,通过帽圈或者汗带上设置的隐藏式暗扣21,或魔术贴等其他连接部件,可拆卸地将面罩连接在前述夹缝位置,图2中仅表示出面罩3的右端与帽圈或者汗带右侧面的连接状态,面罩3的左端可依照同样方式与帽圈或者汗带连接,即面罩3的两端既可以缝制等固定连接方式,也可以前述相配合的暗扣等可拆卸式的连接方式,连接在帽圈2和汗带6的左右侧面的夹缝位置。
[0016]如图3所示,将本技术所述帽子翻过来,当长期不使用帽子时,需要将面罩3完全收拢或隐藏起来,避免带面罩的帽子整体结构拖沓,不好存放,因此,本技术还特别将帽顶盖1的前端11设置成双层帽顶结构,当面罩收纳时,所述面罩放置在该双层帽顶结构的夹层中。此时,面罩处于完全的隐藏状态。
[0017]上述双层帽顶结构的内层4靠前的一端42与帽顶盖1的前端均叠合缝制在帽圈或汗带上,所述双层帽顶结构的内层4靠后的一端43与帽顶盖内面可拆卸式地连接,依照使用者的意愿,随时释放面罩3。图3所示的可拆卸式地连接方式是:在双层帽顶结构的内层4靠后的一端43之处,缝制一个魔术贴41的方式,将双层帽顶结构的内层4的后端43与帽顶盖1的内面配合连接在一起,显然,其他常用的连接方式,比如使用另设的暗扣等部件,也是可适用于此。双层帽顶结构的内层4的覆盖面不宜太小,可以稍微大一些,从而使得帽顶盖前端11部位,呈现出双层结构,目的是可以将面罩3尽可能地隐藏在双层结构的夹层之中,即由帽顶盖1和内层4共同构建的夹层之中,尽量避免面罩与外界接触、减少长期使用后,头发残留的异味、灰尘或污垢等,对面罩3的污染,以尽量改善使用者的体验。
[0018]面罩3与帽圈2、汗带6的左、右侧面夹缝的具体连接方式,所使用的暗扣21可以如图2所示,在前述左、右两侧面的夹缝位置,设置至少两排暗扣,每排设置两个或多个暗扣21,暗扣21可安装在帽圈2上,也可以安装在汗带6上。对于面庞较小的使用者,比如女子或小孩,可以选用远离帽檐的暗扣21,或者靠上排的暗扣21,将面罩3靠后或靠上连接在该夹缝位置,这样面罩戴起来会稍稍收紧一些;而面庞较大的使用者可以选用靠近帽檐的暗扣21或靠下排的暗扣,将面罩靠前连接在该夹缝位置,这样面罩戴起来会宽松一些,可见,设置至少两排暗扣,每排设置两个或多个暗扣,可以适度调节戴面罩的松紧程度。图2和图4中所示的各个暗扣21实际位置是汗带和帽圈相互形成的夹缝中,通常并不可见,该图仅是为
了说明暗扣21具体分布的大致位置。
[0019]进一步的,上述面罩3一般都选用具有一定弹性的软布料制作,具体布料的选择,可以根据使用者的个性喜好,而采用不同的花色图案。使用时先掀开内层4和帽顶盖的连接部。如魔术贴或暗扣,将面罩3从帽顶盖1的前端夹层中,摘出来,面罩3戴起来之后,可防尘防晒,此时,双层帽顶结构的内层4仍可以原样衬附在帽顶盖1的内面;在阳光不很强烈时,使用者还可以将面罩3向上翻转,越过帽檐,绷紧、卷束或褶皱在一起,并置于帽檐与帽圈相接的外侧,成为如图4中的网格部位所示的状态,从而将面罩3设置成临时性的收拢状态,在该状态下,帽檐5上方被制作面罩选用的不同花色或个性花色的布料所装饰,很受女性使用者的喜爱,方便实用,易于推广。
[0020]另外,本技术主要是为防尘、防晒而设计,但实际上,在疫情期间,也可以起到防止感染的作用,甚至还可以在面罩的口鼻之处增设呼吸阀等装置,进一步提高防疫性能,因此,本技术也适合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隐藏面罩的帽子,包括帽檐、帽顶盖、位于帽顶盖下缘的帽圈、衬附在帽圈内侧的汗带以及由布料制作的软性面罩,当面罩展开时,在位于眼部的位置镂空,其特征在于:面罩的两端分别连接在帽圈和汗带左、右侧面之间的夹缝位置,所述帽顶盖的前端为双层帽顶结构,当面罩收纳时,所述面罩放置在所述双层帽顶结构的夹层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隐藏面罩的帽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层帽顶结构的内层靠前的一端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柯建文
申请(专利权)人:柯建文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