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柯建文专利>正文

支撑板可调节的多功能充电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61350 阅读:1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22 21: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支撑板可调节的多功能充电器,解决现有座式充电器存在立式支撑板不可调节位置从而使用受限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壳体,在所述壳体的顶面设有与便携式多媒体设备的充电插座相连接的插头,在所述插头的后方设有立式支撑板,在所述壳体的侧面设有电源插座,所述壳体在立式支撑板的下方设有前后向的条形槽,立式支撑板在调节机构的作用下可沿条形槽前后调节位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于可前后调节立式支撑板的位置,因而可适应不同厚度的便携式多媒体设备,灵活方便。(*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支撑板可调节的多功能充电器
技术介绍
常见的一种用于手机、itouch、ipad、平板电脑等便携式多媒体设备的座式充电器,包括壳体及设在壳体顶面的插头、在插头后方的立式支撑板,以及设在壳体侧面的电源插座。充电时将便携式多媒体设备靠在立式支撑板上,并将其充电插座与座充的插头相插接。上述常见座式充电器的立式支撑板均是固定在壳体上,其与插头的间距是固定不可调节的,这就使得上述产品的使用受到一定的局限,因为很多消费者尤其是年轻消费者都喜欢在手机等便携式多媒体设备外面再套上一层保护套,或为了保护多媒体设备,或为了美化外观和彰显个性,保护套的使用使得多媒体设备的整体厚度增加,与座式充电器上的间距不再适应,或者必须取下保护套才能使用,很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座式充电器存在立式支撑板不可调节位置从而使用受限的问题,提供一种可适应不同厚度设备的支撑板可调节的多功能充电器。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包括壳体,在所述壳体的顶面设有与便携式多媒体设备的充电插座相连接的插头,在所述插头的后方设有立式支撑板,在所述壳体的侧面设有电源插座,所述壳体在立式支撑板的下方设有前后向的条形槽,立式支撑板在调节机构的作用下可沿条形槽前后调节位置。较佳地,所述调节机构包括滑板、按钮、弹簧,所述滑板位于壳体内并与立式支撑板固定连接,它们的连接处对应于条形槽的位置;在壳体顶面开有按钮穿孔,滑板在按钮穿孔的下方开有长孔并在长孔的左右两侧设有条形齿,所述按钮包括按压部及其下方的左右两个挡块和中间的立柱,在左右挡块的侧面也设有条形齿与滑板的条形齿相啮合,弹簧预压后套在立柱上。较佳地,所述调节机构包括挡块、立柱和弹簧,所述条形槽的两个侧面设有条形齿,所述挡块固定在立式支撑板的下方并位于条形槽内,在挡块的两侧面也设有条形齿与条形槽的条形齿相啮合,所述立柱位于挡块下方并与之固定连接,所述弹簧预压后套在立柱上并在立柱的底部设有挡片。较佳地,所述条形槽及相应的调节机构均设有左右两个。较佳地,所述壳体同时是音箱箱体,在壳体内安装有扬声器,在壳体上还设有音箱控制和调节按钮。这样,本技术同时具有音箱功能。所述便携式多媒体设备为手机、平板电脑等。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在于本技术由于可前后调节立式支撑板的位置,因而本技术可适应不同厚度的便携式多媒体设备,灵活方便。附图说明图I是实施例一的立体图。图2是实施例一中上盖内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实施例一中按钮的立体图。图4是实施例二的立体图。图5是实施例二中上盖内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去掉图5中弹簧和挡片后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实施例三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I,实施例一为手机的座式充电器,包括壳体3,壳体3由上盖和底盖组成,在壳体3的顶面设有插头1,使用时插头I与手机上的充电插座相插接,在插头I的后方设有立式支撑板2用于支撑手机,在壳体3的后侧面设有电源插座6和耳机插孔5,上述结构是现有技术。参见图I、图2和图3,实施例一与现有技术不同之处如下所述壳体3在立式支撑板2的下方设有左右两个前后向的条形槽(图中未示出,因被滑板挡住),两个条形槽平行,立式支撑板2在调节机构的作用下可沿条形槽前后移动调节位置;在实施一中所述调节机构包括滑板8、按钮4、弹簧9,滑板8位于壳体3内并与立式支撑板2用左右两个螺钉7固定连接,它们的连接处对应于条形槽的位置,螺钉7穿过条形槽将两者连接;在壳体3顶面位于立式支撑板2的后方开有按钮穿孔,滑板8在按钮穿孔的下方开有长孔并在长孔的左右两侧设有条形齿801,所述按钮4包括按压部401及其下方的左右两个挡块402和中间的立柱403,它们为一体的结构,在左右挡块402的侧面也设有条形齿404与滑板8的条形齿801相啮合,弹簧9预压后套在按钮4的立柱403上,弹簧9被预压缩在壳体3的上盖与底盖之间。这样通过滑板8和挡块402相啮合及在弹簧9的弹力下,立式支撑板3在正常情况下不会移位。当需要根据手机厚度而调节位置时,下压按钮4使挡块402与滑板8的条形齿相互脱离后,即可调整立式支撑板3的前后位置,再松开按钮4,在弹簧9的弹力下档块402上移与滑板8的条形齿重新啮合,从而将立式支撑板3定位。参见图4至图5,实施例二中壳体12在立式支撑板11的下方设有左右两个前后向的条形槽18,两个条形槽18平行,并设有与条形槽18相对应的左右两个调节机构;实施例二中每个调节机构包括挡块17、立柱16和弹簧14,在条形槽18的两个侧壁设有条形齿15,挡块17固定在立式支撑板11的底部并位于条形槽18内,在挡块17的两侧面也设有条形齿与条形槽18两侧壁的条形齿15相啮合,立柱16位于挡块17下方并与之固定连接,弹簧14预压后套在立柱16上并在立柱16的底部设有用于挡住弹簧14下端的挡片13。在正常情况下立式支撑板11通过挡块17与条形槽18相啮合及弹簧14的弹力而定位,当需要根据手机厚度而调节位置时,往上提起立式支撑板11使挡块17与条形槽18的齿相互脱离,然后前后调整立式支撑板11的位置,然后松开立式支撑板11,在弹簧14的回复力下挡块17与条形槽18的齿重新啮合,从而将立式支撑板11定位。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相同的结构就不再赘述。从上可见,本实施例可以采用不同结构的调节机构来实现调整立式支撑板前后位置的目的。凡是能调节支撑板前后位置的座式充电器,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参见图7,实施例三与实施例一不同的地方在于实施例三同时具有音箱的功能,壳体19同时是音箱箱体,在壳体19内安装有扬声器,在壳体19上还设有音箱控制和调节按钮,音箱控制和调节按钮包括圆形按钮20和条形按钮21,控制着音箱的开关和音量的调节等。音箱的结构采用现有技术。权利要求1.一种支撑板可调节的多功能充电器,包括壳体,在所述壳体的顶面设有与便携式多媒体设备的充电插座相连接的插头,在所述插头的后方设有立式支撑板,在所述壳体的侧面设有电源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在立式支撑板的下方设有前后向的条形槽,立式支撑板在调节机构的作用下可沿条形槽前后调节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支撑板可调节的多功能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包括滑板、按钮、弹簧,所述滑板位于壳体内并与立式支撑板固定连接,它们的连接处对应于条形槽的位置;在壳体顶面开有按钮穿孔,滑板在按钮穿孔的下方开有长孔并在长孔的左右两侧设有条形齿,所述按钮包括按压部及其下方的左右两个挡块和中间的立柱,在左右挡块的侧面也设有条形齿与滑板的条形齿相啮合,弹簧预压后套在立柱上。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支撑板可调节的多功能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包括挡块、立柱和弹簧,所述条形槽的两个侧面设有条形齿,所述挡块固定在立式支撑板的下方并位于条形槽内,在挡块的两侧面也设有条形齿与条形槽的条形齿相啮合,所述立柱位于挡块下方并与之固定连接,所述弹簧预压后套在立柱上并在立柱的底部设有挡片。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支撑板可调节的多功能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条形槽及相应的调节机构均设有左右两个。5.根据权利要求I或2或3或4所述的支撑板可调节的多功能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同时是音箱箱体,在壳体内安装有扬声器,在壳体上还设有音箱控制和调节按钮。6.根据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支撑板可调节的多功能充电器,包括壳体,在所述壳体的顶面设有与便携式多媒体设备的充电插座相连接的插头,在所述插头的后方设有立式支撑板,在所述壳体的侧面设有电源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在立式支撑板的下方设有前后向的条形槽,立式支撑板在调节机构的作用下可沿条形槽前后调节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柯建文
申请(专利权)人:柯建文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