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计时流量液体粘度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437522 阅读:1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17 21: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计时流量液体粘度检测装置,包括漏斗、计量容器以及计时器,漏斗位于计量容器的正上方,且漏斗的漏斗颈上设有阀体。所述漏斗颈的末端位于计量容器内。所述计量容器开口处设有橡胶塞,所述漏斗颈的末端穿过橡胶塞位于计量容器的内部。在生产工程中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测定液体粘度,控制了生产中所需液体粘度的一致性,检测粘度值范围等作用,不仅操作简单,节约成本,而且解决了实际生产中,同批次生产由于粘度不一致而导致的自动化生产中注入量无法达到一致的问题,从而提高了产品的性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实用性强、便于操作且能保证同批次生产中配好的液体粘度性的一致性等优点。(*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液体粘度检测设备
,尤其是涉及一种计时流量液体粘度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旋转粘度计由同步电机以稳定的转速,连接到刻度圆盘,再通过游丝和转轴带动转子的旋转,如果转子未收到液体的阻力,则游丝、指针与分度盘同速旋转,指针在刻度盘上指出的读数为“0”,反之如果转子受到液体的粘滞阻力,则游丝产生扭矩,与粘滞阻力抗衡最后达到平衡,这时与游丝连接的指针在刻度盘上指示一定的读数(即游丝的扭转角)。将读数乘上特定的系数即得到液体的粘度。旋转粘度计适用范围广,价格便宜,方便实用,但是在中小企业的测试人员在使用 工程中存在许多问题,往往我们检定的仪器性能优于国家计量检定规程的要求,但是用户在测试样品时数据偏差很大,给我们在实际生产过程中造成了效率的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技术强、节约成本且能保证同批次生产中配好的液体粘度性的一致性的计时流量液体粘度检测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计时流量液体粘度检测装置,包括漏斗、计量容器以及计时器,漏斗位于计量容器的正上方,且漏斗的漏斗颈上设有阀体。进一步,所述漏斗颈的末端位于计量容器内。进一步,所述计量容器开口处设有橡胶塞,所述漏斗颈的末端穿过橡胶塞位于计量容器的内部。进一步,所述计量容器为量筒,所述漏斗颈的末端位于量筒内。进一步,所述量筒的开口处设有橡胶塞,所述漏斗颈的末端穿过橡胶塞位于量筒的内部。进一步,所述量筒的规格为20mL、25mL或IOOmL中的一种。进一步,所述漏斗为开口漏斗。本技术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生产工程中通过检测控制了生产中所需液体粘度的一致性,检测粘度值范围等作用,不仅操作简单,节约成本,而且解决了实际生产中,同批次生产由于粘度不一致而导致的自动化生产中注入量无法达到一致的问题,从而提高了产品的性能。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实用性强、便于操作且能保证同批次生产中配好的液体粘度性的一致性等优点。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一种计时流量液体粘度检测装置的结构简单示意图;图中1、漏斗;2、量筒;3、橡胶塞;4、漏斗颈;5、阀体。具体实施方式如图I所示,本技术一种计时流量液体粘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漏斗I、计量容器以及计时器,漏斗I位于计量容器的正上方,且漏斗I的漏斗颈4上设有阀体5。为了进一步提高本技术的性能,所述漏斗颈4的末端位于计量容器内。所述计量容器开口处设有橡胶塞3,所述漏斗颈4的末端穿过橡胶塞3位于计量容器的内部。所述计量容器可以采用量筒2,所述漏斗颈4的末端位于量筒2内。所述量筒2的开口处设有橡胶塞3,所述漏斗颈4的末端穿过橡胶塞3位于量筒2的内部。所述量筒2的规格为20mL、25mL或IOOmL中的一种。所述漏斗I为开口漏斗。·本实例的工作过程在恒温室内取胶水30ml,注入到漏斗I中,一名操作人员开启计时器的同时,另一名操作人员打开阀体5,当液体流到指向量筒20ml位置时,计时结束,记录时间,重复试验,当液体流到位置都为20ml时测定时间一致时,则说明了胶水的粘度一致,则可保证生产时每个产品的注入同等注液量。以上对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技术的实施范围。凡依本技术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技术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计时流量液体粘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漏斗(I)、计量容器以及计时器,漏斗(I)位于计量容器的正上方,且漏斗(I)的漏斗颈(4)上设有阀体(5)。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计时流量液体粘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漏斗颈(4)的末端位于计量容器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计时流量液体粘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计量容器开口处设有橡胶塞(3),所述漏斗颈(4)的末端穿过橡胶塞(3)位于计量容器的内部。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计时流量液体粘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计量容器为量筒(2),所述漏斗颈(4)的末端位于量筒(2)内。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计时流量液体粘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量筒(2)的开口处设有橡胶塞(3),所述漏斗颈(4)的末端穿过橡胶塞(3)位于量筒(2)的内部。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计时流量液体粘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量筒(2)的规格为20mL、25mL或IOOmL中的一种。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计时流量液体粘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漏斗(I)为开口漏斗。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计时流量液体粘度检测装置,包括漏斗、计量容器以及计时器,漏斗位于计量容器的正上方,且漏斗的漏斗颈上设有阀体。所述漏斗颈的末端位于计量容器内。所述计量容器开口处设有橡胶塞,所述漏斗颈的末端穿过橡胶塞位于计量容器的内部。在生产工程中通过本技术测定液体粘度,控制了生产中所需液体粘度的一致性,检测粘度值范围等作用,不仅操作简单,节约成本,而且解决了实际生产中,同批次生产由于粘度不一致而导致的自动化生产中注入量无法达到一致的问题,从而提高了产品的性能。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实用性强、便于操作且能保证同批次生产中配好的液体粘度性的一致性等优点。文档编号G01N11/06GK202793966SQ20122040165公开日2013年3月13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14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14日专利技术者李学强 申请人:百顺松涛(天津)动力电池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计时流量液体粘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漏斗(1)、计量容器以及计时器,漏斗(1)位于计量容器的正上方,且漏斗(1)的漏斗颈(4)上设有阀体(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学强
申请(专利权)人:百顺松涛天津动力电池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