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传动轴套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33932 阅读:1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17 14:16
一种涉及传动领域的传动轴套筒,所述的套筒包含套管、丝杠和丝杠螺母;所述的套管至少有三根,且每两根相邻的套管均通过一丝杠固定连接在一起,连接后的套管轴心线与丝杠的轴心线重叠;所述的丝杠为管状,丝杠的外壁丝接有一丝杠螺母,同时,丝杠的外径与套管的外径吻合对应,丝杠的管孔设为内径小于套管内径的多角形孔,且所有丝杠的多角形孔均吻合对应;所述的套筒能够在方型传动轴传递作用力的同时将传动轴轴身产生的旋转力加以有效利用,从而在传动轴传递作用力的同时达到了利用传动轴带动其他相应物体动作的目的。(*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传动轴套筒
本技术涉及传动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套接在方型传动轴轴身的套筒。
技术介绍
公知的,传统的传动轴采用的是圆型传动轴,即实芯的圆棍结构,近几年,为了适应实际应用中的需要,在传统传动轴的基础上又演化出了方型传动轴,即实芯的方棍结构;在实际应用中,传动轴起到的作用是将施加给其一端的相应作用力传递给与其另一端连接的相应物体,从而使相应的物体进行相关的动作,但是,随着机械传动技术的发展,人们对传动轴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了,其中,如何在传动轴传递动力的同时将其轴身旋转所产生的作用力加以利用,即在传动轴传递动力的同时利用其轴身的旋转力带动其他物体进行相应的动作,从而使施加至传动轴的作用力能够更加充分有效的被加以利用,这已经成为了当 前机械传动领域的重要研发课题之一;目前,为了解决上述难题,使机械传动轴能够在实际使用中进一步的扩展其应用范围,相关生产厂商莫不费尽心思来寻求解决之道,但至今却仍未见有适用的设计被发展成型。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
技术介绍
中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传动轴套筒,所述的套筒能够在方型传动轴传递作用力的同时将传动轴轴身产生的旋转力加以有效利用,从而在传动轴传递作用力的同时达到了利用传动轴带动其他相应物体动作的目的。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传动轴套筒,所述的套筒包含套管、丝杠和丝杠螺母;所述的套管至少有三根,且每两根相邻的套管均通过一丝杠固定连接在一起,连接后的套管轴心线与丝杠的轴心线重叠;所述的丝杠为管状,丝杠的外壁丝接有一丝杠螺母,同时,丝杠的外径与套管的外径吻合对应,丝杠的管孔设为内径小于套管内径的多角形孔,且所有丝杠的多角形孔均吻合对应。所述的传动轴套筒,所述的套管设有一长两短三根,且长的一根套管两端分别通过一丝杠与另外两根短的套管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的传动轴套筒,所述的套管为无缝钢管。所述的传动轴套筒,所述的套管和丝杠设为一体结构。所述的传动轴套筒,所述的丝杠管孔设为对角长度小于套管内径的方孔。由于采用所述的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所述的传动轴套筒在套装于相应的方型传动轴上后,能够在传动轴传递作用力的同时,利用丝接在丝杠上的丝杠螺母将传动轴轴身产生的旋转力加以利用,即通过沿丝杠进行直线平移的丝杠螺母带动相应的其他物体进行动作,从而达到了在传动轴传递作用力的同时还能够带动其他相应物体动作的目的。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示意图;图2是图I的A-A剖面示意图。图中1、套管;2、丝杠;3、丝杠螺母;4、管孔。具体实施方式通过下面的实施例可以更详细的解释本技术,公开本技术的目的旨在保护本技术范围内的一切变化和改进,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下面的实施例;结合附图I 2所述的传动轴套筒,所述的套筒包含套管I、丝杠2和丝杠螺母3 ;所述的套管I为无缝钢管,且至少有三根,其中,每两根相邻的套管I均通过一丝杠2固定焊接在一起,即按第一根套管I、第一根丝杠2、第二根套管I、第二根丝杠2、第三根套管I这样的顺序固定连接在一起;此外,连接后的三根套管I的轴心线与两根丝杠2的轴心线重叠,即固定连接后的所有套管I和丝杠2均位于同一轴心线,从而便于将所述的套筒对应套接在相关的方型传动轴的轴身上;根据需要,能够将所述的套管I设为一长两短的三根,且长的一根套管I两端分别通过一丝杠2与另外两根短的套管I固定焊接在一起,即按短套管I、第一根丝杠2、长套管I、第二根丝杠2、短套管I的顺序固定连接;或者,能够将所述的套管I和丝杠2设为一个整体结构;·所述的丝杠2为管状,丝杠2的外壁丝接有一丝杠螺母3,即丝杠2在原位随传动轴转动时,丝杠螺母3能够被丝杠2杠身的外丝带动并沿丝杠2的杠身进行直线移动,从而达到了在方型传动轴旋转时带动其他相应的物体进行直线移动的目的;同时,丝杠2的外径与套管I的外径吻合对应,为避免传动轴的轴身在旋转时与套管I内壁之间发生摩擦,能够将丝杠2的管孔4设为对角长度小于套管I内径的方孔,且所有丝杠2的方孔均吻合对应,即设置于丝杠2内的方孔在所有的丝杠2固定连接后,每一个方孔的四个角均对应处于相同的角度,从而不但利于套接方型传动轴,而且还通过这些对应的方孔牢牢的将方型传动轴定位在所述的套筒内部,达到了在方型传动轴转动时顺利带动套管I及丝杠2同步转动的目的。实施所述的传动轴套筒时,只需将所述的套筒套接在相关的方型传动轴轴身上,并使所述的套筒固定位于传动轴轴身的相应位置,其中要求方型传动轴的轴身能够吻合的穿插于管孔4内,即利于在卡接后通过方型传动轴带动所述的套筒转动;根据实际情况,将丝杠螺母3的外壁与相应的需要移动的物体固定连接在一起,当方型传动轴转动的同时就能够通过丝杠螺母3带动相应的物体进行直线移动了,需要注意的是,相应物体移动的距离应与方型传动轴的旋转圈数呈一定的比例,即能够在实际操作中通过控制方型传动轴的旋转圈数来控制相应物体的移动距离;此外,根据需要,能够直接在圆型传动轴的轴身相应位置设置外丝,并在外丝处丝接相应的丝杠螺母3,从而直接利用圆型传动轴的旋转带动丝杠螺母3进行直线移动;在特殊情况下,如果将传动轴设置为多棱型传动轴,如截面为正六边形的六棱柱形的传动轴,则需将管状丝杠2的管孔4设置为与传动轴轴身对应的多角孔,从而满足利用传动轴的旋转带动所述套筒的目的。以上内容中未细述部份为现有技术,故未做细述。权利要求1.一种传动轴套筒,其特征是所述的套筒包含套管(I)、丝杠(2)和丝杠螺母(3);所述的套管(I)至少有三根,且每两根相邻的套管(I)均通过一丝杠(2)固定连接在一起,连接后的套管(I)轴心线与丝杠(2)的轴心线重叠;所述的丝杠(2)为管状,丝杠(2)的外壁丝接有一丝杠螺母(3),同时,丝杠(2)的外径与套管(I)的外径吻合对应,丝杠(I)的管孔(4)设为内径小于套管⑴内径的多角形孔,且所有丝杠(2)的多角形孔均吻合对应。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传动轴套筒,其特征是所述的套管(I)设有一长两短三根,且长的一根套管(I)两端分别通过一丝杠(2)与另外两根短的套管(I)固定连接在一起。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传动轴套筒,其特征是所述的套管⑴和丝杠(2)设为一体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传动轴套筒,其特征是所述的套管(I)为无缝钢管。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传动轴套筒,其特征是所述丝杠(2)的管孔(4)设为对角长度小于套管(I)内径的方孔。专利摘要一种涉及传动领域的传动轴套筒,所述的套筒包含套管、丝杠和丝杠螺母;所述的套管至少有三根,且每两根相邻的套管均通过一丝杠固定连接在一起,连接后的套管轴心线与丝杠的轴心线重叠;所述的丝杠为管状,丝杠的外壁丝接有一丝杠螺母,同时,丝杠的外径与套管的外径吻合对应,丝杠的管孔设为内径小于套管内径的多角形孔,且所有丝杠的多角形孔均吻合对应;所述的套筒能够在方型传动轴传递作用力的同时将传动轴轴身产生的旋转力加以有效利用,从而在传动轴传递作用力的同时达到了利用传动轴带动其他相应物体动作的目的。文档编号F16H25/20GK202790373SQ201220437179公开日2013年3月13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31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31日专利技术者刘峰 申请人: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传动轴套筒,其特征是:所述的套筒包含套管(1)、丝杠(2)和丝杠螺母(3);所述的套管(1)至少有三根,且每两根相邻的套管(1)均通过一丝杠(2)固定连接在一起,连接后的套管(1)轴心线与丝杠(2)的轴心线重叠;所述的丝杠(2)为管状,丝杠(2)的外壁丝接有一丝杠螺母(3),同时,丝杠(2)的外径与套管(1)的外径吻合对应,丝杠(1)的管孔(4)设为内径小于套管(1)内径的多角形孔,且所有丝杠(2)的多角形孔均吻合对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峰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市丰热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