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可转位转子通风槽铣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2945 阅读:2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可转位转子通风槽铣刀。硬质合金刀片安装在刀片座的刀片槽内,硬质合金刀片、刀片座安装在刀体上的每个相应刀片座槽上,硬质合金刀片按铣刀直径,圆周排列组合搭接成被加工工件通风槽形的轴截面型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采用立装结构,硬质合金刀片为菱形,通过实体造型及角度的修正,克服了被加工工件槽底不平的缺陷,使得铣刀有效切削齿增加,被加工表面粗糙度达到用户要求,缩短了转子通风的加工周期,为我国电站成套设备加工提供了性能优良的刀具。提高了加工效率,刀片更换方便、转位灵活、简单、定位可靠,刀具寿命增加,降低了刀具费用。(*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厲于铣刀,尤其是涉及电机转子通风槽加工所用的新型 可转位转子通风槽铣刀。技术背景由于目前国内电站成套设备制造行业的发展各不相同,随着经济髙速发展,用电量不断加大,使得电站建设日新月异,对电机行业提出缩 短生产周期、降低制造成本、提高加工精度的要求日益强烈。过去电机 行业多数使用的是国外进口铣刀,其价格昂贵,加工成本很高。因而电 机生产加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及加工精度已成为重中之重。其中电机 转子通风槽生产的一个关键是转子通风槽的加工以及提高其加工精度的问题越来越迫切。然而中国加入WTO以后,正在逐渐成为世界性的制造 基地。电站行业与国际接轨已成为现实,各大电机厂陆续承接了国内及 出口国外发电机组订单合同,批量大任务急。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发展, 对发电机组生产精度的要求越来越高和越来越急。但是以往加工发电机 转子通风槽的铣刀,无论是进口及国产化的铣刀长期存在,被加工件槽 底不平的缺陷。因此,提髙电站成套设备加工效率及精度水平已成为关 键的焦点问题,必须保证电站行业与国际接轨的技术水平提高档次,以 解决被加工件长期存在的槽底不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 新型可转位转子通风槽铣刀。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釆用的技术方案是硬质合金刀片 安装在刀片座的刀片槽内,硬质合金刀片、刀片座安装在刀体上的每个相应刀片座槽上,硬质合金刀片按铣刀直径,圆周排列组合搭接成被加 工工件通风槽形的轴截面型线。本技术优点是通过采用立装结构,硬质合金刀片为菱形,通过实体造型及角度的修正,克服了被加工工件槽底不平的缺陷,使得铣刀有效切削齿增加, 被加工表面粗糙度达到用户要求,缩短了转子通风的加工周期,为我国 电站成套设备加工提供了性能优良的刀具。提高了加工效率,刀片更换 方便、转位灵活、简单、定位可靠,刀具寿命增加,降低了刀具费用。 附田说明图i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被加工工件槽形做的新型可转位转子通风槽铣刀的平面 示意图;图3是新型可转位转子通风槽铣刀刀片及刀片座、刀体搭接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由附图说明图1一图3可知,本技术是硬质合金刀片4、 5安装在刀片座3的刀片槽内,硬质合金刀片4、 5、刀片座3安装在刀体2上的每个相应刀片座槽上,硬质合金刀片4、 5按铣刀直径,圆周排列组合搭接成被加工工件通风槽形1的轴截面型线。铣刀的有效组齿数按15〈N〈20个,硬质合金刀片4、 6组合搭接成径向前角4° 〈 ot 〈18° ,硬质合金刀片4、 6组合搭接成轴向前角按2° 〈P 〈10° 。附图2所示铣刀为立装结构,刀片为菱形磨制成型角度,其轴向前 角及側隙角增大,使得其切削轻快。有效齿数多,采用硬质合金刀片组 合排列,经实体造型确认刀片在铣刀的圆周上形成前角、后角无干涉, 刀体有足够强度、排屑流畅,切削力的平衡,降低加工系统振动,被加工 表面粗糙度达到用户要求。每两个或两个以上刀片为一组有效齿,每组有效齿两个刀片或两个 以上刀片组合排列,每个刀片由螺钉固定在刀片座上,刀片座安装在刀 体上,靠切削力夹紧刀片,切削力越大刀片紧靠定面上。每个刀片分别 匹配在刀片座上刀片槽上,刀片座安装在刀体的相应位置上。刀片搭接 成要求的转子通凤槽型位置确定。其设计经过实体模拟仿真、反复计算、 测量修正分析实体造型。铣刀有效齿刀片数量15〈N〈36,铣刀径向前角按4。 〈ot 〈 18。,铣刀轴向前角按2。 〈p 〈 10°设计,保证了铣刀加 工转子的精度要求。排屑顺畅,并保证了铣刀有足够的强度。 实施例1、本技术实例1选取的有效的数量为N-18。铣刀在设计中,根据 各确定刀具的径向前角ct-5。、轴向前角3-2°本技术铣刀的平面示意图(附图3)。为本技术的铣刀刀体。 铣刀在刀体的外表面上加工有6组有效刀片槽,铣刀的有效齿数量少, 其刀片的数量相应减少,因此,排屑槽空间相应加大,有利于排屑槽空 间的增加,可以根据被加工的材料的选用。由附图3刀片通过紧固螺钉 固定,切削力加夹紧。且为立装结构,解决了被加工工件槽形空间几何 尺寸小的问题。本技术铣刀的刀体,此刀体在圆周铣有相应的刀片槽N-18有效 齿,在保证铣刀强度的情况下,使得排屑空间相应增大,每个刀片装配 在各个相应的位置上,刀片用螺钉固定,切削力夹紧,用刀片厚度方向 为前刀面。釆用硬质合金磨制成型角度刀片,经实体造型确认刀片在铣 刀的圃周上形成前角、后角无干涉,再根据其铣刀的几何角度的匹配, 进行铣刀角度的修正,使得被加工件长期存在的槽底不平的问题得以解 决,刀体有足够强度、排屑流畅,解决了被加工工件槽平整问题,使得 电站成套设备加工效率及精度水平提高了档次。同时克服了以往转子通 风槽铣刀的弊病,节省了刀具费用。选取的模块的数量为N-18,可以根 据具体被加工工件的材料的选用或调整。本技术铣刀在铣削过程中,由于有效齿较立铣刀的齿数多得多, 有利于切削力的平衡,见少了震动,对加工件的精度和机床的精度都很 有利。然而有效齿较多,可以大大的降低加工系统振动的振幅,使铣削 过程变得平稳,以减小铣削过程中的铣刀及机床的系统振动问题。从而 可以获得满意的加工精度,并且延长了铣刀的寿命,保护贵重的机床及 刀具有良好的精度进行切削加工,此为本技术铣刀的重要特点之处。 实施例2:本技术采用有效齿的数量为N=27。铣刀在设计中,为使切削轻 快并具有足够的强度,确定刀具的径向前角oc-ll。、轴向前角P-6。本技术铣刀的立体及平面示意图(附图1及附图3)。本实用新 型的铣刀刀体。铣刀在刀体的外圆表面上加工有9组刀片槽,铣刀的有 效齿较实施例1数量多,其刀片的数量相应增多,因此,排屑槽空间相 应减少,排屑槽空间小,可以根据被加工的材料的选用。由图1及图3 所示铣刀靠切削力夹紧,刀片更换方便、转位灵活、定位可靠。经实体 造型有效齿数量为N-27排屑槽空间较N-18要小。见图2是本技术铣刀的刀体及刀片连接的装配实体图,即同 一组有效齿装有两个刀片,每个刀片由螺钉固定在刀体上,靠切削力夹 紧刀片,切削力越大刀片紧靠定面上。每个刀片分别匹配在每个的相应 位置上,搭接成要求的转子通风槽的型线。其设计经过实体模拟仿真、 反复计算、为使切削轻快并具有足够的强度,确定刀具的径向前角oc-ll ° 、轴向前角P-6。根据实测前述铣刀角度的匹配,进行修正分析的实体造型。铣刀设 计成上述不同角度、有效齿数量,并且每组刀片的位置相当。铣刀在铣 削过程中,由于切削力减小,使得切削平稳,其加工系统的振动减小, 对加工件工件的精度和机床的精度都很有利。铣刀为立装结构,利用刀 片厚度方向为前刀面,解决了被加工工件槽形空间几何尺寸小的问题。 设计方法新颖独特,并充分利用了小空间缺憾。 一组有效齿按其空间大 小确定刀片的个数,在保证铣刀强度及排屑顺畅的前提下,有效齿应尽 可能多,以提高了加工效率可以大大的降低地加工系统振动的振幅,使 铣削过程变得平稳,以减小铣削过程中的铣刀及机床的系统振动问题。 从而可以获得满意的加工精度,并且延长了铣刀的寿命,保护贵重的机 床及刀具有良好的精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可转位转子通风槽铣刀,包括刀体(2)、刀片座(3)、硬质合金刀片(4)、(5)其特征在于:硬质合金刀片(4)、(5)安装在刀片座(3)的刀片槽内,硬质合金刀片(4)、(5)、刀片座(3)安装在刀体(2)上的每个相应刀片座槽上,硬质合金刀片(4)、(5)按铣刀直径,圆周排列组合搭接成被加工工件通风槽形(1)的轴截面型线。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慧敏王安洲徐兆其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第一工具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3[中国|哈尔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