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反应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21719 阅读:1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15 18: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反应釜,属于化工设备领域。反应釜内设有搅拌装置,搅拌装置由传动轴、主搅拌叶、副搅拌叶和螺杆搅拌叶构成。副搅拌叶、主搅拌叶和螺杆搅拌叶由上到下依次固定于传动轴上。主搅拌叶和副搅拌叶呈交叉反向状设置,搅拌装置通过传动轴与搅拌电机连接。主搅拌叶由三片耐磨锚式叶片构成,叶片呈弧形,且均与反应釜底部接触。螺杆搅拌叶设置在出料口内,其螺杆搅拌叶上端比出料口上端高,螺杆搅拌叶下端与出料口下端底部平齐。本新型反应釜可使物料混合更加充分,有利于控制物料流出速度,彻底解决底部残留物料的问题,提升物料利用率。(*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反应釜,属于化工设备装置领域。
技术介绍
反应釜在化工领域中有着广泛用途。为方便出料,现有的反应釜出料口一般设置在釜体底部,当反应完成以后,打开出料口以利用重力出料。但是在开启出料口时,物料流·出速度无法控制,若物料为粘性较大的物质,则流出速度较慢,需要长时间等待才能完全排空;而粘性较小或无粘性的物料则流出速度过快,在排出时还会对下方接料装置产生一定的冲击力。若物料本身为有毒或腐蚀性物质,则有可能溅出接料装置,产生安全事故,同时粘性较大的物质还可能残留在釜体底部无法排出。而由于反应釜自身结构的原因,也导致釜体底部出料口上端与出料口下端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隙,在搅拌中必然会有部分物料沉积在此区域,未能参与反应而导致反应不均匀。另外目前的反应釜一般都是单个搅拌器搅拌,在搅拌过程中很难使物料充分混合,造成反应不完全,既浪费物料又影响成品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目前反应釜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不仅能使物料充分混合,而且能方便的控制出料速度和解决反应釜底部存在的残留物料问题的反应釜。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反应釜,包括中空的反应釜体、搅拌装置、加热装置、支撑装置,所述的支撑装置包括中空的支架和支撑座,所述的反应釜体设置于支架内,所述的支撑座设置于支架底部并支撑反应釜体,所述的加热装置设置于支架和反应釜体之间,所述的反应釜体的顶部设有通过螺丝固定于反应釜体上的釜盖,所述的釜盖上设有进料口,反应釜体及支架的底部设有连通的出料口,所述的搅拌装置包括搅拌电机、传动轴、副搅拌叶、主搅拌叶和螺杆搅拌叶,所述的搅拌电机通过机架固定于反应釜体顶部的釜盖外,搅拌电机通过联轴器连接设置于反应釜体内的传动轴,所述的副搅拌叶、主搅拌叶和螺杆搅拌叶由上到下依次固定于传动轴上。所述的一种反应釜,所述的副搅拌叶为推进式搅拌叶。所述的一种反应釜,所述的主搅拌叶为锚式搅拌叶,主搅拌叶的叶片外缘弧线的弧度与反应釜体的底部弧线弧度相同且叶片接触反应釜体的底部。所述的一种反应釜,所述的主搅拌叶的叶片数量为三片。所述的一种反应釜,所述的螺杆搅拌叶设置于出料口内,螺杆搅拌叶的上端高于出料口的上端,螺杆搅拌叶下端与出料口下端底部平齐。所述的一种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搅拌叶和副搅拌叶的叶片弯曲方向相反。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在于,进料时,搅拌电机正转,流入到出料口内的物料随螺杆搅拌叶旋转被上升并重新带到反应釜体底部,解决了出料口内的部分物料难以参与反应的问题,有利于物料的充分混合。反应釜体内腔搅拌由单一搅拌装置改为多搅拌装置,且主搅拌叶与副搅拌叶交叉反向设置,物料形成相向流动,再配合螺杆搅拌叶,大大提高了搅拌效率,使釜体内的物料充分混合,从而提高产品质量,避免了物料反应不充分的问题。出料时,搅拌电机反转,釜体及出料口内的物料随螺杆搅拌叶带出,出料速度由搅拌电机控制,避免了粘性物料出料太慢、流体物料出料过快的现象,提高了生产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同时由于本新型反应釜主搅拌叶与反应釜内腔底部接触,在出料时底部物料会随主搅拌叶带至出料口,物料再由螺杆搅拌叶带至出料口底端,彻底解决底部残留物料的问题,提升了物料利用率。该新型反应釜具有操作方便、搅拌效率高,物料充分利用、运行安全的特点。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反应釜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副搅拌叶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主搅拌叶的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螺杆搅拌叶的结构示意图;其中,I.反应釜体,2.搅拌电机,3.进料口,4.出料口,5.主搅拌叶,6.副搅拌叶,7.螺杆搅拌叶,8.传动轴,9.机架,10.热电偶,11.支撑座,12.釜盖,13.螺栓,14.联轴器,15.支架。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本技术包括中空的反应釜体I、搅拌装置、加热装置、支撑装置,支撑装置包括中空的支架15和支撑座11,反应釜体I设置于支架15内,支撑座11设置于支架15底部并支撑反应釜体I,加热装置设置于支架15和反应釜体I之间,反应釜体I的顶部设有通过螺丝固定于反应釜体I上的釜盖12,釜盖12上设有进料口 3,反应釜体I及支架15的底部设有连通的出料口 4,搅拌装置包括搅拌电机2、传动轴8、副搅拌叶6、主搅拌叶5和螺杆搅拌叶7,搅拌电机2通过机架9固定于反应釜体顶部的釜盖12外,搅拌电机2通过联轴器14连接设置于反应釜体I内的传动轴8,副搅拌叶6、主搅拌叶5和螺杆搅拌叶7由上到下依次固定于传动轴8上。主搅拌叶5和副搅拌叶6的叶片弯曲方向相反。参见图2、图3、图4,副搅拌叶6为推进式搅拌叶,主搅拌叶5为锚式搅拌叶,主搅拌叶5的叶片外缘弧线的弧度与反应釜体I的底部弧线弧度相同且叶片接触反应釜体I的底部,主搅拌叶5的叶片数量为三片,螺杆搅拌叶7设置于出料口 4内,螺杆搅拌叶7的上端高于出料口 4的上端,螺杆搅拌叶7下端与出料口 4下端底部平齐。本技术的具体工作方式如下物料从进料口 3进入反应釜体1,加热装置采用热电偶10,在物料进入后对反应釜体I加热,达到设定温度后启动搅拌电机2,此时搅拌电机2正转,搅拌电机2上连接有传动轴8,副搅拌叶6、主搅拌叶5和螺杆搅拌叶7由上到下依次固定于传动轴8上。主搅拌叶5和副搅拌叶6呈交叉反向状设置,使物料形成相向流动,大大提高了搅拌效率,出料口 4内的物料随螺杆搅拌叶7带到反应釜体I底部,解决了出料口 4内物料难以参与反应的问题,使釜体内的物料充分混合。当反应结束后,搅拌电机2以设定的速度反转,打开出料口 4,此时主搅拌叶5反向运动,釜内物料随主搅拌叶向出料口 4流动。反应釜主搅拌叶5与反应釜内腔底部接触,底部物料随主搅拌叶5带至出料口 4上端,物料再由螺杆搅拌叶7带至出料口 4底端,彻底解决底部残留物料的问题,提升了物 料整体利用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反应釜,包括中空的反应釜体、搅拌装置、加热装置、支撑装置,所述的支撑装置包括中空的支架和支撑座,所述的反应釜体设置于支架内,所述的支撑座设置于支架底部并支撑反应釜体,所述的加热装置设置于支架和反应釜体之间,所述的反应釜体的顶部设有通过螺丝固定于反应釜体上的釜盖,所述的釜盖上设有进料口,反应釜体及支架的底部设有连通的出料口,所述的搅拌装置包括搅拌电机、传动轴、副搅拌叶、主搅拌叶和螺杆搅拌叶,所述的搅拌电机通过机架固定于反应釜体顶部的釜盖外,搅拌电机通过联轴器连接设置于反应釜体内的传动轴,所述的副搅拌叶、主搅拌叶和螺杆搅拌叶由上到下依次固定于传动轴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反应釜,包括中空的反应釜体、搅拌装置、加热装置、支撑装置,所述的支撑装置包括中空的支架和支撑座,所述的反应釜体设置于支架内,所述的支撑座设置于支架底部并支撑反应釜体,所述的加热装置设置于支架和反应釜体之间,所述的反应釜体的顶部设有通过螺丝固定于反应釜体上的釜盖,所述的釜盖上设有进料口,反应釜体及支架的底部设有连通的出料口,所述的搅拌装置包括搅拌电机、传动轴、副搅拌叶、主搅拌叶和螺杆搅拌叶,所述的搅拌电机通过机架固定于反应釜体顶部的釜盖外,搅拌电机通过联轴器连接设置于反应釜体内的传动轴,所述的副搅拌叶、主搅拌叶和螺杆搅拌叶由上到下依次固定于传动轴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炜匡加才彭顺文唐维徐华邓应军
申请(专利权)人:长沙理工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