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椅安全带卷收器及具备其的座椅安全带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415777 阅读:1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15 01:44
在紧急时刻使卷轴(9)的右侧端的棘爪(12)的外齿(12b)与框架(8)的内齿(8c)卡合,通过座椅安全带(4)的载荷使卷轴(9)的左侧端与卷轴推压部(8h)抵接。通过座椅安全带(4)的载荷使卷轴(9)的左侧端进一步向座椅安全带载荷方向(γ)移动,由此,卷轴推压部(8h)推压卷轴(9)的左侧端而使外齿(9c)与框架(8)的内齿(8e)抵接,且使外齿(9c)较深地进入到相邻的内齿(8e)之间。由此,通过卷轴(9)的简单的动作使卷轴(9)的各外齿(9c)与框架(8)的各内齿(8e)有效地卡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在车辆碰撞时等车辆上被施加了规定值以上的大减速度的紧急时刻锁定卷绕座椅安全带的卷轴的旋转并阻止座椅安全带的拉出的座椅安全带卷收器及具备其的座椅安全带装置

技术介绍
以往,装备于汽车等车辆的座椅安全带装置在车辆碰撞时等紧急时刻,通过由座椅安全带限制乘员来阻止乘员从座椅上飞出。在这样的座椅安全带装置中,具备卷绕座椅安全带的座椅安全带卷收器。在该座椅安全带卷收器中,座椅安全带在非佩戴时卷绕于卷轴,在佩戴时被拉出并佩戴在乘员上。而且,在上述那样的紧急时刻,通过座椅安全带卷收 器的锁定机构进行工作而锁定卷轴向座椅安全带拉出方向的旋转,从而阻止座椅安全带的拉出。由此,在紧急时刻通过座椅安全带来限制乘员。作为一个像以往那样的座椅安全带卷收器的锁定机构,公知有如下的框架锁定型的锁定机构(例如,参照专利文献I):在卷轴的凸缘上设置多个外齿,并且,在支撑卷轴的框架上设置数量少于上述的外齿的多个内齿,在对车辆施加规定值以上的大的减速度时,通过使卷轴整体以相对于通常使用时的卷轴的旋转轴位置产生偏心的支点为中心进行转动而使其外齿与框架的内齿卡合,来锁定卷轴的旋转。该专利文献I中所记载的框架锁定型的锁定机构中,由于内齿形成于框架而不需要具有这样的内齿的特別部件,因此能够比较轻量地形成。因此,根据该锁定机构,能够充分对应于车辆的轻量化。但是,在这种框架锁定型的锁定机构中,在卷轴的外齿与框架的内齿卡合时,有时会产生卷轴的外齿的齿尖和框架的内齿的齿尖相接触而使外齿和内齿的卡合关系处于不匹配的状态。在这样的不匹配的状态下,当外齿与内齿卡合时,由于施加于卷轴的由乘员的慣性引起的座椅安全带的载荷大,因此多个内齿与对应的多个外齿不匹配,卷轴向座椅安全带的载荷方向急剧移动。因此,由于卷轴的外齿与框架的最后一个内齿的哨合相位产生不匹配而对内齿施加很大的载荷,因此需要将框架的刚性设定得较高,从而制造成本提高。因此,提出了如下的座椅安全带卷收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在外齿的齿尖设置平坦部,即使外齿和内齿的卡合关系处于不匹配的状态,一旦外齿的平坦部与内齿的齿尖抵接之后,通过卷轴整体的支点为中心的转动使多个内齿和对应于这些内齿的外齿的卡合关系处于匹配状态,可更切实地卡合多个内齿和对应于这些内齿的外齿。根据该专利文献2中所记载的座椅安全带卷收器,由于抑制了卷轴的外齿仅与框架的一个内齿卡合,因此能够减小施加于内齿的载荷。专利文献I :美国专利第4,796,918号说明书专利文献2 日本专利第2950980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但是,在专利文献2中所记载的座椅安全带卷收器中,在多个内齿和对应于这些内齿的外齿卡合开始时,通过乘员的惯性力从座椅安全带对卷轴施加大的载荷。但是,在专利文献2中所记载的座椅安全带卷收器中,可认为虽然能够使多个内齿和对应于这些内齿的外齿的卡合关系处于匹配状态,但在内齿和外齿卡合开始时,通过施加于卷轴的来自座椅安全带的大的载荷,有可能导致外齿越过内齿(爬齿)。因此,有时可能产生内齿和外齿没有充分卡合而在上述的紧急时刻难以有效地阻止座椅安全带的拉出的情况。因此,为了使多个内齿和对应于这些内齿的外齿的卡合关系处于匹配状态,还有改进的余地。本专利技术鉴于这样的情况而作出,其目的在于,能够提供一种能够更有效地使多个内齿和对应于这些内齿的外齿卡合的座椅安全带卷收器及具备其的座椅安全带装置。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座椅安全带卷收器的特征在于,具备卷轴,卷绕座椅安全带;框架,具有第一侧壁及第二侧壁,并且,能够旋转地支撑上述卷轴;第一卡合部,设置于上述卷轴的一侧端,并且,具有在紧急时刻与设置于上述第一侧壁的规定 数量的第一内齿卡合的规定数量的第一外齿,在上述第一外齿与上述第一内齿卡合时,锁定上述卷轴向座椅安全带拉出方向的旋转;第二卡合部,设置于上述卷轴的一侧端,并且,具有在紧急时刻与设置于上述第二侧壁的规定数量的第二内齿卡合的规定数量的第二外齿,在上述第二外齿与上述第二内齿卡合时,锁定上述卷轴向座椅安全带拉出方向的旋转;及卷轴推压部,在上述第一外齿与上述第一内齿卡合时,当通过上述座椅安全带的载荷使上述卷轴的上述另一侧端向座椅安全带载荷方向移动时,向上述第二卡合部的上述第二外齿与上述第二内齿卡合的方向推压上述卷轴的上述另一侧端。而且,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座椅安全带卷收器的特征在于,上述第一卡合部为能够转动地设置于上述卷轴的一侧端的棘爪。而且,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座椅安全带卷收器的特征在于,上述第二内齿配设成,位于从上述卷轴拉出的上述座椅安全带的延伸设置方向侧并且相对于上述卷轴的旋转轴而位于与从上述卷轴拉出的上述座椅安全带相反的一侧。而且,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座椅安全带卷收器的特征在于,上述卷轴推压部和上述第二内齿构成为,在通过上述座椅安全带的载荷使上述卷轴的上述另一侧端向座椅安全带载荷方向移动时,向上述卷轴的上述另一侧端施加由肘杆效果产生的力。而且,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座椅安全带装置至少具备座椅安全带卷收器,卷绕座椅安全带;锁舌,滑动自如地支撑于从上述座椅安全带卷收器拉出的上述座椅安全带上;及带扣,以能够卡合或脱离上述锁舌的方式与上述锁舌卡合;通过上述座椅安全带来限制乘员,上述座椅安全带装置的特征在于,上述座椅安全带卷收器为上述本专利技术的座椅安全带卷收器中的任意一个。专利技术效果根据这样构成的本专利技术的座椅安全带卷收器,在紧急时刻使设置于卷轴的一侧端的第一卡合部与框架的第一侧壁的第一内齿卡合,并且,通过座椅安全带的载荷使卷轴的另一侧端向座椅安全带载荷方向移动并与卷轴推压部抵接。而且,通过座椅安全带的载荷使卷轴的另一侧端进一步向座椅安全带载荷方向移动,由此,卷轴推压部推压卷轴的另一侧端而使第二外齿与框架的第二内齿抵接,并且使第二外齿较深地进入到相邻的第二内齿之间。因此,能够使与框架的各第二内齿相对的卷轴的各第二外齿分别与各第二内齿更有效地卡合。此时,由于通过卷轴推压部仅推压卷轴的另一侧端并使之移动,因此能够通过卷轴的简单的动作使卷轴的各第二外齿分别与框架的各第二内齿更有效地卡合。而且,通过肘杆效果,能够牢固地卡合第二外齿和第二内齿。由此,能够使卷轴的第二外齿和框架的第二内齿更有效地卡合。另一方面,根据具备本专利技术的座椅安全带卷收器的座椅安全带装置,由于能够通过卷轴的简单的动作使卷轴的另一侧端的第二外齿与框架的第二内齿更有效地卡合,因此能够在上述的紧急时刻通过座椅安全带更有效地限制乘员。附图说明图I是示意性地表示具备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座椅安全带卷收器的实施方式的一个 示例的图。图2是概略性地表示该示例的座椅安全带卷收器的立体图。图3 (A)是表示在图I中从右方观察卷轴的右侧端及其周边的图,图3 (B)是表示在图I中从左方观察卷轴的左侧端及其周边的图。图4 (A)是表示该示例的卷轴推压部的局部放大图,图4 (B)是表示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座椅安全带卷收器的实施方式的其它示例中的卷轴推压部的与图4 (A)相同的局部放大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使用附图对用于实施本专利技术的方式进行说明。图I是示意性地表示具备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座椅安全带卷收器的实施方式的一个示例的图,图2是概略性地表示该示例的座椅安全带卷收器的立体图。如图I所示,该示例的座椅安全带装置I基本上与以往公知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吉冈宏一长田健司濑崎崇
申请(专利权)人:高田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