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家政专利>正文

双阀板密封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11454 阅读:1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14 01: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双阀板密封阀,它包括左、中、右阀体,左阀板、右阀板和阀板联动机构;所述左、右阀体分别与中阀体密封连接;在左阀板和右阀板与左、右阀体上的介质进出口之间设有密封圈;所述阀板联动机构分别与左阀板和右阀板铰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如下:(1)阀门结构简单、紧凑。(2)操作方便。(3)开关阀门时,毒气不再外泄,保证了工作人员的安全。(4)阀门关闭效果更好,万一一个阀板漏气,还有另一个阀板作保证。(5)可取代现有各种盲板阀、蝶阀、球阀、闸阀等。(6)由于阀板联动机构的顶压作用,使阀门越关越紧,密封效果越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双阀板密封阀,用于取代现有的盲板阀,也可以用于取代蝶阀、闸阀、球阀等。
技术介绍
盲板阀主要用于易燃、易爆介质的输送管道中,现有的盲板阀包括盲板旋转机构和盲板夹紧、松开机构等,上述两个机构相当复杂,并且体积庞大,另外,这种盲板阀还有如下缺点 (I)使用这种盲板阀,进口前端需配置一个与盲板阀同样大小的蝶阀,在出口的后端还需配置一段伸缩管(波纹管),造价太高。(2)操作复杂,开关阀门时,必须首先关掉进气口前端的蝶阀,左、右两个阀体分开后,将盲板迴转到位,再用两个阀体夹紧盲板。(3)操作人员工作环境危险,操作时虽然先关闭进气口端的蝶阀,在右、左阀体分开时,管道中的毒气便散发在周围环境中,必须及时清除毒气,清除毒气还需要一定设备,还需要仪器检测毒气的残留。(4)污染环境,即便工作现场进行了毒气清除,但在大气中仍残留有一定的毒气。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密封效果好、结构简单、操作灵活的双阀板密封阀。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本专利技术包括左、中、右阀体,左阀板、右阀板和阀板联动机构;所述左、右阀体分别与中阀体密封连接;在左阀板和右阀板与左、右阀体上的介质进出口之间设有密封圈;所述阀板联动机构分别与左阀板和右阀板铰接。所述左阀板和右阀板为锥台式阀板或平板阀板。所述阀板联动机构由丝杠与所述丝杠螺纹连接的第一上、下连接架,第一导向杆、第一至第四连接板组成;所述丝杠的下端通过轴套与中阀体的下壁固定连接,其上端伸出中阀体的上壁,在中阀体的上壁与丝杠的接触部位的上部设有密封圈;所述丝杠的上、下部分的螺纹为正、反向螺纹; 所述第一上连接架与左阀板和右阀板的连接关系与第一下连接架与左阀板和右阀板的连接关系相同;所述第一下连接架与左阀板和右阀板的连接关系如下 所述第四连接板分别与第一下连接架左端的支耳和位于左阀板侧壁上的第四支耳铰接,所述第三连接板分别与第一下连接架右端的支耳和位于右阀板侧壁上的第三支耳铰接; 所述第一导向杆与丝杠平行,并且穿过第一上、下连接架,其上端镶嵌在中阀体的上壁中,其下端位于中阀体的下壁的孔中;所述中阀体的上、下端分别与上、下盖密封连接,所述丝杠伸出上压盖。所述阀板联动机构由丝杠、与丝杠螺纹连接的第二下连接架,第二上连接架,第二至第五导向杆、第五至第十二连接板组成;所述丝杠的下端通过轴套与中阀体的下壁固定连接,其上端伸出中阀体的上壁,在中阀体的上壁与丝杠的接触部位的上部设有密封圈;所述丝杠的上、下部分的螺纹为正、反向螺纹; 所述第二上连接架与左阀板和右阀板的连接关系与第二下连接架与左阀板和右阀板的连接关系相同;所述第二下连接架与左阀板和右阀板的连接关系如下 所述第九连接板和第十连接板分别与第二下连接架左端的两个支耳和相对应的位于左阀板侧壁上的两个支耳铰接,所述第十一连接板和第十二连接板分别与第二下连接架右端的两个支耳和相对应的位于右阀板侧壁上两个支耳通过销轴铰接; 所述第二至第五导向杆与丝杠平行,并且穿过第二上支架和第二下支架,它们的上端镶嵌在中阀体的上壁中,它们的下端位于中阀体下壁的孔中;所述中阀体的上、下端分别与上、下盖密封连接,所述丝杠伸出上压盖。在本专利技术中,驱动丝杠旋转的驱动装置为下列中的任一种手轮、电动装置、液压驱动装置、气动驱动装置。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I)用阀板联动机构取代了盲板旋转机构和盲板夹紧、松开机构,使阀门结构简单、紧凑。(2)阀门的开关只用一个步骤,操作方便。(3)开关阀门时,毒气不再外泄,保证了工作人员的安全,避免了环境污染。(4)阀门关闭效果更好。万一一个阀板漏气,还有另一个阀板作保证,不可能两个阀板同时漏气。(5)可取代现有各种形式的盲板阀、蝶阀、球阀、闸阀等。(6)由于阀板联动机构的顶压作用,使阀门越关越紧,密封效果越好。附图说明图I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I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I的A-A剖视图(示意图)。图3为图I的B-B剖视图。图4为装有手动驱动装置的实施例I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阀板为平板阀板的结构示意图(局部视图)。图6为实施例2的第二下连接架与左、右锥台式阀板的连接关系示意图。图7为图6的C-C剖视图。在图1-4中,I左锥台式阀板、2销轴、3第一支耳、4第一连接板、5上压盖、6丝杠、7密封阀、8第一导向杆、9中阀体、10右阀体、11第二连接板、12第二支耳、13右密封圈、14右锥台式阀板、15第三支耳、16第三连接板、17下压盖、18轴套、19第一下连接架、20第一上连接架、21第四连接板、22第四支耳、23左阀体、24左密封圈、25弹簧盖、26弹簧、27手轮、28支耳、29第九连接板、30第二导向杆、31第二下支架、32第二导向杆、33第i^一连接板、34支耳、35支耳、36第十连接板、37第四导向杆、38第五导向杆、39第十二连接板、40支耳、41平板阀板。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I (见图1-4) 实施例I的阀板为锥台式阀板。本实施例包括左阀体23、中阀体9、右阀体10、左阀板I、右阀板14和阀板联动机构;所述左阀体23、右阀体10分别与中阀体9密封连接;在左阀板I和右阀板14与左、右阀体上的介质进出口之间设有密封圈;所述阀板联动机构分别与左阀板和右阀板铰接。所述阀板联动机构由丝杠6与所述丝杠6螺纹连接的第一上连接架20、下连接架19,第一导向杆8、第一连接板4至第四连接板21组成;所述丝杠6的下端通过轴套18与中阀体9的下壁固定连接,其上端伸出中阀体9的上壁,在中阀体9的上壁与丝杠6的接触 部位的上部设有密封圈7 ;所述丝杠6的上、下部分的螺纹为正、反向螺纹; 所述第一上连接架20与左阀板和右阀板的连接关系与第一下连接架19与左阀板和右阀板的连接关系相同;所述第一下连接架19与左阀板和右阀板的连接关系如下 所述第四连接板21分别与第一下连接架19左端的支耳和位于左阀板侧壁上的第四支耳22铰接,所述第三连接板16分别与第一下连接架19右端的支耳和位于右阀板侧壁上的第三支耳15铰接; 所述第一导向杆8与丝杠6平行,并且穿过第一上连接架20、下连接架19,其上端镶嵌在中阀体9的上壁中,其下端位于中阀体9的下壁的孔中;所述中阀体9的上、下端分别与上盖5、下盖17密封连接,所述丝杠6伸出上压盖5。在本实施例中,驱动丝杠6旋转的驱动装置为下列中的任一种手轮27、电动装置、液压驱动装置、气动驱动装置。所述电动装置、液压驱动装置、气动驱动装置为阀门领域中常用的驱动装置。另外,在实施例I中,也可以用平板阀板取代锥台式阀板(参见图5)。实施例I的工作过程如下 顺时针旋转丝杠6时,第一上连接架20和第一下连接架19分别向上和向下运动,带动左锥台式阀板I和右锥台式阀板14打开阀门;逆时针旋转丝杠6时,将两个阀板关死,即关闭阀门。实施例2 (见图5、图6、图I、图4): 实施例2适用于直径较大的阀门,实施例2与实施例I不同的是左、右锥台式阀板联动机构,实施例2的左、右锥台式阀板联动机构由丝杠6、与丝杠6螺纹连接的第二下连接架31、第二上连接架、第二导向杆30至第五导向杆38、第五至第十二连接板组成;所述丝杠6的下端通过轴套18与中阀体9的下壁固定连接,其上端伸出中阀体9的上壁,在中阀体9的上壁与丝杠6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阀板密封阀,其特征在于包括左、中、右阀体(23、9、10),左阀板、右阀板和阀板联动机构;所述左、右阀体(23、10)分别与中阀体(9)密封连接;在左阀板和右阀板与左、右阀体上的介质进出口之间设有密封圈;所述阀板联动机构分别与左阀板和右阀板铰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家政张利张旗
申请(专利权)人:张家政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