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铜奥氏体抗菌不锈钢制品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410186 阅读:2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14 00: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含铜奥氏体抗菌不锈钢制品及其制备方法,其抗菌热处理工艺是在1100~1150℃的温度下保温10~60min,水冷至室温,使铜元素呈过饱和固溶态溶入奥氏体不锈钢基体中;然后,在600~850℃的温度下保温2~5小时,空冷至室温,使铜元素以抗菌粒子ε-Cu相均匀弥散析出,析出相的尺寸控制在100~200nm。具有满足抗菌功能的同时,保证不锈钢材料的力学性能、冷加工性能、抛光性能、耐蚀性能等不受影响,且具有抗菌持久,不怕磨损的的优点。可广泛应用于需要持久抗菌性能的医疗、卫生、食品加工、餐饮、公共设施等领域的不锈钢制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含铜奥氏体抗菌不锈钢制品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不锈钢具有优良的性能,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如餐具、毛巾架、洗手池、电梯、栏杆扶手、门把手、餐厅推车、食品台、货柜、医院的手术推车等。普通不锈钢不具有抗菌功能,有害细菌易在不锈钢制品上孳生,用于人类日常接触的不锈钢制品上,容易造成细菌的接触传播,给人体健康带来隐患。 1996年日本发生了全国范围的病源性大肠杆菌“O-157”感染事件,1997年英国爆发的“疯牛病”,2000年日本、蒙古等国爆发了“口蹄疫”,2003年中国爆发了“非典”,一系列触目惊心的细菌传染性事件引起了各国对抗菌不锈钢材料的研究热潮。1996年,日本率先开展了抗菌不锈钢的研究,并先后开发了含铜抗菌不锈钢和含银抗菌不锈钢两个系列。此后,我国各大科研院所,如中科院沈阳金属研究所、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太原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等也先后开展了相关的研究。在我国,已有大量有关抗菌不锈钢的专利获得授权。 含铜不锈钢0Cr18Ni9Cu3(日本牌号为SUSXM7)是一种通用不锈钢材料。该材料是在SUS304(0Cr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含铜奥氏体抗菌不锈钢制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制备方法包含0Cr18Ni9Cu3含铜不锈钢未成形制品的抗菌热处理工艺,步骤包括:0Cr18Ni9Cu3含铜不锈钢未成形制品在1100~1150℃的温度下保温10~60min,水冷至室温,使铜元素呈过饱和固溶态溶入奥氏体不锈钢基体中;然后,在600~850℃的温度下保温2~5小时,空冷至室温,使铜元素以抗菌粒子ε?Cu?相均匀弥散析出,析出相的尺寸控制在100~200n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铜奥氏体抗菌不锈钢制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制备方法包含0Cr18Ni9Cu3含铜不锈钢未成形制品的抗菌热处理工艺,步骤包括:0Cr18Ni9Cu3含铜不锈钢未成形制品在1100~1150℃的温度下保温10~60min,水冷至室温,使铜元素呈过饱和固溶态溶入奥氏体不锈钢基体中;然后,在600~850℃的温度下保温2~5小时,空冷至室温,使铜元素以抗菌粒子ε-Cu 相均匀弥散析出,析出相的尺寸控制在100~200nm。
2.一种采用权利要求1的抗菌热处理工艺制备的含铜奥氏体抗菌不锈钢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0Cr18Ni9Cu3含铜不锈钢未成形制品在抗菌热处理工艺之后,再进行落料、冲压、切边成形工艺制成含铜奥氏体抗菌不锈钢制品。
3.一种含铜奥氏体抗菌不锈钢制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制备方法包含0Cr18N...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艳梅揭晓华何维煜林利平
申请(专利权)人:揭阳市庆展不锈钢有限公司广东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