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铁基非晶带材的热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410187 阅读:4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14 00: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铁基非晶带材的热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经实验找出最佳退火温度值、最佳保温时间值和最佳纵磁磁场值;将炉内环境从室温开始匀速升温至一定值时施加所述最佳纵磁磁场,并在升温至预设温度时保温一段时间;然后进行第二次升温,升温至所述最佳退火温度时按照所述最佳保温时间值进行保温一段时间;以及保温时间结束后,对铁基非晶带材进行降温冷却,并在降至一定值时,停止施加所述最佳纵磁磁场。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工艺简单,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工艺方法热处理后的铁基非晶带材性能非常优越,得到的非晶铁芯的性能参数远远高于标准参数,可以大大提高使用此铁芯的产品的性能,降低了热处理的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金属材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铁基非晶带材的热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铁基非晶软磁材料具有优异的磁性能,可广泛应用于变压器铁芯、电机铁芯、饱和扼流圈以及磁头等领域。据统计,我国电网输配电线路损失每年约2400亿KWh,电机系统由于效率低所带来的电能损耗每年约2700亿KWh。而采用非晶带材作铁芯制造的变压器比硅钢变压器空载节能60%-80%,采用非晶带材作定(转)子铁芯的电机运行效率比普通电机可提高15%以上。铁基非晶软磁材料具有巨大的节能效果,而且制备过程污染低,被认为是高科技绿色节能材料。铁基非晶带材的热处理工艺参数确定对其磁性能的好坏起决定性的作用,(目前铁基非晶带材的标准性指标为:饱和磁密Bs≥1540mT,矫顽力Hc≤3.0A/m,激磁功率(1.35T/50Hz时)Ss≤0.4VA/kg,单位铁损(1.35T/50Hz时)Ps≤0.20W/kg)。没有经过热处理的铁基非晶带材,其磁性能指标是非常低的,比如退火前饱和磁感非常低,只有1000mT左右,退火前单位铁损非常大,是退火后的10倍,由此可见退火前后的性能指标相差是非常大的。即使超微晶磁芯经过退火处理,若采用的热处理工艺不当,其磁性能的优越性也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即铁基非晶带材不能在其最佳状态下使用,这必然影响所加工产品的性能,使产品的成本增加。现有的非晶带材的热处理工艺,多为传统的非晶带材的热处理工艺,采用横磁、纵磁复合磁场进行热处理,其处理过程较复杂。鉴于这种技术要求,迫切需要研究出一种工艺简单的热处理方法,以便提高非晶带材产品性能、降低产品的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工艺简单的铁基非晶带材的热处理方法。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铁基非晶带材的热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经实验找出最佳退火温度值、最佳保温时间值和最佳纵磁磁场值;将炉内环境从室温开始匀速升温至一定值时施加所述最佳纵磁磁场,并在升温至预设温度时保温一段时间;然后进行第二次升温,升温至所述最佳退火温度时按照所述最佳保温时间值进行保温一段时间;以及保温时间结束后,对铁基非晶带材进行降温冷却,并在降至一定值时,停止施加所述最佳纵磁磁场。优选地,所述得到最佳退火温度值、最佳保温时间值和最佳磁场值包括下述步骤:首先在退火保温时间、纵磁磁场一定的情况下,分别设置多种不同的退火温度进行试验,然后对试验结果进行比较,找出最佳的退火温度值;其次在最佳退火温度、纵磁磁场一定的情况下,分别设置多种不同的保温时间进行试验,然后对试验结果进行比较,找出最佳的保温时间值;然后在最佳保温时间、最佳退火温度一定的情况下,分别设置多种不同的纵磁磁场进行试验,然后对试验结果进行比较,找出最佳的纵磁磁场值;最后得出铁基非晶带材的热处理方法中的最佳退火温度值、最佳保温时间值和最佳磁场值。优选地,所述退火温度设置为320、330、340、350、360、370、380、390℃共八种情况进行试验;所述保温时间设置为15、30、60、120、180min共五种情况进行试验;所述纵磁磁场设置为400、800、1400、2200、3000A/m共五种情况进行试验。优选地,所述最佳退火温度值为380℃、最佳保温时间值为60min和最佳磁场值为1400A/m。优选地,所述将炉内环境从室温升至200℃时施加所述最佳纵磁磁场,并在升温至300℃时保温20min;所述进行第二次升温,升温至所述最佳退火温度380℃时按所述最佳保温时间进行保温60min;所述铁基非晶带材温度降至100℃时,停止施加所述纵磁磁场。优选地,所述铁基非晶带材在升温至300℃进行了20min中的保温,用于保证铁基非晶带材的内、外温度充分均衡,消除材料的内应力。优选地,所述铁基非晶带材降温速率为0.6-8K/min。优选地,所述铁基非晶带材热处理时采用纵磁磁场退火,并同时用氩气保护。优选地,所述铁基非晶带材中B的含量为3.0%。优选地,所述铁基非晶带材的最佳退火温度与其中的B的含量有关,当B的含量为3.0%时,其最佳热退火温度为380℃,当B的含量提高时,其最佳退火温度相应的提高;当B含量降低时,其最佳退火温度相应的降低。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工艺简单,通过本专利技术工艺方法热处理后的铁基非晶带材性能非常优越,得到的非晶铁芯的性能参数远远高于标准参数,可以大大提高使用此铁芯的产品的性能,降低了热处理的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铁基非晶带材的热处理方法流程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铁基非晶带材的热处理方法曲线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铁基非晶带材的热处理方法流程图。在步骤101,首先在退火保温时间t、纵磁磁场H一定的情况下,分别设置不同的退火温度,退火温度设定为320、330、340、350、360、370、380、390℃共八种情况进行试验,然后对不同的退火温度下的试验结果进行比较,找出最佳的退火温度T。在最佳退火温度T、纵磁磁场H一定的情况下,分别设置不同的保温时间,保温时间设定为15、30、60、120、180min共五种情况进行试验,然后对不同的保温时间下的试验结果进行比较,找出最佳的保温时间t。在最佳保温时间t、最佳退火温度T一定的情况下,分别设置不同的纵磁磁场,纵磁磁场大小设定为400、800、1400、2200、3000A/m共五种情况进行试验,然后对不同的纵磁磁场下的试验结果进行比较,找出最佳的纵磁磁场H。最后得出结论:铁基非晶带材的最佳热处理方法中的最佳退火温度为380℃,最佳保温时间为60min,最佳磁场大小为1400A/m。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铁基非晶带材中B的含量为3%。上述铁基非晶带材的最佳退火温度与其中B的含量有关,当B的含量为3.0%时,其最佳热退火温度为380℃;当B的含量提高时,其最佳退火温度相应的提高;当B含量降低时,其最佳退火温度相应的降低。在步骤102,将炉内环境从室温匀速升至200℃时施加所述最佳纵磁磁场1400A/m,并在升温至300℃时保温20min。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铁基非晶带材在升温至300℃进行了20min中的保温,用于保证铁基非晶带材的内、外温度充分均衡,消除材料的内应力。在步骤103,进行第二次升温,使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铁基非晶带材的热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经实验找出最佳退火温度值、最佳保温时间值和最佳纵磁磁场值;将炉内环境从室温开始匀速升温至一定值时施加所述最佳纵磁磁场,并在升温至预设温度时保温一段时间;然后进行第二次升温,升温至所述最佳退火温度时按照所述最佳保温时间值进行保温一段时间;以及保温时间结束后,对铁基非晶带材进行降温冷却,并在降至一定值时,停止施加所述最佳纵磁磁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铁基非晶带材的热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
经实验找出最佳退火温度值、最佳保温时间值和最佳纵磁磁场值;
将炉内环境从室温开始匀速升温至一定值时施加所述最佳纵磁磁场,
并在升温至预设温度时保温一段时间;
然后进行第二次升温,升温至所述最佳退火温度时按照所述最佳保温
时间值进行保温一段时间;以及
保温时间结束后,对铁基非晶带材进行降温冷却,并在降至一定值时,
停止施加所述最佳纵磁磁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基非晶带材的热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得到最佳退火温度值、最佳保温时间值和最佳磁场值包括下述步骤:
首先在退火保温时间、纵磁磁场一定的情况下,分别设置多种不同的退
火温度进行试验,然后对试验结果进行比较,找出最佳的退火温度值;
其次在最佳退火温度、纵磁磁场一定的情况下,分别设置多种不同的保
温时间进行试验,然后对试验结果进行比较,找出最佳的保温时间值;
然后在最佳保温时间、最佳退火温度一定的情况下,分别设置多种不同
的纵磁磁场进行试验,然后对试验结果进行比较,找出最佳的纵磁磁场值;
最后得出铁基非晶带材的热处理方法中的最佳退火温度值、最佳保温时
间值和最佳磁场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铁基非晶带材的热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退火温度设置为320、330、340、350、360、370、380、390℃共八
种情况进行试验;
所述保温时间设置为15、30、60、120、180min共五种情况进行试验;
所述纵磁磁场设置为400、800、1400、2200、30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晓雨宋安康任翠霞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云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