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循环脱气炉真空室冷却水漏水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410182 阅读:4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14 00: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真空循环脱气炉真空室冷却水漏水处理方法,少量漏水时停止吹氧,顶枪升至待机位,插入管吹气强度降至0.16-0.28Nm3/ht;关闭真空阀门,通气进行系统破真空,真空室内压力达到90kPa以上,将顶枪与摄像镜头移至真空室外,关闭入水阀门。大量漏水时停止吹氧并将顶枪升至待机位,关闭插入管提升气体及顶枪或摄像镜头入水阀门,将真空压力降至1kPa以下,利用真空泵排除水蒸气,待真空室内达到正常真空压力时,利用正常管道空气或氮气进行系统破真空,当真空室内压力达到90kPa以上后,将顶枪与摄像镜头移至真空室外。本发明专利技术可有效减轻漏水危害,降低爆炸风险,避免造成人身伤害和设备损毁等重大事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冶炼设备事故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钢水精炼真空循环脱气炉(简称RH)生产过程中真空室发生冷却水漏水事故的应急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RH法是一种重要的炉外精炼方法,具有处理周期短、生产能力大、精炼效果好、容易操作等一系列优点,因此在炼钢生产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到目前为止,RH已经由原来单一的脱气装置转变为包括真空脱碳、吹氧脱碳、喷粉脱硫、温度补偿、均匀温度和成分等多功能的炉外精炼装置。而且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精炼功能的扩展,在生产超低碳钢方面表现出了显著的优越性,是现代化钢厂重要的单种炉外处理装置。而且随着各种冶金功能的不断拓展和完善,需要进行冷却的部件越来越多,如水冷顶枪、摄像机等,尤其以水冷顶枪的冷却水量最大。充足的冷却水量保证了这些装置在真空室内高达800℃以上的温度下不发生变形和烧损。但如果这些装置在处理钢水过程中发生漏水,由于冷却水在接触高温钢水之后会迅速蒸发产生大量的高温蒸汽,若处理不当,极易发生爆炸事故。现有的RH设计通常是对氧枪的冷却水入水和出水的流量差进行实时采集判断,如果流量差过大,则判断为漏水,真空系统即自动破真空,氧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真空循环脱气炉真空室冷却水漏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漏水程度不同分别采取相应的处理方法:少量漏水的处理方法:少量漏水,即通过真空室内摄像镜头观察真空室内漏水不成流,只有小水滴滴落;摄像镜头无水汽凝结;真空压力回升量低于2kPa;其处理步骤为:(1)、立即停止吹氧,将顶枪升至待机位置,即真空室最高位置;(2)、将插入管提升气体吹气强度降至0.16?0.28Nm3/h·t;(3)、关闭真空系统与真空室系统之间的真空阀门,利用通入正常管道空气或氮气进行系统破真空,恢复真空系统和真空室系统的压力大气压,禁止使用氮气罐的气体进行通风破真空;(4)、当真空室内压力达到90?kPa以上后,将顶枪抬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真空循环脱气炉真空室冷却水漏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漏水程度不同分别采取相应的处理方法:
少量漏水的处理方法:
少量漏水,即通过真空室内摄像镜头观察真空室内漏水不成流,只有小水滴滴落;摄像镜头无水汽凝结;真空压力回升量低于2kPa;其处理步骤为:
(1)、立即停止吹氧,将顶枪升至待机位置,即真空室最高位置;
(2)、将插入管提升气体吹气强度降至0.16-0.28Nm3/h·t;
(3)、关闭真空系统与真空室系统之间的真空阀门,利用通入正常管道空气或氮气进行系统破真空,恢复真空系统和真空室系统的压力大气压,禁止使用氮气罐的气体进行通风破真空;
(4)、当真空室内压力达到90 kPa以上后,将顶枪抬到真空室外,真空室摄像镜头拆卸至真空室外,关闭顶枪或真空室摄像镜头冷却水入水阀门;
大量漏水的处理方法:
大量漏水,即通过真空室内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洋姚伟智孙群马勇吴春杰王晓峰张越臧绍双辛国强
申请(专利权)人: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