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转炉炼钢
,特别是提供了一种提高转炉脱磷阶段倒渣量的工艺。
技术介绍
在传统的双渣工艺操作中,由于不存在上炉留渣的问题,为了控制磷含量,脱磷炉渣的碱度控制在1.8-2.2之间,炉渣FeO含量为15%左右,脱磷结束温度控制在1450-1550℃。由于转炉终点倒渣,脱磷阶段倒渣量不足仅仅影响磷含量的控制。本专利技术的双渣冶炼工艺为“加入废钢、铁水→转炉吹炼脱磷→倒脱磷炉渣→转炉吹炼脱碳→转炉出钢且不倒渣”,由于较高碱度(碱度=3.5左右)的转炉终点炉渣并不倒出,供下个炉次脱磷时使用,脱磷渣流动性差,不容易倒出。生产中脱磷操作如果波动较大,就会造成脱磷炉渣流动性控制不稳,倒渣量波动大,对稳定生产极为不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转炉脱磷阶段倒渣量的工艺,控制脱磷炉渣物化性能控制要点和倒渣操作要点,以确保稳定、顺利的倒出脱磷炉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的转炉双渣冶炼工艺包括加入废钢、铁水→转炉吹炼脱磷→倒脱磷炉渣→转炉吹炼脱碳→转炉出钢且不倒渣。在转炉吹炼脱磷阶段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提高转炉脱磷阶段倒渣量的工艺,转炉双渣冶炼工艺包括加入废钢、铁水→转炉吹炼脱磷→倒脱磷炉渣→转炉吹炼脱碳→转炉出钢,其特征在于:转炉吹炼脱磷阶段控制吹氧、造渣工艺参数如下:(1)控制脱磷阶段的供氧量为冶炼炉次理论总供氧量的24%?28%,;先采用低枪位,控制吹氧量为15%?18%,再采用高枪位,控制吹氧量为8%?10%;供氧强度:2.8?3.5Nm3/min/吨钢;(2)根据脱磷阶段转炉入炉铁水中硅元素的质量分数控制石灰和轻烧白云石的加入量,转炉入炉铁水中[Si%]≤0.5时,石灰加入量为0?9.5kg/吨钢,轻烧白云石加入量为0?5.5?kg/吨钢;转炉入炉铁水中[S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转炉脱磷阶段倒渣量的工艺,转炉双渣冶炼工艺包括加入废钢、铁水→转炉吹炼脱磷→倒脱磷炉渣→转炉吹炼脱碳→转炉出钢,其特征在于:转炉吹炼脱磷阶段控制吹氧、造渣工艺参数如下:
(1)控制脱磷阶段的供氧量为冶炼炉次理论总供氧量的24%-28%,;先采用低枪位,控制吹氧量为15%-18%,再采用高枪位,控制吹氧量为8%-10%;供氧强度:2.8-3.5Nm3/min/吨钢;
(2)根据脱磷阶段转炉入炉铁水中硅元素的质量分数控制石灰和轻烧白云石的加入量,转炉入炉铁水中[Si%]≤0.5时,石灰加入量为0-9.5kg/吨钢,轻烧白云石加入量为0-5.5 kg/吨钢;转炉入炉铁水中[Si%]>0.5,石灰加入量为9-12kg/吨钢,轻烧白云石加入量为5-7.5 kg/吨钢;
(3)控制脱磷结束温度为1350-1420℃;控制脱磷炉渣碱度为1.2-1.6,控制炉渣MgO质量分数为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国森,李海波,王新华,吕迺冰,姜仁波,李飞,何肖飞,刘柏松,崔阳,张立国,南晓东,吕延春,王文军,
申请(专利权)人:首钢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