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常州大学专利>正文

聚2,6-二氨基吡啶及其合成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409305 阅读:2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14 00:18
聚2,6-二氨基吡啶及其合成方法,涉及到一种具有导电性能的聚合物技术领域,在由玻碳电极或铂片电极组成的电解池内,将含2,6-二氨基吡啶单体的碱性溶液进行电解,获得电解产物即聚2,6-二氨基吡啶poly(2,6-pyridinediamine),再用二次蒸馏水进行充分洗涤、干燥。产物在强酸性溶液和pH?1.0到5.0的氯化钠溶液中均能保持较高的电化学活性,且电化学活性随着溶液pH的升高而下降。聚合物在上述溶液的pH范围内具有很宽的应用电位范围(-0.2~0.8V)。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到一种具有导电性能的导电高聚物

技术介绍
自上世纪七十年代末聚乙炔发现了之后,导电高分子材料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特别是在电池电极,有机太阳能光伏和电致变色,发光二极管以及构建生物传感器等方面都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不同的应用目的需要不同性质的导电高聚物,因此在材料科学领域中合成新型导电高聚物具有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利用吡啶类化合物作为单体合成一种导电高聚物,其在较大的pH范围内仍然具有较高的电化学活性。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导电高聚物具有可逆的氧化与还原性,且聚合物的链是通过N-C键连接起来的,通过电子扫描显微镜可以看出聚合物的表面是呈网状的交织的穿插结构。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导电高聚物在pH<1.0的强酸性以及pH 1.0到5.0的溶液中均能保持较高的电化学活性,聚合物的电化学活性随着溶液pH 1.0到5.0升高而下降。本专利技术的另外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聚2,6-二氨基吡啶的合成方法,具体步骤如下:在三电极体系组成的电解池内,聚合温度保持在18℃~30℃范围内,常压下采用循环伏安法将2,6-二氨基吡啶在电解质中进行电解,在工作电极上得到电解产物,用二次蒸馏水进行充分洗涤电解产物,在60~80℃中真空干燥,即得到导电高聚物-聚2,6-二氨基吡啶poly(2,6-pyridinediamine)。上述的电解池是由一玻碳和一铂片以及一饱和甘汞电极组成,所述工作电极为玻碳。上述的电解池也可以由一铂片和一铂片以及一饱和甘汞电极组成,所述工作电极为铂片。电解池中的2,6-二氨基吡啶的浓度为0.01~0.04mol·dm-3,所述的电解质为氢氧化钠溶液或者pH大于7.0的磷酸盐溶液,电解质的浓度为0.05~0.2mol·dm-3作为优选,所述的电解液中的2,6-二氨基吡啶的浓度为0.02mol·dm-3,氢氧化钠的浓度为0.1mol·dm-3。本专利技术电解时,循环伏安的扫描电位控制在0.4~1.0V(相对于饱和甘汞电极),电位扫描速率为60~120mV·s-1。本专利技术聚2,6-二氨基吡啶在强酸性以及较大的pH范围的溶液中仍然具有较高的电化学活性;本专利技术方法操作简单,且可控制性强,非常方便于实际生产操作。生产的产品更适用于构建生物传感器,以及在电催化和蓄电池中的应用。聚2,6-二氨基吡啶作为构建生物传感器中的应用:根据此聚合物的电子扫描显微镜图(如图3)可以看出聚合物的表面呈交织的穿插结构,所以聚合物在氧化时可以使阴离子发生掺杂过程,还原时发生脱掺杂过程,根据这一性质可以在聚合物表面上固定酶。由于聚合物是直接聚合在电极表面上的,所以当聚合物表面固定酶以后可以直接作为工作电极,采用三电极体系同时插入到电解质溶液中,在恒电位条件下,当加入相应的被检测物质时,可以产生响应电流。响应电流大小和被检测物质的浓度相关,从而可以得到在一定围被检测物质的浓度和响应电流之间关系的线性方程。在实际样品检测时,根据加入实际样品时产生的响应电流大小从而可以算出其浓度。此方法简便,经济,且稳定性高。附图说明图1实施例1制备的聚合物红外光谱图;图2实施例2制备的聚2,6-二氨基吡啶在0.1M氯化钠溶液中的循环伏安图;图中的曲线1→5分别代表溶液的pH值,曲线6代表溶液pH值小于1,扫描速率为100mV·s-1;图3聚合物的电子扫描显微镜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1、原料准备:2,6-二氨基吡啶,氢氧化钠2、配制电解液:称取一定质量的2,6-二氨基吡啶和氢氧化钠配成一定浓度的溶液,2,6-二氨基吡啶的浓度为0.01mol·dm-3,氢氧化钠浓度为0.05mol·dm-3。3、电解池准备:电解池采用三电极体系,由一玻碳(工作电极)、一铂片以及饱和甘汞电极(SCE)参比电极组成。4、电解合成:将配制的溶液加入到电解池中,利用循环伏安法进行电解。扫描电位控制在0.4~1.0V(相对于饱和甘汞电极),电位扫描速率控制在60mV·s-1。5、洗涤:将电极表面析出的固体物取下,用二次蒸馏水进行充分洗涤电解产物,直至完全除去未反应完的2,6-二氨基吡啶以及防止聚合物的水解。6、干燥:将上述步骤5中得到的固体干燥物质在真空干燥箱中60℃下干燥,即得到导电高聚物—聚2,6-二氨基吡啶。为了证明单体确实发生了聚合,图1为干燥后的聚合物红外光谱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在3352cm-1处出现的峰为伯胺(-NH2)的氮氢键(N-H)的伸缩振动峰,在1616cm-1处出现的峰为吡啶环的骨架振动(νc=c)引起的。在1434cm-1处出现的峰是由碳碳键(C-C)和碳氮键(C-N)等振动的共同引起的。1167cm-1处出现的峰为碳氮键(C-N)的伸缩振动引起的。在619cm-1处出现微弱的峰为吡啶环上碳氢键(C-H)面外弯曲振动所引起的。由红外光谱的结果可以推断2,6-二氨基吡啶聚合机理如下:实施例21、原料准备:2,6-二氨基吡啶,磷酸盐2、配制电解液:称取一定质量的2,6-二氨基吡啶和磷酸盐配成一定浓度的溶液,磷酸盐pH大于7.0,2,6-二氨基吡啶的浓度为0.04mol·dm-3,磷酸盐溶液浓度为0.2mol·dm-3。3、电解池准备:电解池采用三电极体系,由两铂片和一饱和甘汞电极(SCE)参比电极组成4、电解合成:将配制的溶液加入到电解池中,利用循环伏安法进行电解。扫描电位控制在0.4~1.0V(相对于饱和甘汞电极),电位扫描的速率控制120mV·s-1。5、洗涤:将电极表面析出的固体物取下,用二次蒸馏水进行充分洗涤电解产物,直至完全除去未反应完的2,6-二氨基吡啶以及防止聚合物的水解。6、干燥:将上述步骤5中得到的固体干燥物质在真空干燥箱中80℃下干燥,即得到导电高聚物—聚2,6-二氨基吡啶。聚合物在电解质溶液中表征时,峰电流的大小代表聚合物电化学活性的高低。此处聚合时以玻碳电极为工作电极(直径为3mm),铂片为对电极,饱和甘汞电极为参比电极,控制聚合电位在0.4~1.0V,聚合十五圈,聚合时扫描速率为100mV·s-1。聚合物表征时扫描速率为100mV·s-1。影响聚2,6-二氨基吡啶电化学活性的因素有聚合时2,6-二氨基吡啶的浓度以及氢氧化钠的浓度。通过实验表明,当保持氢氧化钠浓度为0.1mol·dm-3,2,6-二氨基吡啶的浓度分别为0.01mol·dm-3,0.02mol·dm-3,0.04mol·dm-3时,聚合物在pH 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聚2,6?二氨基吡啶,其特征在于:聚2,6?二氨基吡啶在pH<1.0的强酸性溶液和pH?1.0到5.0的溶液中均能保持较高的电化学活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聚2,6-二氨基吡啶,其特征在于:聚2,6-二氨基吡啶在pH<1.0的强酸性
溶液和pH 1.0到5.0的溶液中均能保持较高的电化学活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导电高聚物聚2,6-二氨基吡啶,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聚2,6-二氨基吡啶电化学活性随着溶液pH的升高而下降。
3.一种合成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聚2,6-二氨基吡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三电极体系组成的电解池内,聚合温度保持在18℃~30℃,常压下,采用循环伏安
法将2,6-二氨基吡啶在电解质溶液中进行电解,在工作电极上即能得到电解产物,用二
次蒸馏水进行充分洗涤电解产物,在60-80℃下真空干燥,即能得到导电高聚物—聚2,6-
二氨基吡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聚2,6-二氨基吡啶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
解池中三电极体系是由一玻碳和一铂片以及一饱和甘汞电极组成,所述工作电极为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孔泳刘仲申屠超陶宇炜谢爱娟罗士平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