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航空发动机风扇机匣孔探仪座的修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407336 阅读:3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13 23: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航空发动机风扇机匣孔探仪座的修理方法,加工厚度δ=0.28±0.05mm的堵片,采用储能点焊方式将堵片焊接在孔探仪座内端面。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储能点焊的焊接方式,能够实现在发动机脱离飞机后,整机不拆卸的情况下,原地完成风扇机匣孔探仪座修理,从而保证成发动机前级机匣不漏气,使发动机正常工作,直接节约昂贵的修理费用,而且能使发动机修理周期由原来的3个月缩短为3天。此外储能点焊产生的热影响区小,不超过0.2mm,使得风扇机匣修理区域不变形,对机匣材料的组织性能影响小。且由于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的堵片比现有技术中采用氩弧焊修理方式中的堵片薄且轻,能够降低航空发动机重量,提高了发动机推重比,节约了飞机飞行时的燃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航空发动机维修领域,具体为一种航空发动机风扇机匣孔探仪座的修理方法
技术介绍
在航空发动机工作过程中,经常出现孔探仪座堵头磨损,导致航空发动机前级机匣气压泄露,进气流量减少,影响发动机正常工作。目前,修理航空发动机风扇机匣孔探仪座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将磨损掉的座体切割掉后,更换新件重新焊接,另一种是采用较厚的堵片通过氩弧焊的方式焊接在磨 损的孔探仪座的端面。这两中修理方法都要在将发动机从飞机上脱离后,整机返厂,拆卸修理,由于要把成千上万复杂的发动机零件经过拆卸后,再次组装,并且需要重新到试验台试车测量,所以修理周期长,加之来回运输,会造成很高的修理费用。此外采用氩弧焊的方式进行修复,由于氩弧焊温度高,热影响区面积大,需要采用氩气保护,多次在同一地方焊接会造成基体材料组织性能发生变化,对机匣零件使用寿命有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解决现有修理航空发动机风扇机匣孔探仪座的方法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I :加工厚度5 =0. 28±0. 05mm的堵片,并清洁堵片表面和孔探仪座待焊表面;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航空发动机风扇机匣孔探仪座的修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加工厚度δ=0.28±0.05mm的堵片,并清洁堵片表面和孔探仪座待焊表面;所述孔探仪座待焊表面为孔探仪座内端面;步骤2:采用储能点焊方式对步骤1处理后的堵片和孔探仪座进行试焊,并对试焊件进行撕裂实验,得到撕裂实验结果为撕裂破洞出现在堵片上时对应的试焊焊接参数;所述试焊焊接参数包括焊接能量、焊点数量和焊点直径;步骤3:采用储能点焊方式,按照步骤2得到的试焊焊接参数将堵片焊接在孔探仪座内端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彬李金声朱逸飞周南呼新岗张占英时孝雷贺振宇彭旭光张勇峰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航空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