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板栗酥及其制备方法。以重量百分比计,所述板栗酥由30-40%的板栗粉、15-25%的腌蛋、15-25%的面粉、5-10%的甜味剂、5-10%的膳食纤维、1-2%的海藻多糖、1-2%的油脂以及水组成,其制备过程包括熬制糖浆、蛋液打匀、制作面团、包馅和烘烤五个步骤。本发明专利技术板栗酥以果葡糖浆、甜菊糖、木糖醇等甜味剂代替传统糕点中使用的蔗糖,而且配料中掺加了膳食纤维和海藻多糖,在保持板栗营养成分的同时,具备低油脂、高纤维、高维生素、低能量的特点,尤其适合肥胖病人、糖尿病人、心血管病患者等特殊人群食用,且口感细腻润滑,味道酥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食品加工领域,具体地说,涉及。
技术介绍
板栗又叫栗子,富含糖类、蛋白质、脂肪、胡萝卜素和多种维生素以及钙、磷、铁、钾、镁、锰、锌、铜等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是一种营养丰富的保健品。中医学认为,栗子性味甘温,有养胃健脾、补肾壮腰、强筋活血、止血消肿等功效。栗子对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等具有较好的防治作用。老年人常食栗子,对抗老防衰、延年益寿大有好处。板栗的地理分布具有一定的区域性,收获的季节性强,由此造成了市场常年均衡供应的困难。此外,板栗所具有的化学成分是微生物发育的良好基质,鲜板栗中还富含较多的水分,故若在室温下放置时间稍长之后,其品质就会下降甚至彻底变质,保存比较困难。 此外,板栗在加工过程中由于存在酶促褐变和美拉德反应,成品色泽较深,影响了产品的品性,加上板栗经普通加工方法加工之后,难以形成诱人的栗香味,这些问题,使得板栗的深加工变得困难。因此,目前人们均在试图寻找一种既能保持板栗的原有风味、营养又均衡的板栗深加工食品。如陈文烜,郜海燕等人在中国专利技术专利CN03149216中公开了一种板栗食品,配方主要包括板栗细粉50 95份,膨化米粉45 O份,白糖3份,甜味剂O. 06份,卵磷脂O. 5份,以上物料混合均匀后,每100克混合物再加入营养强化剂200 400毫克。其加工工艺主要包括如下步骤来实现1.清洗完毕后浙去表面水分,然后进行高温焙烤;2.冷却后,脱去壳衣;3.对去壳衣板栗进行粗碎;4.运用真空干燥方式,对板栗进行烘干;5.烘干板栗粉进行精细粉碎;6.按配方将各类辅料和营养强化剂与板栗粉一起混合调配。邱招财在中国专利技术专利CN201110122346中公开了一种板栗饼及其制备方法。它由板栗粉80 120份,炒米粉300 400份,绿豆粉40 60份,花生80 120份,芝麻8 10份,糖80 120份,食盐I 3份配比而成,其制备方法是将板栗粉、米粉和绿豆粉按比例混合均匀,磨成细粉,然后配上食盐和糖等调味料,搅拌均匀,倒入模具,同时将奶粉、粉碎的花生和芝麻按比例混合,倒入模具,挤压成型,脱模后烘干,然后冷却,即可得到板栗饼。陈思在中国专利技术专利CN200510063561中公开了一种栗果制品及其制作方法,它包含的原料有板栗仁、白砂糖、蜜糖、香精和调味料,其重量百分含量分别为板栗仁73% -84. 5 %,白砂糖 15% -26.5%,蜜糖 O. 01% -O. 2 %,香精 O. 01 % -O. 05%,调味料O. 015% -O. 5%。制作方法为原料清洗-蒸制烘烤-去壳-修整-预煮-浙糖-挑拣-调味-包装-杀菌-储存。上述广品的缺点是仍属于闻糖、闻脂肪食品,易引起肥胖症,引发闻血脂,动脉硬化,糖尿病等疾病
技术实现思路
真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低糖、低脂肪且营养均衡的板栗酥,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板栗酥的制备方法。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之一是一种板栗酥,以重量百分比计,所述板栗酥由下述原料组成30-40%的板栗粉、15-25%的腌蛋、15-25%的面粉、5-10%的甜味剂、5-10%的膳食纤维、1-2%的海藻多糖以及1-2%的油脂,余量为水。优选地,所述腌蛋由鸭蛋或鸡蛋腌制而成。优选地,所述面粉为小麦粉、小米粉、莜麦粉中的一种或其任意比例的混合物。优选地,所述甜味剂为果葡糖浆、甜菊糖、木糖醇中的一种或其任意比例的混合物。 优选地,所述膳食纤维为葡聚糖、大豆纤维中的一种或其任意比例的混合物。优选地,所述油脂为花生油、猪板油、橄榄油、棕榈油中的一种或其任意比例的混合物。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之二是一种板栗酥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I)熬制糖浆取甜味剂、膳食纤维、海藻多糖,混合均匀后熬制成糖浆,待用;(2)蛋液打匀腌蛋去壳,将蛋液打匀,待用;(3)制作面团将面粉放入搅拌机中,倒入步骤(I)所得糖浆和步骤(2)所得蛋液,搅拌至七成面筋时,加入油脂,继续搅拌至展开;(4)包馅和烘烤取步骤(3)所得面团,做成面皮后包入板栗馅,成型后在其表面刷一层板栗糊,然后放入烤盘中,将烤箱的上火温度设定为200-230°C、下火温度设定为130-160°C,烤制20-40分钟,即得成品。优选地,步骤(4)所述板栗馅的原料配比为板栗粉水=10 1-5 I。优选地,步骤(4)所述板栗糊的原料配比为板栗粉水=2 : 1-1 : 2。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I)本专利技术板栗酥的原料中掺加了海藻多糖,海藻多糖是一类多组分的混合物,主要来自海带、鹿尾菜(羊栖菜)、巨藻、泡叶藻、墨角藻等海藻。科学研究表明海藻多糖能刺激各种免疫活性细胞(如巨噬细胞、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等)的分化、成熟和繁殖,使机体的免疫系统得到恢复和加强,因此海藻多糖能够增强机体的免疫力;海藻多糖钙配合物(CaSP)能选择性抑制病毒在宿主细胞中的复制和传播,因此海藻多糖具有抗病毒的作用;此外,海藻多糖还具有抑制肿瘤、抗氧化、抗菌消炎的作用。(2)本专利技术板栗酥的原料中掺加了膳食纤维,膳食纤维也是健康饮食不可缺少的营养成分之一,纤维在保持消化系统的健康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同时摄取足够的纤维也可以预防心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以及其它疾病;纤维可以清洁消化壁和增强消化功能,同时可稀释和加速食物中的致癌物质和有毒物质的移除,保护脆弱的消化道和预防结肠癌;膳食纤维还可以减缓消化速度和最快速排泄胆固醇,所以可让血液中的血糖和胆固醇控制在最理想的水平。(3)本专利技术以果葡糖浆、甜菊糖、木糖醇等甜味剂代替传统糕点中使用的蔗糖,使板栗酥低甜度化,更适合高血糖人群食用。(4)制备过程中在板栗酥的外层刷涂一层板栗糊,使板栗酥的口感更好。因此,本专利技术板栗酥在保持板栗原有的营养成分的同时,具有低油脂、高纤维、高维生素、低能量的特点,尤其适合肥胖病人、糖尿病人、心血管病患者等特殊人群食用,且口感细腻润滑,味道酥香。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I 以重量百分比计,本实施例所述板栗酥由下述原料组成40%的板栗粉、25%的腌鸭蛋、15%的小麦粉、5%的果葡糖浆、5 %的大豆纤维、I %的海藻多糖,I %的花生油以及8%的水。具体制备方法为(I)熬制糖浆按照上述配比取果葡糖浆、大豆纤维和海藻多糖,混合均匀后熬制成糖浆待用,熬制温度控制在120-130°C ;(2)蛋液打匀取腌鸭蛋,去壳,将蛋液打匀,待用;(3)制作面团将小麦粉放入搅拌机中,按照上述重量配比倒入步骤⑴所得糖浆和步骤(2)所得蛋液,搅拌至七成面筋时,按照上述重量配比加入花生油,继续搅拌至展开;(4)包馅和烘烤取步骤(3)所得面团,分块过称,30g—个,做成面皮后根据上述重量配比包入板栗馅,成型后在其表面刷一层板栗糊,然后放入烤盘中,将烤箱的上火温度设定为200°C、下火温度设定为160°C,烤制40分钟,即得成品;板栗馅的原料配比为板栗粉水=10 I ;板栗糊的原料配比为板栗粉水=I 2。实施例2以重量百分比计,本实施例所述板栗酥由下述原料组成30%的板栗粉、15%的腌鸡蛋、15 %的小麦粉、10 %的莜麦粉、10 %的甜菊糖、5 %的大豆纤维、2 %的海藻多糖,2 %的橄榄油以及11%的水。具体制备方法为(I)熬制糖浆按照上述配比取甜菊糖、大豆纤维和海藻多糖,混合均匀后熬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板栗酥,其特征在于,以重量百分比计,所述板栗酥由下述原料组成:30?40%的板栗粉、15?25%的腌蛋、15?25%的面粉、5?10%的甜味剂、5?10%的膳食纤维、1?2%的海藻多糖,1?2%的油脂,余量为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士进,
申请(专利权)人:石家庄市米莎贝尔饮食食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