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星原专利>正文

热回收焦炉两分分段加热奇数水平火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98133 阅读:2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08 12: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热回收焦炉两分分段加热奇数水平火道,属于炼焦炉技术领域,主要解决现有热回收焦炉火道烟气流程长、系统阻力大;燃烧用空气不可分段调节、定量供入,造成炉底温度场分布不均匀,煤饼加热不均匀,结焦时间长的问题。其特点是:主要由下降立火道、中心隔墙、边水平火道、中间水平火道、汇合水平火道、空气供入管、空气调节装置、烟气出口等组成;由中心隔墙分隔,把炉底水平火道两分为机侧、焦侧两部分;各水平火道平行并列相互连通,将烟气分别引导至机、焦侧的汇合水平火道;每支火道燃烧所需空气分段供入,且可单独调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烟气流经路程短,系统阻力小,炉底温度场均匀,缩短结焦时间等优点。(*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炼焦炉
,具体涉及热回收焦炉两分分段加热奇数水平火道
技术介绍
目前的热回收焦炉下部加热火道为四联火道,荒煤气从炭化室两边墙上一侧分别经下降通道进入底部四联火道,燃烧后的高温烟气再分别经另一侧上升火道至炉顶的总烟道送入余热锅炉。这种烟气流向的缺点是烟气首先自焦炉的中部流向外侧(机侧或者焦侧),然后沿焦炉长度方向流向另一侧(焦侧或者机侧)再流至焦炉中部,烟气流程长、系统阻力大、炉底温度场分布不均匀,煤饼加热不均匀,造成结焦时间长,生产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烟气流程长、系统阻力大、炉底温度场分布不均匀,煤饼加热不均匀,造成结焦时间长,生产效率低的问题,采用两分分段加热奇数水平火道。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采取的技术方案是热回收焦炉两分分段加热奇数水平火道,包括位于炭化室炉墙内的下降立火道、位于机焦侧的两分水平火道下方空气入口处的空气调节装置、烟气出口 ;还包括中心隔墙、边水平火道、中间水平火道、汇合水平火道、空气供入管和空气出口 ;所述下降立火道沿炭化室深度方向间隔分布,一端与炭化室连通,另一端与边水平火道的侧面连通;所述中心隔墙位于焦炉纵向中心线上,把水平火道两分为机侧水平火道和焦侧水平火道各自独立的两部分,每部分各有奇数支水平火道;所述边水平火道沿炭化室深度方向布置,位于炭化室下方;所述中间水平火道与边水平火道平行,位于边水平火道与汇合水平火道之间;所述汇合水平火道位于炭化室下方的炭化室中心线上;若干支水平火道位于汇合水平火道两边,组成炉底水平火道;各水平火道平行并列并相互联通,将烟气分别引导至机、焦侧的汇合水平火道;所述烟气出口设置在汇合水平火道机、焦侧端部。所述空气出口沿火道长度方向分段布置,每支火道下方埋设若干根平行于火道的空气供入管;所述空气供入管其一端向上通入火道底部,即为空气出口,另一端为空气入口,位于机、焦侧端部与空气调节装置连接,每根空气供入管能够单独调节空气供入量。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I、由于本技术采用中心隔墙将火道分为机、焦侧两部分,同时采用汇合水平火道将每侧的火道再次分为两部分,缩短了烟气流程;2、由于本技术采用火道分段供入空气,炉底温度场分布均匀。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火道位置示意3图2为本技术图I中A— A剖面图;图3为本技术火道B— B剖面图。图中1 一下降立火道;2—边水平火道;3—中间水平火道;4一空气出口 ;5—汇合水平火道;6—空气供入管;7—中心隔墙;8—烟气出口 ;9—机侧;10—焦侧;11一炭化室;12—空气调节装置。具体实施方式如图I和图2所示,热回收焦炉两分分段加热奇数水平火道(本具体实施例为两分分段加热五联水平火道),包括位于炭化室11两侧炉墙内的下降立火道I、中心隔墙7、位于机侧9及焦侧10水平火道下方空气入口处的空气调节装置12、烟气出口 8、边水平火道2、中间水平火道3、汇合水平火道5、空气供入管6和空气出口 4 ;所述下降立火道I沿炭化室11深度方向间隔布置,一端与炭化室连通,另一端与边水平火道2的侧面连通;所述边水平火道2沿炭化室深度方向布置,位于炭化室11的下方;所述中间水平火道3与边水平火道2平行,位于边水平火道与汇合水平火道之间;所述汇合水平火道5位于炭化室下方的炭化室中心线上,两边各有一支中间水平火道3,各水平火道平行并列并相互联通,将烟气分别引导至机、焦侧汇合水平火道;所述中心隔墙7位于焦炉纵向中心线上,把水平火道两分为机侧水平火道和焦侧水平火道各自独立的两部分,在机侧、焦侧各有两支边水平火道2和两支中间水平火道3,一支汇合水平火道5,即有五支水平火道,每侧中间为汇合水平火道;所述烟气出口 8设置在汇合水平火道5机、焦侧端部;如图3所示,所述空气出口 4沿火道长度方向分段布置,每支火道下方埋设三根平行于火道的空气供入管6 ;所述空气供入管其一端向上通入火道底部,即为空气出口 4,另一端为空气入口,位于机、焦侧端部与空气调节装置12连接。本技术可以根据炭化室11的宽度,中间水平火道3可以为零、一、二、三支等。工作原理炼焦过程中炭化室11内生成的荒煤气及在炉顶空间部分燃烧后的烟气混合气体自炭化室上部空间两边炉墙上的导焰口进入下降立火道1,然后经其下部烟气出口进入炉底两边水平火道2经过相互联通的水平火道,最后进入汇合水平火道5,在混合气体流动过程中,依次与水平火道内分段供入的空气混合扩散燃烧,充分燃烧后的烟气分别由机、焦侧烟气出口 8经烟道弯管进入机、焦侧分烟道,汇入总烟道送往余热锅炉;水平火道内分段供入的空气流量由机侧、焦侧两端设置的可单独调节供入空气量的空气调节装置12控制,以保证荒煤气适量部分燃烧,同时也可预防空气供给量过多,以满足水平火道内的加热温度及其均匀性。权利要求1.热回收焦炉两分分段加热奇数水平火道,包括位于炭化室(11)炉墙内的下降立火道(I)、位于机侧(9)及焦侧(10)水平火道下方空气入口处的空气调节装置(12)、烟气出口(8);其特征是还包括中心隔墙(7)、边水平火道(2)、中间水平火道(3)、汇合水平火道(5)、空气供入管(6)和空气出口(4);所述下降立火道沿炭化室深度方向间隔分布,一端与炭化室连通,另一端与边水平火道(2)的侧面连通;所述边水平火道(2)沿炭化室深度方向布置,位于炭化室的下方;所述中间水平火道(3)与边水平火道(2)平行,位于边水平火道与汇合水平火道(5)之间;所述汇合水平火道(5)位于炭化室下方的炭化室中心线上;若干支水平火道位于汇合水平火道两边,组成炉底水平火道;各水平火道平行并列并相互联通,将烟气分别引导至机、焦侧的汇合水平火道;所述烟气出口(8)设置在汇合水平火道机、焦侧端部。2.依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热回收焦炉两分分段加热奇数水平火道,其特征是所述中心隔墙位于焦炉纵向中心线上,把水平火道两分为机侧水平火道和焦侧水平火道各自独立的两部分,每部分各有奇数支水平火道。3.依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热回收焦炉两分分段加热奇数水平火道,其特征是所述空气出口(4)沿火道长度方向分段布置,每支火道下方埋设若干根平行于火道的空气供入管(6);所述空气供入管其一端向上通入火道底部,即为火道空气出口,另一端为空气入口,位于机、焦侧端部与空气调节装置(12)连接,每根空气供入管能够单独调节空气供入量。专利摘要本技术热回收焦炉两分分段加热奇数水平火道,属于炼焦炉
,主要解决现有热回收焦炉火道烟气流程长、系统阻力大;燃烧用空气不可分段调节、定量供入,造成炉底温度场分布不均匀,煤饼加热不均匀,结焦时间长的问题。其特点是主要由下降立火道、中心隔墙、边水平火道、中间水平火道、汇合水平火道、空气供入管、空气调节装置、烟气出口等组成;由中心隔墙分隔,把炉底水平火道两分为机侧、焦侧两部分;各水平火道平行并列相互连通,将烟气分别引导至机、焦侧的汇合水平火道;每支火道燃烧所需空气分段供入,且可单独调节。本技术具有烟气流经路程短,系统阻力小,炉底温度场均匀,缩短结焦时间等优点。文档编号C10B21/10GK202766472SQ201220427740公开日2013年3月6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2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热回收焦炉两分分段加热奇数水平火道,包括位于炭化室(11)炉墙内的下降立火道(1)、位于机侧(9)及焦侧(10)水平火道下方空气入口处的空气调节装置(12)、烟气出口(8);其特征是:还包括中心隔墙(7)、边水平火道(2)、中间水平火道(3)、汇合水平火道(5)、空气供入管(6)和空气出口(4);所述下降立火道沿炭化室深度方向间隔分布,一端与炭化室连通,另一端与边水平火道(2)的侧面连通;所述边水平火道(2)沿炭化室深度方向布置,位于炭化室的下方;所述中间水平火道(3)与边水平火道(2)平行,位于边水平火道与汇合水平火道(5)之间;所述汇合水平火道(5)位于炭化室下方的炭化室中心线上;若干支水平火道位于汇合水平火道两边,组成炉底水平火道;各水平火道平行并列并相互联通,将烟气分别引导至机、焦侧的汇合水平火道;所述烟气出口(8)设置在汇合水平火道机、焦侧端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星原
申请(专利权)人:张星原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