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具有无接触分离装置的卷取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397595 阅读:1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08 09: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无接触分离装置的卷取机,属于卷取机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超声波检测仪进行检测卷径,并发出信号,油缸带动转动轴旋转,使分离装置中的压臂抬起压下,光电编码器检测转动轴的控制旋转角度,也就是控制分离装置中压臂抬起压下的位置,使分离装置既能起分离作用又不接触带钢,从而保证带钢质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紧凑,具有很强的实用性。(*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新型具有无接触分离装置的卷取机,属于卷取机

技术介绍
卷取机在卷取带钢时,卷径不断变化,现有的卷取机具有分离装置,装置中的分离装置盘与带钢直接接触,影响带钢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新型具有无接触分离装置的卷取机,针对现有卷取机中分离装置存在的与带钢直接接触,影响带钢质量的不足,通过本技术实现压臂在抬起压下的过程中,分离盘与钢带不接触,有利于避免损伤钢带的质量。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新型具有无接触分离装置的卷取机,包括机座、压臂,分离盘和卷筒轴,其特征是,设置超声波检测仪,在机座上固定油缸,油缸的活塞杆端铰接压臂的尾部,压臂转动轴的一端固定光电编码器,超声波检测装置的信号控制油缸工作。本技术中的超声波检测仪进行检测卷径,并发出信号,油缸带动转动轴旋转,使分离装置中的压臂抬起压下,光电编码器检测转动轴的控制旋转角度,也就是控制分离装置中压臂抬起压下的位置,使分离装置既能起分离作用又不接触带钢,从而保证带钢质量,本技术结构简单紧凑,具有很强的实用性。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主视结构示意图;图中上部的虚线为压臂位置的变化。图2为本技术左视结构示意图;图中,I机座,2油缸,3压臂,4分离盘,5卷筒轴,6光电编码器,7转动轴。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技术,如图1、2所示,本技术包括机座I,油缸2,压臂3,分离盘4,卷筒轴5,光电编码器6,转动轴7和超声波检测仪,机座I上固定油缸2,油缸2的活塞杆端铰接压臂3的尾部,压臂转动轴7的一端固定光电编码器6,超声波检测装置的信号控制油缸2工作。卷取机在卷取带钢时,卷径不断变化,超声波检测装置进行检测卷径,并发出信号,油缸2带动压臂3旋转,使分离装置中的压臂3抬起压下,转动轴7头部的光电编码器6检测控制旋转角度,也就是控制分离装置抬起压下的位置,使分离装置既能起分离作用又不接触带钢,从而保证带钢质量。本技术中的超声波检测仪固定在机座芳。权利要求1.新型具有无接触分离装置的卷取机,包括机座、压臂,分离盘和卷筒轴,其特征是,设置超声波检测装置,在机座上固定油缸,油缸的活塞杆端铰接压臂的尾部,压臂转动轴的一端固定光电编码器,超声波检测装置的信号控制油缸工作。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具有无接触分离装置的卷取机,属于卷取机
,本技术中的超声波检测仪进行检测卷径,并发出信号,油缸带动转动轴旋转,使分离装置中的压臂抬起压下,光电编码器检测转动轴的控制旋转角度,也就是控制分离装置中压臂抬起压下的位置,使分离装置既能起分离作用又不接触带钢,从而保证带钢质量,本技术结构简单紧凑,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文档编号B65H18/26GK202765904SQ20122036003公开日2013年3月6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24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24日专利技术者杨建军, 张峰, 罗亚夫, 李超, 袁波, 居春红 申请人:江苏亚威机床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新型具有无接触分离装置的卷取机,包括机座、压臂,分离盘和卷筒轴,其特征是,设置超声波检测装置,在机座上固定油缸,油缸的活塞杆端铰接压臂的尾部,压臂转动轴的一端固定光电编码器,超声波检测装置的信号控制油缸工作。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建军张峰罗亚夫李超袁波居春红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亚威机床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