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 涉及一种自行车、助力车、电动车用随动闸。
技术介绍
中国技术专利(专利号200720035491. 9)公开了一种电动摩托车用随动闸,中国技术专利(专利号200910197511. 6)公开了一种动车随动闸。两个专利文件所公开的随动闸,其基本结构是相同的,都采用了现有随动闸普遍采用的基本结构。现有随动闸的基本结构由闸盒和闸盒内的蹄块组(又称主、副制动块,或上、下蹄块)构成,主副制动块通过连接轴与闸盒活动连接,闸盒在此处的随动孔为腰形孔,存在副制动块随动区间。制动杆连接连接轴,副制动块的另一端固定在连接轴上,连接轴端部设有偏心凸轮,偏心凸轮抵靠在主制动块的另一端部。转动制动杆,偏心凸轮依靠偏心作用主制动块产生制动力,随着偏心凸轮的继续转动,主制动块通过连接轴驱动副制动块随动,两个蹄块随之同时产生制动力。松开制动杆,偏心凸轮会回转复位,两个蹄块随之复位。但是,这种结构,其偏心凸轮与副制动块端部是同轴装配,没有受力,只与主制动块端部受力,加上偏心凸轮形状固有的原因,在车辆高速行驶过程中,进行紧急制动的情况下,制动过程结束后,偏心凸轮与主制动块端部会出现卡死现象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随动闸,包括闸盒、主制动块、副制动块、曲拐、偏心凸轮轴;闸盒上设有偏心凸轮轴安装孔和连接轴随动孔;主制动块和副制动块的一端通过连接轴铰接在一起,连接轴安装在连接轴随动孔内;偏心凸轮轴安装在偏心凸轮轴安装孔内,偏心轮轴闸盒外的一端安装曲拐;其特征是:偏心轮轴闸盒内一端端部为偏心体,所述偏心体为扁状柱体,其两个窄侧面为圆弧面;偏心体的纵向中心线偏离偏心轮轴轴线并相互平行,保持设定的间距;主制动块和副制动块的另一端端部间设拉簧,将主制动块和副制动块的端部分别抵靠在偏心体的宽侧面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浙勇,凡爱华,
申请(专利权)人:唐泽交通器材泰州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