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苏文盛专利>正文

自行车用的碟式刹车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50868 阅读:2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25 12:27
一种自行车用的碟式刹车器,在一主体及转接器的左、右两边各组装有一调整螺栓、两半球面垫片及一承座,主体左、右两端向外延伸突露的翼片分别设有一贯穿孔,使其在左、右两端贯穿孔的上、下则分别穿置一半球面垫片;在转接器的端面为上制有一贯穿螺孔的平整面;而调整螺栓设有螺纹段及凹弧球面;而每一半球面垫片一边为平整面、另一边则为球弧凸面,并在中心位置为贯穿孔;而与主体结合的转接器端面则设有一贯穿螺孔及一承座,而承座为中空孔,上面为凹弧球面,底面为平整面;完成组装后并安置在车体,刹车碟盘的局部位在刹车器内的两刹车片之间的间距位置中,如此在以圆弧球面移动做组装角度的变化调整,达到在简易操作下的快速、方便目的。(*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自行车用的碟式刹车器,提供将整个刹车器在完成组装并安置在车体后,得以藉由其内的调整螺栓的凹弧球面与刹车器主体中翼片上的半球面垫片的球弧凸面做接触,而承座的凹弧球面则与刹车器主体中翼片与转接器之间的另一半球面垫片的球弧凸面做接触,即可在以圆弧球面移动下来做组装角度的变化调整下,达到在简易操作下的具快速、方便目的。技术背景·按,目前有关自行车的刹车器构造中使本体A与连接臂E位置的调整者(如图1),即在本体A两边各有一翼片Al,并在翼片Al上、下两平整面Al I上设有一贯穿孔A12,在翼片Al上方组装一呈圆环状的凹球垫片B,而凹球垫片B的正面为圆弧状的凹槽BI、与固定元件C中的球形凸部Cl相接触着,在凹球垫片B的底面则为平整面B2、与翼片Al上方的平整面All接触着;在翼片Al下方组装一呈矩状的调整片D,该调整片D的正面系为平整面D1、与翼Al片下方的平整面All接触,而调整片D的底面则呈弧凹面D2、连接臂E上方的弧凸面El在经固定元件C穿入经凹球垫片B、翼片Al的穿孔A12、调整片D的透孔D3后至连接臂E的螺孔E2螺合时,使调整片D底面的弧凹面D2与连接臂E上方的弧凸面El相接触;当在做校正调整时,得操作本体A暨其上、下所呈平面接触的凹球垫片B、调整片D移动完成。然而在操作过程当中乃发现由于调整片D与连接臂E所接触的弧凹面D2与弧凸面El却仅系特定角度移动而已,亦即整个活动角度已经受到限制缘故,因此其效果相对地就不如预期了。因此,申请人遂针对以上问题而开发出本技术案,并提出本专利的申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行车用的碟式刹车器,其结构简单,装卸便利,能简易、快速、方便地做自由度的移动调整操作以调整至最正确的组装角度位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自行车用的碟式刹车器,在一主体及转接器的左、右两边各组装有一调整螺栓、两半球面垫片及一承座串组结合,其特征在于在刹车器的主体左、右两端所向外延伸突露的翼片分别设有一贯穿孔,在该左、右两端贯穿孔的上、下则分别穿置半球面垫片;在转接器的端面为平整面,并在平整面上制有一贯穿螺孔;调整螺栓设有螺纹段及凹弧球面;每一半球面垫片的一边为平整面、另一边为球弧凸面,并在中心位置为贯穿孔;而与主体结合的转接器端面还设有一承座,该承座有中空孔,上面为凹弧球面,底面为平整面,两调整螺栓的螺纹段穿过球弧凸面朝上的半球面垫片的贯穿孔、翼片的贯穿孔、球弧凸面朝下的半球面垫片的贯穿孔后再穿经凹弧球面朝上的承座的中空孔至转接器的平整面而螺入贯穿螺孔中以使调整螺栓的凹弧球面与位在翼片上的半球面垫片的球弧凸面接触,且承座的凹弧球面与位在翼片下的半球面垫片的球弧凸面接触,而承座的平整面则与转接器的平整面做接触以形成承座受半球面垫片和转接器包夹接触的形态。其中,在转接器与半球面垫片的球弧凸面接触的位置上制成凹弧球面以直接与半球面垫片接触。通过上述结构,本技术藉由调整螺栓、两半球面垫片及承座所形成圆弧球面移动下以做组装角度的变化调整,达到在简易操作下的具快速、方便目的。附图说明图I :为昔式者的图示。图2 :本技术的立体图(一)。图2A :本技术的垫片的放大示意图。 图2B :本技术的承座的放大示意图。图3 :本技术的立体图(二)。图4 :本技术安装位置的示意图。图5和图5A :本技术的实施例图。图6和图6A :本技术另一形态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首先,敬请配合参阅如图2、图3所示的详细说明本技术的一种自行车用的碟式刹车器,是由一主体I及转接器2的左、右两边各组装有一调整螺栓3、两半球面垫片4(参见图2A)及一承座5(参见图2B)所串组结合而成,其中在主体I左、右两端所向外延伸突露的翼片11分别设有一贯穿孔12,以为在该左、右两端的贯穿孔12上、下则分别穿置一半球面垫片4 ;在转接器2的端面为平整面21,并在平整面21上制有一贯穿螺孔22 ;而调整螺栓3设有向螺纹段31方向延伸的凹弧球面32,以为与翼片11所置有的半球面垫片4的球弧凸面43做接触;而半球面垫片4 一边为平整面42、另一边则为球弧凸面43,并在中心位置为贯穿孔41 ;而承座5为中空孔51,上面为凹弧球面52,底面为平整面53。使两调整螺栓3的螺纹段31得以穿过球弧凸面43朝上的半球面垫片4的贯穿孔41、翼片11的贯穿孔12、球弧凸面43朝下的半球面垫片4的贯穿孔41后、再穿经凹弧球面52朝上的承座5的中空孔51至转接器2的平整面21而螺入贯穿螺孔22中,以为调整螺栓3的凹弧球面32与位在翼片11的上的半球面垫片4的球弧凸面43做接触,而承座5坐落在转接器2的平整面21上而位在翼片11与转接器2之间、其凹弧球面52则与另一半球面垫片4的球弧凸面43做接触(如图3)。之后再将整组予以安装在车体的同时(如图4),得使刹车碟盘6的局部乃位在刹车器内主体I的两刹车片7之间的间距位置中;由于在安装时并无法一次地就可以很精准到达正确角度的位置缘故,因此遂利用调整螺栓3的凹弧球面32与半球面垫片4的球弧凸面43,承座5的凹弧球面52与另一半球面垫片4的球弧凸面43做接触下,即可很轻易且快速、方便地做自由度的移动调整操作(如图5和图5A),以为调整至最正确的组装角度位置。当然,另可在转接器2所与半球面垫片4的球弧凸面43接触的位置上直接制成凹弧球面23,如此即可减化承座5的组装,而将半球面垫片4置于此凹弧球面23中,以为如同前上般的组装、操作(如图6和图6A)。综上所陈,本技术确实具有以上所述的功效发挥,当符合新型专利第的成立要件,恳请钧局明鉴,惠予授准·合法的专利权成立,至感德便。权利要求1.一种自行车用的碟式刹车器,在一主体及转接器的左、右两边各组装有一调整螺栓、两半球面垫片及一承座串组结合,其特征在于 在刹车器的主体左、右两端所向外延伸突露的翼片分别设有一贯穿孔,在该左、右两端贯穿孔的上、下则分别穿置半球面垫片;在转接器的端面为平整面,并在平整面上制有一贯穿螺孔;调整螺栓设有螺纹段及凹弧球面;每一半球面垫片的一边为平整面、另一边为球弧凸面,并在中心位置为贯穿孔;而与主体结合的转接器端面还设有一承座,该承座有中空孔,上面为凹弧球面,底面为平整面,两调整螺栓的螺纹段穿过球弧凸面朝上的半球面垫片的贯穿孔、翼片的贯穿孔、球弧凸面朝下的半球面垫片的贯穿孔后再穿经凹弧球面朝上的承座的中空孔至转接器的平整面而螺入贯穿螺孔中,以使调整螺栓的凹弧球面与位在翼片上的半球面垫片的球弧凸面接触,且承座的凹弧球面与位在翼片下的半球面垫片的球弧凸面接触,而承座的平整面则与转接器的平整面做接触以形成承座受半球面垫片和转接器包夹接触的形态。2.如权利要求I所述自行车用的碟式刹车器,其特征在于,在转接器与半球面垫片的球弧凸面接触的位置上制成凹弧球面以直接与半球面垫片接触。专利摘要一种自行车用的碟式刹车器,在一主体及转接器的左、右两边各组装有一调整螺栓、两半球面垫片及一承座,主体左、右两端向外延伸突露的翼片分别设有一贯穿孔,使其在左、右两端贯穿孔的上、下则分别穿置一半球面垫片;在转接器的端面为上制有一贯穿螺孔的平整面;而调整螺栓设有螺纹段及凹弧球面;而每一半球面垫片一边为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行车用的碟式刹车器,在一主体及转接器的左、右两边各组装有一调整螺栓、两半球面垫片及一承座串组结合,其特征在于:在刹车器的主体左、右两端所向外延伸突露的翼片分别设有一贯穿孔,在该左、右两端贯穿孔的上、下则分别穿置半球面垫片;在转接器的端面为平整面,并在平整面上制有一贯穿螺孔;调整螺栓设有螺纹段及凹弧球面;每一半球面垫片的一边为平整面、另一边为球弧凸面,并在中心位置为贯穿孔;而与主体结合的转接器端面还设有一承座,该承座有中空孔,上面为凹弧球面,底面为平整面,两调整螺栓的螺纹段穿过球弧凸面朝上的半球面垫片的贯穿孔、翼片的贯穿孔、球弧凸面朝下的半球面垫片的贯穿孔后再穿经凹弧球面朝上的承座的中空孔至转接器的平整面而螺入贯穿螺孔中,以使调整螺栓的凹弧球面与位在翼片上的半球面垫片的球弧凸面接触,且承座的凹弧球面与位在翼片下的半球面垫片的球弧凸面接触,而承座的平整面则与转接器的平整面做接触以形成承座受半球面垫片和转接器包夹接触的形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文盛
申请(专利权)人:苏文盛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