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机械式的自行车碟刹。它包含它包含有本体,本体上延伸形成的固定臂,可相对本体枢转的活动臂,本体上供刹车盘容置的开口,与开口垂直的容置通孔,开口两侧通孔内分别设置的刹车摩擦片,活动臂此端通孔内容置的推顶机构,该推顶机构是由顶杆、顶杆盖、活动法兰、钢球、扭簧、卡簧所组成,活动法兰与顶杆外形呈“⊥”状,顶杆轴向设通孔,活动法兰套装于顶杆内、顶杆盖套装在顶杆上,顶杆与顶杆盖间设置钢球,顶杆与顶杆盖设置钢球的面相应位置均开有螺旋式渐变深度的凹形滑道,顶杆盖与本体过盈配合,扭簧套于顶杆外二头分别连住本体和活动臂,活动法兰上设有卡销孔,卡簧为“U”形,其穿过卡销孔两端弹压卡在顶杆通孔内壁上,具有加工容易,结构简单,使用可靠,效果好的特点。(*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动车、自行车的零部件,具体地说是ー种机械式的自行车、电动车用碟刹。
技术介绍
刹车是自行车和电动自行车必不可少的部件之一。过去常用的刹车是用刹车拉线,将刹车摩擦块压向轮圈的抽拉夹持结构,当自行车的钢圈因钢丝调整不均衡吋,两外侧面在滚动时会左右摆动,而造成摩擦块与轮圈的贴合断断续续,即产生打滑,使制动效果下降。目前此类形式的刹车正逐渐被ー种更可靠的碟刹所替代,它的结构形式是主要包含有一固定在车轮上的刹车盘和固定连接在车架上的碟刹本体,在碟刹本体内设置有一可容置刹车盘的开ロ,该开ロ的两侧通孔内分别容置设有刹车摩擦片,其中ー侧的刹车摩擦片还连接有一个容置在刹车本体通孔中的刹车摩擦片推顶机构,该推顶机构连接着一相对于本 体可以抠转的活动臂,当活动臂被拉线拉动抠转时,推顶机构会将摩擦片推顶向刹车盘,以达到减速的目的。但现有的这种碟刹,均存在推顶机构结构复杂,装配难度大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推顶机构结构简单,装配容易的自行车碟刹。实现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的具体结构是这样的它包含有有本体,本体上延伸形成的固定臂,可相对本体枢转的活动臂,本体上供刹车盘容置的开ロ,与开ロ垂直的容置通孔,开ロ两侧通孔内分别设置的刹车摩擦片,活动臂此端通孔内容置的推顶机构,该推顶机构是由顶杆、顶杆盖、活动法兰、钢球、扭簧、卡簧所组成,活动法兰与顶杆外形呈“丄”状,顶杆轴向设通孔,活动法兰套装于顶杆内、顶杆盖套装在顶杆上,顶杆与顶杆盖间设置钢球,顶杆与顶杆盖设置钢球的面相应位置均开有螺旋式渐变深度的凹形滑道,顶杆盖与本体过盈配合,扭簧套于顶杆外ニ头分别连住本体和活动臂,活动法兰上设有卡销孔,卡簧为“U”形,其穿过卡销孔两端弹压卡在顶杆通孔内壁上;而刹车摩擦片与刹车盘贴合的此面可以设有耐磨层,另一面可以设置有磁性块;其扭簧外侧还可以套装有防尘罩;还有在顶杆轴向通孔内活动法兰顶端处还可以设有活动法兰调节螺钉。本技术的自行车碟刹,把推顶机构的部件进行了简化和改变,使各部件间的连接更加准确,安装エ艺简単,装配更为有序,且不容易损坏,具有加工容易,结构简単,使用可靠,效果好的特点。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实施例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实施例的顶杆主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实施例的顶杆俯视图图4是本技术的实施例的顶杆压盖主视图图5是本技术的实施例的顶杆压盖俯视图图6是本技术的实施例的顶杆压盖仰视图图7是本技术的实施例的活动法兰主视图图8是本技术的实施例的扭簧主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ー步的说明,下述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但对本技术并没有限制。实施例一如图I至8中所示,本技术的自行车碟刹是由碟刹本体1,可相对本体枢转 的活动臂2,本体I上供刹车盘容置的开ロ,与开ロ垂直的容置通孔,开ロ两侧分别设置的刹车摩擦片3,刹车摩擦片3是类似于乒乓球拍状的,凸出的部位即为手柄部分,本体通孔内容置的顶压机构4是由顶杆4 I、顶杆盖4 2、活动法兰4 3、钢球4 4、扭簧4 5、卡簧4 6构成的,活动法兰4 3与顶杆4 I外形呈“丄”状,顶杆4 I轴向设通孔,活动法兰4 3套装于顶杆4 I内、顶杆盖4 2套装在顶杆4 I上,顶杆4 I与顶杆盖4 2间设置钢球4 4,顶杆4 I与顶杆盖4 2设置钢球4 4的面相应位置均开有螺旋式渐变深度的凹形滑道,顶杆盖4 2与本体I过盈配合,扭簧4 5套于顶杆4 I外ニ头分别连住本体I和活动臂2,活动法兰4 3上设有卡销孔4 6,卡簧4 6为“U”形,其穿过卡销孔两端弹压卡在顶杆4 I通孔内壁上,顶杆4 I轴向通孔内活动法兰4 3顶端处还设有活动法兰调节螺钉2 2,而刹车摩擦片3与刹车盘6贴合的此面可以设有耐磨层3 2,另一面可以设置有磁性块3 I,磁性块3 I设置在刹车摩擦片3与活动法兰4 3之间,在扭簧4 5外侧还可以套装有防尘罩5,活动臂2通过拉线杆固定螺钉与顶杆连接一起,小钳体此侧的磁性块3I设置在刹车摩擦片3与小钳体调节螺丝Ial之间。从图3和图5中可以看出顶杆4 I和顶杆盖4 2相对应的面上均开设有三个螺旋式渐升的长凹形坑为钢球4 4的滑道,钢球4 4位于长凹形坑的低点处时,顶杆4 I和顶杆盖4 2相对应的面贴合或接近贴合,钢球4 4位于长凹形坑的由低向高点处时,顶杆4I和顶杆盖4 2相对应的面分开的距离也逐渐増大。安装时,是将刹车盘6固定在轮上,刹车本体I连在车架上,调整好刹车盘与刹车摩擦片3的平行度,连接上刹车拉线即可。使用吋,握紧刹车把,刹车拉线拉动活动臂2转动,从面带动顶杆4 I旋转,顶杆4 I旋转致使钢球4 4位处从低点滑向高点,则顶杆4 I沿轴向移动,从而带动活动法兰4 3将刹车摩擦片3推抵向刹车盘6。松开刹车把,扭簧4 5带动顶杆4 I回复位,钢球4 4也位处长凹形坑的最低位处,顶杆4 I轴向回移复位也带动活动法兰4 3回复位,从而也带动刹车摩擦片3离开刹车盘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行车、电动车用碟刹,它包含有本体,本体上延伸形成的固定臂,可相对本体枢转的活动臂,本体上供刹车盘容置的开口,与开口垂直的容置通孔,开口两侧通孔内分别设置的刹车摩擦片,活动臂此端通孔内容置的推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推顶机构是由顶杆、顶杆盖、活动法兰、钢球、扭簧、卡簧所组成,活动法兰与顶杆外形呈“⊥”状,顶杆轴向设通孔,活动法兰套装于顶杆内、顶杆盖套装在顶杆上,顶杆与顶杆盖间设置钢球,顶杆与顶杆盖设置钢球的面相应位置均开有螺旋式渐变深度的凹形滑道,顶杆盖与本体过盈配合,扭簧套于顶杆外二头分别连住本体和活动臂,活动法兰上设有卡销孔,卡簧为“U”形,其穿过卡销孔两端弹压卡在顶杆通孔内壁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行车、电动车用碟刹,它包含有本体,本体上延伸形成的固定臂,可相对本体枢转的活动臂,本体上供刹车盘容置的开口,与开口垂直的容置通孔,开口两侧通孔内分别设置的刹车摩擦片,活动臂此端通孔内容置的推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推顶机构是由顶杆、顶杆盖、活动法兰、钢球、扭簧、卡簧所组成,活动法兰与顶杆外形呈“丄”状,顶杆轴向设通孔,活动法兰套装于顶杆内、顶杆盖套装在顶杆上,顶杆与顶杆盖间设置钢球,顶杆与顶杆盖设置钢球的面相应位置均开有螺旋式渐变深度的凹形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锦标,
申请(专利权)人:陈锦标,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