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的车刀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一车刀架本体,其前缘的一侧部位设置有两高低不一的第一、第二平台,该第一平台低于第二平台,使其另一侧可形成一护靠,并于其上设置有一定位螺孔,而第二平台上则设有一固定螺孔,且其一侧壁面顶端具有一斜面导角; 一垫片,其上设置有一轴孔;将垫片结合于本体的第一平台上,使其上轴孔与第一平台上的定位螺孔相对应; 一三轴孔螺栓,其底部设置有螺纹,并于接近顶端处环设有一凸缘,该凸缘的顶面延伸有一定位轴;将三轴孔螺栓的底部贯穿垫片轴孔并与本体第一平台的定位螺孔相锁固,致使垫片定位; 一车刀片,其上设置有一定位孔;将车刀片的定位孔套置于三轴孔螺栓的定位轴上,使得车刀片定位; 一斜面压片,其上设置有一孔洞,并于前侧部位延伸有一定位片,而后侧部位则为斜面状;将斜面压板结合于第二平台上,使其上的孔洞与第二平台的固定螺孔相对应,而斜面压板后侧的斜面并会受第二平台壁面的斜面导引而前移,使其前侧壁面紧密抵持于车刀片的壁面,而其顶面的定位片则会贴抵于车刀片的顶面; 一固定螺丝,该固定螺丝是贯穿斜面压片孔洞并与第二平台上的固定螺孔相锁固,致使斜面压片定位。(*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车刀架结构,特别是涉及一种车刀片于切削时不会随意晃动,使其具有重度切削精密度的车刀架结构。
技术介绍
通常,传统用的车刀架结构如图1及图2所示,其是在车刀架本体1的前缘设置有一刀片定位孔11及一定位螺孔12;该刀片定位孔11上依序结合有一垫片21、螺栓22及车刀片23;而定位螺孔12上则依序接合有一C型环24、夹角型压片25及定位螺丝26,该夹角型压片25是将车刀片23夹持;并于车刀架本体1前缘形成有一T型护靠13,该护靠13是与夹角型压片25相贴合,以承受夹角型压片25产生的后移力量;上述的车刀架结构虽可进行切削物的切削,但其在实施上仍具有以下缺失1、该车刀片23仅受夹角型压片25的夹持,使其容易因工作时所产生的晃动,而发生受力不均的情形,进而影响其切削的精密度及稳定度,且车刀片23于切削过程中不断的晃动,使其亦容易造成崩角及毁损,且该定位螺丝26因须定位校正故留有空隙因而使夹角型压片25不断的颤震,而有松动及断裂现象。2、虽该车刀架本体1在受力背面加设一T型护靠13,使其可加强受力时的稳定度,但该T型护靠13因受制于车刀架本体1设计结构问题,故无法增加其厚度,及其定位螺栓不能承受高压力使压力面全靠护靠支撑,导致其受力强度不足,容易造成护靠崩毁的情况发生,无法提供长期或高吃重的车削工作。另请参阅图3及图4,所示的是另一传统用的车刀架结构示意图,其主要特征在于将车刀架本体3前缘设置成阶层状,并于低阶层31上设置有一偏心定位轴孔33,而高阶层32上则设置有一定位螺孔34;该偏心定位轴孔33上依序结合有一垫片41、定位螺栓42及车刀片43,且该定位螺栓42是具有一斜面;而定位螺孔34内锁固有一螺栓44,该螺栓44的另一端则锁固有一鸟嘴型压板45,该鸟嘴型压板45是抵持于车刀片43的顶端表面。而其构成上仍具有以下缺陷 1、该车刀片43利用定位螺栓42直接定位,虽可达到高定位精度,但因该偏心定位轴孔33与定位螺栓42间仍留有缝隙,使得车刀片43在直接受力转嫁下容易发生松脱或断毁的情形,且该车刀片43仅被间接固定,使得车刀片43置放后仍然为松动状态,且其仅以鸟嘴型压板45盖压,使得车刀片43与车刀架本体3间仍保持一特定空间,致使车刀架本体3容易因震颤而产生走位及崩毁的情形。2、虽通过定位螺栓42上的斜面可稳固定位于偏心定位轴孔33中,但其护靠35与车刀片43的施力方向及厚度均有问题,使其无法承受较大的力量,致使车刀片43不能从事重度的切削,否则护靠35将会崩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将定位螺孔与垫片轴孔及车刀片固定孔设成一致,使其密合度高,不会产生震动或位移情形的车刀架结构。本技术的次一目的是利用斜面原理,转移受力面及受力角度,并将护靠设置成高厚度,使其受力强度提高数倍以上,无崩毁之虞的车刀架结构。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拆卸方便且稳定度高,车刀片定位及固定效应更强,不会产生位移及车削时的颤震效应的车刀架结构。本技术的再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可长期以较深的车削方式作业,不会出现损毁误差的车刀架结构。本技术的又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车刀架不会因切削时产生的高热而变形,导致车刀角度偏移或失准的车刀架结构。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技术所提供的改进车刀架结构,包括有一车刀架本体、垫片、三轴孔螺栓、车刀片、斜面压片及固定螺丝;其中,该车刀架本体的前缘一侧部位设置有两高低不一的第一、第二平台,该第一平台低于第二平台,使其另一侧可形成一护靠,并于该第一平台上设置有一定位螺孔,而第二平台上则设有一固定螺孔,且其一侧壁面顶端具有一斜面导角;该垫片中央处设置有一轴孔,将垫片结合于本体的前缘的第一平台,使其上轴孔与第一平台的定位螺孔相对应;该三轴孔螺栓的底部设置有螺纹,并于接近顶端处环设有一凸缘,并自该凸缘顶面延伸有一定位轴,将三轴孔螺栓的底端贯穿垫片轴孔并锁固于本体第一平台的定位螺孔中,导致三轴孔螺栓的凸缘抵持于垫片的顶面,并将车刀片结合于三轴孔螺栓顶端的定位轴上,使得车刀片及垫片定位于本体的第一平台上,并与本体前缘的护靠相贴抵;该斜面压片上设置有一孔洞,并于前侧部位延伸有一定位板,而后侧部位则为斜面状,将斜面压板结合于第二平台上,使得斜面压板前侧的定位板紧密贴抵于车刀片的顶面,而其后侧的斜面受第二平台壁面的导角斜面导引,而紧密与车刀片的壁面相接触,不会产生任何隙缝,并透过固定螺丝贯穿斜面压片孔洞并与第二平台上的固定螺孔相锁固,致使斜面压片定位,并与本体护靠相贴抵;因此,透过三轴孔螺栓及斜面压片的设置,将使车刀片、垫片、斜面压板皆与车刀架本体紧密贴合,使其受力平均,不会产生颤震情形,以维持高稳定度及强化切削过程。为使得更加方便了解本技术的内容,及所能达成的功效,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本技术的结构。附图说明图1为传统用的车刀架结构的分解示意图;图2为传统用的车刀架结构的立体示意图;图3为另一传统用的车刀架结构的分解示意图;图4为另一传统用的车刀架结构的立体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改进车刀架结构的分解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改进车刀架结构的立体图;图6A、6B为其压板斜面原理剖面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的改进车刀架结构的实施受力示意图。主要代表符号车刀架本体1;刀片定位孔11;定位螺孔12;护靠13;垫片21;螺栓22;车刀片23;C型环24;C型环241;压片25;定位螺丝26;车刀架本体3;低阶层31;偏心定位轴孔33;高阶层32;定位螺孔34;护靠35;垫片41;定位螺栓42;车刀片43;螺栓44;鸟嘴型压板45;第一平台51;车刀架本体5;定位螺孔511;第二平台52;固定螺孔521;导角斜面522;护靠53;垫片61;轴孔611;三轴孔螺栓62;螺纹621;凸缘622;定位轴623;车床刀63;定位孔631;固定螺丝64;斜面压片65;定位片652;孔洞651;斜面653。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5至图6A、6B,其示出了本技术改进的车刀架结构的分解及立体示意图,其车刀架结构主要包括一车刀架本体5,该车刀架本体5的前缘一侧部位设置有两高低不一的第一、第二平台51、52,该第一平台51低于第二平台52,使其另一侧可形成一护靠53,该护靠53是环设于第一平台51及第二平台52的侧边,且该第一平台51的形状是与车床刀63形状类似,并于其上设置有一定位螺孔511,而第二平台52上则设有一固定螺孔521,且其一侧壁面顶端具有一导角斜面522;一垫片61,该垫片61上设置有一轴孔611,且其形状是与车刀片63形状类似;将垫片61结合于本体5的第一平台51上,使其上轴孔611与第一平台51上的定位螺孔511相对应,而垫片61侧面并会与第二平台52相贴抵,且其一侧部位并会贴抵于本体5的护靠52;一三轴孔螺栓62,该三轴孔螺栓62的底部设置有螺纹621,并于接近顶端处环设有一凸缘622,该凸缘622的顶面延伸有一定位轴623;将三轴孔螺栓62的底部贯穿垫片轴孔611并与本体5第一平台51的定位螺孔511相锁固,使得三轴孔螺栓61的凸缘622抵持于垫片61的顶端表面,致使垫片61的上、下两端面紧密与第一平台51及三轴孔螺栓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全益,
申请(专利权)人:弘展切削工具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