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弯管模芯自动绕线装置,包括机架、转动设置在机架上的旋转架、设置在旋转架上的模芯抓紧机构、滑动设置在机架上的绕线机构。通过在机架上设置旋转架,在旋转架上设置模芯抓紧机构,使得模芯能够被定为在旋转架上;设置可滑动的绕线机构,使得绕线机构在沿模芯直线段边滑动边绕线。整个过程绕线机构持续绕线,使得线圈能够从头至尾贴紧在模芯表面,且中间不存在接头,保证了注塑时线圈不容易被冲断,提高了成品率;并且绕线过程全自动操作,无需手工操作,生产效率高。(*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弯管模芯自动绕线装置
本技术涉及模具制造技术,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弯管模芯自动绕线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在制作带线圈的弯管接头时,通常需要将线圈按照一个方向缠绕在模芯上,再进行注塑加工。由于弯管接头的模芯包括两段直线段和连接两直线的弯曲段,在加工带线圈的大型弯管接头时,通常利用绕线机分别在模芯的两直线段绕线,然后通过人工的方式将两段线圈在模芯弯曲段连接起来。通过人工方式将两段线圈连接起来,容易造成线圈松动,不能紧贴模芯;在进行注塑加工时线圈很容易被冲断,产生废品,造成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在加工带线圈的大型弯管接头时容易造成线圈的问题,提供一种可自动绕线且线圈可靠贴紧在模芯表面的弯管模芯自动绕线装置。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弯管模芯自动绕线装置,包括机架、转动设置在机架上的旋转架、设置在旋转架上的模芯抓紧机构、滑动设置在机架上的绕线机构。在本技术所述弯管模芯自动绕线装置中,所述绕线机构包括直线滑动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固定环、同轴转动设置在所述固定环内的滚动环、固定在所述滚动环内侧的出线机构。在本技术所述弯管模芯自动绕线装置中,所述出线机构包括固定在所述滚动环内侧的支架、设置在所述支架上的线卷、设置在所述支架上带出线槽的出线板、设置在所述支架上且压紧在所述线卷上的压线板。在本技术所述弯管模芯自动绕线装置中,所述机架上设有滑槽,所述固定环下端固定设有与所述滑槽相配合的滑杆;还包括所述机架上设有滑动驱动机构,所述滑动驱动机构驱动所述滑杆沿所述滑槽滑动。在本技术所述弯管模芯自动绕线装置中,所述固定环和滚动环同轴设置,所述固定环和滚动环之间设有滚动连接组件,还包括驱动所述滚动环相对于固定环转动的滚动驱动机构。在本技术所述弯管模芯自动绕线装置中,所述滚动环外表面设有滚动齿条,所述固定环和滚动环之间设有至少两组滚动连接组件;所述滚动连接组件包括固定在所述固定环内侧的滚动支架、转动设置在所述滚动支架上且与滚动环内表面配合的滚轮、设置在所述滚动支架上与所述滚动环的滚动齿条相啮合的滚动齿轮;所述滚动驱动机构与至少两组滚动连接组件的一组滚动连接组件中的滚动齿轮相配合。在本技术所述弯管模芯自动绕线装置中,所述旋转架下端设有转轴,所述机架上设有与所述转轴相配合的轴孔,还包括驱动所述转轴转动的转动驱动机构。在本技术所述弯管模芯自动绕线装置中,所述模芯抓紧机构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旋转架上的支撑座、滑动设置在所述支撑座上的连接轴、驱动所述连接轴相对于支撑座滑动的抓紧驱动机构,所述连接轴的端部与模芯端部相配合能够抓紧模芯端部;所述旋转架上设有两组模芯抓紧机构,所述两组模芯抓紧机构的连接轴所成夹角与模芯的弯曲角度相等。在本技术所述弯管模芯自动绕线装置中,所述机架上设有可移动的模芯托盘,所述模芯托盘上设有与模芯轮廓相匹配的容置槽。在本技术所述弯管模芯自动绕线装置中,所述机架还设有驱动所述模芯托盘移动的托盘驱动机构。实施本技术所述蒸汽加热模具的加热设备,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在机架上设置旋转架,在旋转架上设置模芯抓紧机构,使得模芯能够被定为在旋转架上;设置可滑动的绕线机构,使得绕线机构在沿模芯直线段边滑动边绕线;当绕线机构滑动至模芯弯曲段时,旋转架带动模芯转动,绕线机构继续绕线;当模芯另一直线段转动到绕线机构时,旋 转架停止转动,绕线机构继续向前滑动,边滑动边绕线。整个过程绕线机构持续绕线,使得线圈能够从头至尾贴紧在模芯表面,且中间不存在接头,保证了注塑时线圈不容易被冲断,提高了成品率;并且绕线过程全自动操作,无需手工操作,生产效率高。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所述弯管模芯自动绕线装置的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所述弯管模芯自动绕线装置的爆炸图;图3a是本技术所述弯管模芯自动绕线装置在对模芯第一个直线段进行绕线时的立体图;图3b是本技术所述弯管模芯自动绕线装置在对模芯弯曲段进行绕线时的立体图;图3c是本技术所述弯管模芯自动绕线装置在对模芯第二个直线段进行绕线时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I、2、3a、3b、3c所示,在本技术所述弯管模芯自动绕线装置中,包括机架(图中未示出)、旋转架I、模芯抓紧机构20、绕线机构30。其中,旋转架I转动设置在机架上,模芯抓紧机构20设置在旋转架I上、绕线机构30滑动设置在机架上。优选设置绕线机构30包括固定环31、滚动环32和出线机构40,其中固定环31直线滑动设置在机架上,滚动环32转动设置在固定环31内并与固定环31同轴,出线机构40固定设置在滚动环32内侧。具体地,可在固定环31下端设置滑杆33,在机架上设置滑槽11,滑槽11和滑杆33相配合;另外在机架上设置滑动驱动机构12,如电机等,用于驱动滑杆33沿滑槽11滑动,从而带动固定环31相对于机架直线滑动。出线机构40包括固定在滚动环32内侧的支架41、设置在支架41上的线卷42、出线板43和压线板44 ;其中线卷42转动设置在支架41上,压线板44将线卷42压紧在支架41上,以便绷紧线卷42的线头,出线板43上设有出线槽45,线卷42的线头穿过出线板43上的出线槽45缠绕在模芯2上。当滚动环32绕模芯2转动时,带动出线机构40绕模芯2转动,此时,线卷42自动放线,从而将线圈缠绕在模芯2上。为了实现滚动环32相对于固定环31同轴转动,优选在固定环31和滚动环32之间设置滚动连接组件50和滚动驱动机构51。可在滚动环32外表面设置滚动齿条32a,滚动连接组件50包括固定在固定环31内侧的滚动支架52、转动设置在滚动支架52上且与滚动环32内表面配合的滚轮53、设置在滚动支架52上与滚动齿条32a相啮合的滚动齿轮54。滚动驱动机构51驱动滚动齿轮54转动,使得滚动齿条32a相对于滚动齿轮54移动,可以是电机等。由于滚动齿轮54固定在支架41上而支架41固定在固定环31上,所以在滚动驱动机构51驱动滚动齿轮54转动时,齿条以及滚动环32相对于滚动齿轮54移动;由于滚动环32通过滚轮53转动设置在固定环31内侧,使得滚动环32相对于固定环31转动。优选在固定环31和滚动环32之间设置至少两组滚动连接组件50,其中滚动驱动机 构51驱动其中一组滚动连接组件50的滚动齿轮54转动就能带动滚动环32在固定环31内侧转动,从而带动出线机构40转动。模芯抓紧机构20包括固定设置在旋转架I上的支撑座21、滑动设置在支撑座21上的连接轴22、驱动连接轴22相对于支撑座21滑动的抓紧驱动机构23,连接轴22的端部与模芯2端部相配合并能够抓紧模芯2端部。优选在旋转架I上设置两组模芯抓紧机构20,分别抓紧模芯两直线段2a,两组模芯抓紧机构20的连接轴22所成夹角与模芯2的弯曲角度相等。在上述实施例中,优选在旋转架I下端设置转轴14,在机架上设置与所述转轴14相配合的轴孔13,还包括驱动转轴14转动的转动驱动机构15。当转动驱动机构15驱动转轴14转动时,旋转架I能够相对于机架转动。在上述实施例中,优选在机架上设置可移动的模芯托盘16,模芯2托板上设有与模芯2轮廓相匹配的容置槽16a。机架还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弯管模芯自动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转动设置在机架上的旋转架、设置在旋转架上的模芯抓紧机构、滑动设置在机架上的绕线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虹宾,梁业兴,潘莹,凌中水,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