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拼装式砌块成型模芯,其包括阵列排布的两条长边框和多条长隔板,两条长边框位于模芯的两侧,多条长隔板位于两条长边框之间,在长边框与长隔板的端部之间及相邻长隔板的端部之间连接有短边框,在长边框与长隔板的之间及相邻长隔板之间连接有短隔板,短边框与长边框或者长隔板之间通过连接栓连接,短隔板与长边框或者长隔板之间通过连接栓连接,长隔板与短隔板将长边框与短边框之间的区域分隔成多个砌块成型腔。其有益效果是,避免了模芯整体在渗碳过程当中产生形变。同时还提高了生产效率、加工精度和整体精度,而且成本也相对较低。(*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砌块成型模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拼装的砌块成型模芯。
技术介绍
近些年,建筑砌块行业在我国获得蓬勃发展,为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应用领域做出巨大贡献。为满足不同的材料、形状和功能而开发出的各类砌块模具,在砌块生产制造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精度及耐用性是衡量砌块模具的重要指标,模芯的结构设计及加工处理方式对此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传统砌块模具模芯常采用焊接形式或线切割成型,采用的热处理工艺主要以渗碳、氮化为主,还有部分采用碳氮共渗。焊接形式,就是利用小板焊接制作模芯,60%的砌块模具均采用该方式制作。焊接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材料成本支出,但存在如下弊端I、在焊接交汇处,需要人工打磨成产品设计所需角度,因此误差较大,配合间歇很难控制,生产效果慢。2、整体焊接模芯内应力大,在后期如采用渗碳热处理后,变形无法避免,变形后还需进行矫正打磨,进一步导致生产周期延长,次品率增加。因此选用氮化工艺以减少变形,但适用于氮化的材料大部分以棒料为主,适合氮化的板材少之又少,只能向国外钢厂专门定制。同时氮化工艺的硬化层深度也有限,无法满足对耐磨性要求高的砌块。线切割成型也存在如下缺点I、材料成本高,由于大部分面积需要切除掉,以48块198*98mm的荷兰砖模芯为例,材料实际利用率仅有22%,78%的原材料被切除浪费。2、对材料品质要求高,一般砌块产品的厚度在60mm以上,最厚能达到300mm。在此厚度范围内,渗碳表面硬度大于HRC63,渗碳切硬化层大于O. 6mm,且碳当量Ceq < O. 45具有较好焊接性能(模芯边框与模芯需要焊接)的板材很难获取,需向钢厂专门开发定制,其交货周期长、成本高。目前实际矛盾是,选用渗碳性能较好的材料,焊接性能差,导致后期使用过程中易开裂,选用具有一定焊接性能的材料,其渗碳硬度和深度不够理想,模具的耐用性及使用寿命不理想。目前砌块模具加工中,无论是采用焊接还是线切割的模芯,均为完成模芯后整体进行热处理,如整体进行渗碳处理,采用传统井式渗碳炉时,模芯在炉内垂直摆放,在升温和淬火阶段极易发生变形,容易导致模具报废。采用箱式可控气氛炉可以平放,可以有效减少渗碳变形,但模芯长宽尺寸最大能达1400mm*1300mm,在国内目前还未发现能够加工此尺寸的箱式炉。为减少渗碳变形,部分模具虽然可采用氮化工艺,氮化后的模芯表面硬度能达HV1000以上,但硬化层远浅于渗碳。同时符合氮化工艺要求的板材,技术要求及成本高,选择余地更小,也需专门定制。另外,氮化工艺的加工周期远长于渗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一个目的可拼装的砌块成型模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公开了拼装式砌块成型模芯,其包括阵列排布的两条长边框和多条长隔板,两条长边框位于模芯的两侧,多条长隔板位于两条长边框之间,在长边框与长隔板的端部之间及相邻长隔板的端部之间连接有短边框,在长边框与长隔板的之间及相邻长隔板之间连接有短隔板,短边框与长边框或者长隔板之间通过连接栓连接,短隔板与长边框或者长隔板之间通过连接栓连接,长隔板与短隔板将长边框与短边框之间的区域分隔成多个砌块成型腔。其有益效果是,长边框、短边框、长隔板和短隔板是相互独立小部件,模芯整体采用拼装方式制成,有效的消除了应力的影响。在模具制作的过程当中,可以将热处理工序前移,同时可以优先选择渗碳工艺。可以先将长隔板与长边框及短边框拼接好成整体后再进行渗碳处理,渗碳完成后,拆卸开来,再与其它短隔板装配,顺利解决了狭长薄板件渗碳容易变形难题,避免了模芯整体在渗碳过程当中产生形变。 同时本技术相对于传统技术还提高了生产效率,拼装设计的模具较传统焊接工艺生产效率提升30%以上,较线切割工艺生产效率提升了 60%。而且所有的长边框、短边框、长隔板和短隔板都可以实现标准化生产,通过CNC加工后的精度能够达到O. 01_,通过拼装后,整体精度能够控制在O. 2mm。同时本技术还解决了材料成本和原材料的瓶颈,拼接设计利用45_以下板材即可实现常规所有厚度的模芯制造,同时符合渗碳热处理的薄板材料也有很多选择,成本也相对较低。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长边框与长隔板相互平行。其有益效果是,可以保证模芯的稳定。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短隔板与短边框相互平行,短隔板与短边框垂直连接于长边框或者长隔板上。其有益效果是,通过短隔板和短边框实现模芯的稳定连接。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长边框的向内一面上设有多条第一装配槽,第一装配槽上设有多个第一装配孔。其有益效果是,短边框或者短隔板的一端可以装配于第一装配槽内,从而保证连接的稳定。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长隔板的两面均设有第二装配槽,第二装配槽上设有多个第二装配孔。其有益效果是,短边框或者短隔板的另一端可以装配于第二装配槽内,从而保证连接的稳定。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短边框和短隔板的两端设有多个沉孔,沉孔与第一装配孔或者第二装配孔相对应。其有益效果是,沉孔与第一装配孔或者第二装配孔相对应,可以便于连接栓的插入,便于连接。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沉孔与第一装配孔或者第二装配孔通过连接栓连接,连接栓为弹性圆柱销。其有益效果是,连接栓采用弹性圆柱销,模芯整体的抗压能力更大了,不至于因为受到外力的影响就导致模芯整体的报废。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装配孔、第二装配孔和沉孔的直径均为l_20mm之间,其中优选的为8_。其有益效果是,采用标准规格便于搭配相应的弹性圆柱销。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短隔板的两端设有外翻的第一折角,短隔板与长边框的连接处及短隔板与长隔板的连接处为圆角结构。其有益效果是,可以实现连接处的圆滑过渡。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短边框两端的向内一侧设有外翻的第二折角,短边框与长边框的连接处及短边框与长隔板的连接处为圆角结构。其有益效果是,可以实现连接处的圆滑过渡。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拼装式砌块成型模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I所示拼装式砌块成型模芯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3是图I所示拼装式砌块成型模芯中B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4是图I所示拼装式砌块成型模芯中C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5是图I所示拼装式砌块成型模芯中D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6是图I所示拼装式砌块成型模芯的长边框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6所示的长边框的俯视图。图8是图I所示拼装式砌块成型模芯的长隔板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图8所示的长隔板的俯视图。图10是图I所示拼装式砌块成型模芯的短边框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图10所示的短边框的俯视图。图12是图I所示拼装式砌块成型模芯的短隔板的结构示意图。图13是图12所示的短隔板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I至图13示意性的显示了根据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拼装式砌块成型模芯,其包括阵列排布的两条长边框100和多条长隔板200,两条长边框100位于模芯的两侧,多条长隔板200位于两条长边框100之间。长边框100和长隔板200是相互平行的,参见图6至图7所示,在长边框100的向内一面设有多条第一装配槽101,在第一装配槽101上设有多个第一装配孔102。参见图8至图9所示,在长隔板200的两面均设有第二装配槽201,第二装配槽201上设有多个第二装配孔202。第一装配槽101的宽度与第二装配槽201的宽度相等,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拼装式砌块成型模芯,其特征在于,包括阵列排布的两条长边框和多条长隔板,两条所述长边框位于模芯的两侧,多条所述长隔板位于两条长边框之间,在所述长边框与所述长隔板的端部之间及相邻长隔板的端部之间连接有短边框,在所述长边框与所述长隔板的之间及相邻长隔板之间连接有短隔板,所述短边框与长边框或者长隔板之间通过连接栓连接,所述短隔板与长边框或者长隔板之间通过连接栓连接,长隔板与短隔板将长边框与短边框之间的区域分隔成多个砌块成型腔。
【技术特征摘要】
1.拼装式砌块成型模芯,其特征在于,包括阵列排布的两条长边框和多条长隔板,两条所述长边框位于模芯的两侧,多条所述长隔板位于两条长边框之间,在所述长边框与所述长隔板的端部之间及相邻长隔板的端部之间连接有短边框,在所述长边框与所述长隔板的之间及相邻长隔板之间连接有短隔板,所述短边框与长边框或者长隔板之间通过连接栓连接,所述短隔板与长边框或者长隔板之间通过连接栓连接,长隔板与短隔板将长边框与短边框之间的区域分隔成多个砌块成型腔。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拼装式砌块成型模芯,其特征在于,所述长边框与所述长隔板相互平行。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拼装式砌块成型模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短隔板与所述短边框相互平行,短隔板与短边框垂直连接于长边框或者长隔板上。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拼装式砌块成型模芯,其特征在于,所述长边框的向内一面上设有多条第一装配槽,所述第一装配槽上设有多个第一装配孔。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拼装式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蒂亚斯·伯恩哈德·罗德,
申请(专利权)人:蓝福模具太仓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