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动冲浇口机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94717 阅读:1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08 07: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机械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气动冲浇口机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气动冲浇口机器,其中,包括增压缸、床身、下模座、上模座和PLC控制器;所述下模座设置于床身的台面上,下模座上设有导柱,所述上模座与导柱滑动连接;所述上模座连接增压缸的活塞杆端,所述增压缸设置于床身的上部;所述上模座设有冲切刀,所述下模座上设有冲切定模和弹簧压紧组件;所述PLC控制器与增压缸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手工去除浇口而带来作业时间长、劳动强度大而工作效率低、产品合格率低以及生产成本高的问题。(*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机械制造
,具体涉及一种气动冲浇口机器。技术背景压力铸造是近代金属加工工艺中发展较快的一种少无切削的特种铸造方法。它是将熔融金属在高压高速下充填铸型,并在高压下结晶凝固形成铸件的过程。通常情况下,压铸机将金属压铸成铸件后,需要人们对浇口部分进行修整。目前,整个修整的工作通常由人工完成,对于不影响外观的铸件,人们可以直接将浇口部分用水口钳剪掉即可,而对外观要求较高的铸件,通常还需要用风磨机将浇口部分磨平。这种操作方法存在如下缺陷I、中间进料的产品必须逐个进行浇口去除,且人工去除浇口不平整,往往需后续打磨方能满足要求,这使得工作效率非常低;2、人工去除浇口,操作力度不一致,容易导致产品变形;此外,人工用錾子剔除浇口,容易导致缺料;这两个因素导致产品的合格率较低,生产成本较高;3、人工去除浇口,作业时间较长,工人的劳动强度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为了解决现有手工去除浇口而带来作业时间长、劳动强度大而工作效率低、产品合格率低以及生产成本高的问题,而提出一种气动冲浇口机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气动冲烧口机器,其中,包括增压缸、床身、下模座、上模座和PLC控制器;所述下模座设置于床身的台面上,下模座上设有导柱,所述上模座与导柱滑动连接;所述上模座连接增压缸的活塞杆端,所述增压缸设置于床身的上部;所述上模座设有冲切刀,所述下模座上设有冲切定模和弹簧压紧组件;所述PLC控制器与增压缸电连接。本技术的一种气动冲浇口机器,使用时将铸件放置于冲切定模上对准位置,并调节弹簧压紧组件以使铸件固定,然后启动电源,PLC控制器将按照预先设置的程序给增压缸输出一个控制信号,增压缸开始工作,驱动上模座沿导柱向下移动,带动冲切刀接触并切除铸件上的浇口部分。这样的结构设计,整个浇口修整的工作可以实现自动化操作,不仅有利于缩短工人的作业时间,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人的工作效率,而且,机器去除浇口,操作力度可以保证一致,不容易导致产品变形和缺料,这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产品的品质,提高了产品的合格率,降低了生产成本。进一步,所述床身上还设有光电保护装置,所述光电保护装置与PLC控制器电连接。工作过程中,如工人的手不小心伸入床身,遮挡了光电保护装置的光路,光电保护装置将给PLC控制器发出一个电信号,PLC控制器按照预先设置的程序输出一个控制信号给增压缸,使得增压缸停止工作,从而保障工人的安全。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一种气动冲浇口机器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I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气动冲浇口机器,其中,包括增压缸I、床身2、下模座10、上模座5和PLC控制器12 ;下模座10设置于床身2的台面上,下模座10上设有导柱3,上模座5与导柱3滑动连接;上模座5连接增压缸I的活塞杆端,增压缸I设置于床身2的上部;上模座5设有冲切刀8,下模座10上设有冲切定模9和弹簧压紧组件7 ;床身2上还设有光电保护装置11,PLC控制器12与光电保护装置11和增压缸I电连接。本实施例中,增压缸I设置于床身2的上部,且其活塞杆端与上模座5连接,这主要考虑增压缸I的动力输出应该和上模座5在一条直线上,这样,随着增压缸I中压力的逐渐增大,将驱动上模座5沿导柱3向下移动,带动冲切刀8接触并切除铸件上的浇口部分。当然,随着增压缸I中压力的逐渐减小,将驱动上模座5沿导柱3向上移动,带动冲切刀8同步向上移动,从而保障工人的安全。下模座10设置于床身2的台面上,且下模座10通过导柱法兰座6与导柱3连接,这样,当增压缸I中的压力发生变化时,将驱动上模座5沿导柱3向上或向下移动。下模座10上设有冲切定模9和弹簧压紧组件7 ;上模座5设有冲切刀8,且上模座5通过直线轴承4与导柱3滑动连接,这样的设计,使用时,可以先将铸件放置于冲切定模9上对准位置,并调节弹簧压紧组件7以使铸件固定,启动电源后,PLC控制器12将按照预先设置的程序给增压缸I输出一个控制信号,增压缸I开始工作,驱动上模座5沿导柱3向下移动,带动冲切刀8接触并切除铸件上的浇口部分。床身2上还设有光电保护装置11,PLC控制器12与光电保护装置11和增压缸I电连接,这样,一方面,PLC控制器12可以实现增压缸I的自动增压,从而将铸件的浇口部分去除;另一方面,在工作的过程中,一旦工人的手不小心伸入床身2,光电保护装置11将给PLC控制器12发出一个电信号,PLC控制器12接收到信号后,将按照预先设置的程序输出一个控制信号给增压缸1,使得增压缸I中的压力被卸除,从而使其停止工作,保障工人的安全。需要指出的是,上模座5实际上设置4套,即本气动冲浇口机器具有4套刀具,每套刀具可以独立完成浇口的切除工作,从而一次性即可实现铸件的四处浇口去除,人们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调整使用。其次,光电保护装置11的设置较为人性化,可以保证工人的安全。实际上,本气动冲浇口机器中,光电保护装置11设置于床身2的正面,且设置共计2个,其他面均无需设置。另外,床身2台面下方为框架,其具有4个支腿和3根横向固定支撑杆,其中,留出一个出渣口,料斗车可以由此进入床身2的下方接料,床身2台面的中央开设有一个出渣孔,当铸件的浇口部分被剪切后,产生的料头将从此孔落入料斗车中,这样的结构设计,使用起来非常方便。此外,本冲浇口机器可以保证铸件浇口部分的去除非常平整,无需打磨即可满足要求,这对于工人而言,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对于工厂而言,生产成本大大降低了。以上所述的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不会影响本技术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权利要求1.一种气动冲浇口机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增压缸(I)、床身(2)、下模座(10)、上模座(5)和PLC控制器(12);所述下模座(10)设置于床身(2)的台面上,下模座(10)上设有导柱(3),所述上模座(5)与导柱(3)滑动连接;所述上模座(5)连接增压缸(I)的活塞杆端,所述增压缸(I)设置于床身(2)的上部;所述上模座(5)设有冲切刀(8),所述下模座(10)上设有冲切定模(9)和弹簧压紧组件(7);所述PLC控制器(12)与增压缸(I)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气动冲浇口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床身(2)上还设有光电保护装置(11),所述光电保护装置(11)与PLC控制器(12)电连接。专利摘要本技术属于机械制造
,具体涉及一种气动冲浇口机器。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气动冲浇口机器,其中,包括增压缸、床身、下模座、上模座和PLC控制器;所述下模座设置于床身的台面上,下模座上设有导柱,所述上模座与导柱滑动连接;所述上模座连接增压缸的活塞杆端,所述增压缸设置于床身的上部;所述上模座设有冲切刀,所述下模座上设有冲切定模和弹簧压紧组件;所述PLC控制器与增压缸电连接。本技术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手工去除浇口而带来作业时间长、劳动强度大而工作效率低、产品合格率低以及生产成本高的问题。文档编号B21D28/14GK202763022SQ201220382948公开日2013年3月6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3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3日专利技术者左麟, 曹彦 申请人: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气动冲浇口机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增压缸(1)、床身(2)、下模座(10)、上模座(5)和PLC控制器(12);所述下模座(10)设置于床身(2)的台面上,下模座(10)上设有导柱(3),所述上模座(5)与导柱(3)滑动连接;所述上模座(5)连接增压缸(1)的活塞杆端,所述增压缸(1)设置于床身(2)的上部;所述上模座(5)设有冲切刀(8),所述下模座(10)上设有冲切定模(9)和弹簧压紧组件(7);所述PLC控制器(12)与增压缸(1)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左麟曹彦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百吉四兴压铸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