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轧管机上导盘水平调整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394423 阅读:1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08 06: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轧管机上导盘水平调整控制装置,它包括同步带轮、减速机、联轴器和旋转编码器,所述同步带轮一端与安装在轧管机机盖架体上的千斤顶的输出轴联接在一起,另一端与减速机输入轴联接在一起,减速机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旋转编码器输入轴相连,旋转编码器还与控制系统连接;所述减速机和旋转编码器均安装在轧管机盖架体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对轧管机上导盘水平调整过程进行控制,其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控制精确等优点。(*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轧管机上导盘水平调整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轧管机上导盘是轧制孔型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轧制孔型是轧制过程中重要的变形参数,轧管机上导盘至轧制线的水平距离由千斤顶驱动上导盘架进行调整。为保证上导盘 水平调整精度,需对上导盘水平调整过程进行控制。目前,上导盘水平调整机构安装完成后,直接在千斤顶输出轴上安装编码器,受轧管机机盖架体和上导盘装置结构的限制,不易保证上导盘水平调整精度。
技术实现思路
为保证轧管机上导盘水平调整精度,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经济实用的轧管机上导盘水平调整控制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一种轧管机上导盘水平调整控制装置,它包括同步带轮、减速机、联轴器和旋转编码器,所述同步带轮一端与安装在轧管机机盖架体上的千斤顶的输出轴联接在一起,另一端与减速机输入轴联接在一起,减速机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旋转编码器输入轴相连,旋转编码器还与控制系统连接;所述减速机和旋转编码器均安装在轧管机盖架体上。所述减速机通过螺栓安装在垫板I上,旋转编码器通过螺钉固定在支架上,支架通过螺栓与垫板II相联接,垫板I和垫板II则焊接在轧管机机盖架体上。所述同步带轮主要由两个同步轮和一条同步带组成,两个同步轮齿数相同,内孔及键槽尺寸分别与千斤顶输出轴和减速机输入轴相配合,同步带为圆弧齿式,与同步轮相配合。为保证速度传动精度,所述减速机速比为I :1并严格控制速比偏差。本技术用于对轧管机上导盘水平调整过程进行控制,需要一定的准备和调试工作首先,根据轧管机机盖架体宽度、上导盘架宽度和上导盘架一侧与相应架体侧之间的距离,确定上导盘中心在轧制线左侧还是右侧,并计算上导盘中心在水平方向上至轧制线的距离,设定其初始位置;其次,根据液压马达转速、减速换向器速比、千斤顶涡轮蜗杆传动比和千斤顶螺杆导程等参数,计算减速换向器减速后的转速与千斤顶螺杆移动距离即上导盘水平移动距离之间的关系;最后,根据轧管机上导盘所需水平调整范围和精度,选择合适的旋转编码器并将其与控制系统相连。本技术用于对轧管机上导盘水平调整过程进行控制,其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控制精确等优点。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I的右视图(又顺时针旋转90度)。其中,I、同步带轮;2、垫板I ;3、垫板II ;4、支架;5、旋转编码器;6、联轴器;7、减速机;8、千斤顶;9、轧管机机盖架体。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I、附图2对轧管机上导盘水平调整控制过程作进一步的说明。一种轧管机上导盘水平调整控制装置,包括同步带轮I、垫板I 2、垫板II 3、支架4、旋转编码器5、联轴器6和减速机7,如图I、图2所示,其中,同步带轮I 一端与安 装在轧管机机盖架体9上的千斤顶8的输出轴通过键联接在一起,另一端与减速机7输入轴通过键联接在一起,减速机7通过螺栓安装在垫板I 2上,旋转编码器5通过螺钉固定在支架4上,联轴器6用于联接减速机7输出轴和编码器5输入轴,支架4通过螺栓与垫板II 3相联接,垫板I 2和垫板II 3则焊接在轧管机机盖架体9上。所述同步带轮I主要由两个同步轮和一条同步带组成,两个同步轮齿数相同,内孔及键槽尺寸分别与千斤顶8输出轴和减速机7输入轴相配合,同步带为圆弧齿式,与同步轮相配合。为保证速度传动精度,所述减速机7速比为I :1并严格控制速比偏差。本具体实施例在使用过程中受轧管机控制系统控制,旋转编码器5与控制系统连接。操作人员在操作台上通过触摸屏或在上位机中输入轧管机上导盘中心相对轧制线左右方向且在各自调整范围内的距离,控制系统即将其与上导盘中心相对轧制线当前位置进行比较,当轧管机上导盘需要向右进行调整时,控制系统发出信号,千斤顶8驱动上导盘架移动,通过旋转编码器5计数,达到设定距离时,轧管机上导盘停止水平方向移动;当轧管机上导盘需要向左进行调整时,控制系统发出信号令千斤顶8缩回,通过旋转编码器5计数,达到设定距离时,轧管机上导盘停止水平方向移动,通过上述过程即可实现对轧管机上导盘水平调整过程进行控制。轧管机上导盘每次水平调整完成后,控制系统均重新设置上导盘当前位置并计算调整范围,当输入距离不在调整范围内时,控制系统给出提示,而不进行调整。本技术也可用于穿孔机上导盘水平调整过程控制或其它具有类似结构和功能要求的机构。上述虽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以内。权利要求1.一种轧管机上导盘水平调整控制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同步带轮、减速机、联轴器和旋转编码器,所述同步带轮一端与安装在轧管机机盖架体上的千斤顶的输出轴联接在一起,另一端与减速机输入轴联接在一起,减速机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旋转编码器输入轴相连,旋转编码器还与控制系统连接;所述减速机和旋转编码器均安装在轧管机盖架体上。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轧管机上导盘水平调整控制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减速机通过螺栓安装在垫板I上,旋转编码器通过螺钉固定在支架上,支架通过螺栓与垫板II相联接,垫板I和垫板II则焊接在轧管机机盖架体上。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轧管机上导盘水平调整控制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同步带轮主要由两个同步轮和一条同步带组成,两个同步轮齿数相同,内孔及键槽尺寸分别与千斤顶输出轴和减速机输入轴相配合,同步带为圆弧齿式,与同步轮相配合。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轧管机上导盘水平调整控制装置,它包括同步带轮、减速机、联轴器和旋转编码器,所述同步带轮一端与安装在轧管机机盖架体上的千斤顶的输出轴联接在一起,另一端与减速机输入轴联接在一起,减速机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旋转编码器输入轴相连,旋转编码器还与控制系统连接;所述减速机和旋转编码器均安装在轧管机盖架体上。本技术用于对轧管机上导盘水平调整过程进行控制,其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控制精确等优点。文档编号B21B25/00GK202762728SQ20122043389公开日2013年3月6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28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28日专利技术者杨云, 唐苑寿, 边海涛, 黄凯, 冯子杭 申请人:济南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轧管机上导盘水平调整控制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同步带轮、减速机、联轴器和旋转编码器,所述同步带轮一端与安装在轧管机机盖架体上的千斤顶的输出轴联接在一起,另一端与减速机输入轴联接在一起,减速机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旋转编码器输入轴相连,旋转编码器还与控制系统连接;所述减速机和旋转编码器均安装在轧管机盖架体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云唐苑寿边海涛黄凯冯子杭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