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汤方忠专利>正文

热、冷轧连接活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95140 阅读:2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热、冷轧连接活套,用于带钢在热轧工艺与冷轧工艺之间的过渡,其包括:一固定座、一与固定座上下相对的活动座、以及用以带动所述活动座上下运动的提升装置;所述固定座之上间隔设有多个传送机构,每个传送机构包括上下设置且相切的第一传送辊和第二传送辊,所述活动座之下间隔设有多个第三传送辊,且多个传送机构与多个第三传送辊交错设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冶金行业中的热、冷轧工艺中的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热、 冷轧连接活套。
技术介绍
在钢铁产品的制造中,在热轧工艺与冷轧工艺之间,由于温度的巨大差异, 需要先将热轧后的钢板进行冷却,才能进行冷轧处理。目前,普遍的做法是在 钢板热轧后,绕成钢巻,存放冷却后,再进行冷轧处理,这种做法的缺点在于, 由热轧到冷轧的过渡时间很长,而且无法实现自动化处理,因此不利于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热、冷轧连接活套,能够使带钢在由热轧工艺到冷轧工艺过渡时自动冷却,不需进行巻绕存放。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热、冷轧连接活 套,用于带钢在热轧工艺与冷轧工艺之间的过渡,其包括 一固定座、 一与固定座上下相对的活动座、以及用以带动所述活动座上下运动的提升装置;所述固定座之上间隔设有多个传送机构,每个传送机构包括上下设置且相切的第一 传送辊和第二传送辊,所述活动座之下间隔设有多个第三传送辊,且多个传送 机构与多个第三传送辊交错设置上述的热、冷轧连接活套中上述的热、冷轧连接活套中 传送机构的间隙相对。上述的热、冷轧连接活套中 辊的相切面是位于同一平面。上述的热、冷轧连接活套中,至少一个所述第二传送辊是由电机驱动。 ,每个第三传送辊与所述固定座上的相邻两个,每个所述传送机构的第一传送辊和第二传送,当所述活动座处于一第一高度时,所述多个第三传送辊的上表面低于所述平面。上述的热、冷轧连接活套中,还包括一转向辊,设于所述连接活套的入口上述的热、冷轧连接活套可以是置于一个通风的环境中,通过空气流动来 带走带钢产生的热量。本专利技术的热、冷轧连接活套能够使带钢在由热轧工艺向冷轧工艺过渡时经 过一段足够长的过渡时间,使得带钢冷却到冷轧处理所要求的温度,该连接活 套传送带钢时无须人工干预,能够自动实现传送目的。附图说明为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 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其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热、冷轧连接活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热、冷轧连接活套的提升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请先参阅图l所示,本专利技术的热、冷轧连接活套100设于热轧装置200与 冷轧预处理装置300之间,其中在热轧装置200的出口侧设有夹送辊202、在 冷轧预处理装置300的入口侧也设有夹送辊301 ,并设有剪切机302和焊机303 。 本专利技术的连接活套100包括一固定座10、 一与固定座上下相对的活动座20、 以及用以带动活动座20上下运动的提升装置30。此外,在活套100的入口侧 还设有转向辊40。固定座10之上间隔设有多个传送机构11,每个传送机构包括上下设置且 相切的第一传送辊101和第二传送辊102,用于传送带钢400。如图1所示, 这些第一传送辊101和第二传送辊102的相切面最好是大致位于同一平面,亦 即同一高度,以利于带钢400的传送。其中至少部分(例如一个)的第二传送 辊102是由电机(图未示)驱动,较佳地是每个第二传送辊102都由电机驱动, 并且这些第二传送辊102的旋转速度保持同步。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第二传 送辊102是否由电机驱动并非作为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大可根据需要选择被 驱动的第二传送辊102的数目,也可以由活套之外的机构(例如活套进口或出 口侧的夹送辊)来提供传送动力。活动座20之下间隔设有多个第三传送辊201,且这些第三传送辊201与多个传送机构ll交错设置。具体而言,在每两个传送机构11之间,设置一个第三传送辊201,并且第三传送辊201与相邻两个传送机构11的间隙上下正对。请继续参阅图1所示,图1所示的连接活套处于合拢状态,此时活动座20 处于距离固定座IO很近的第一高度,而多个第三传送辊201的上表面会低于 第一传送辊101和第二传送辊102的相切面所形成的平面。这样,当传送初始 化时,带钢400的头部可以不须人工牵引而自动地被活套的多个传送机构11 由左到右地传送至剪切机302处,等待冷轧预处理装置300处理。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热、冷轧连接活套的提升状态示意图。请参阅图2所示, 当需要处理带钢时,由焊机303将带钢400的头部与冷轧预处理装置300的一 段带钢焊接。这样,带钢400可由热轧工艺自动过渡到冷轧工艺。然后,第二 传送辊102停止转动,提升装置30提升活动座20至距离固定座较远的第二高 度,由于第三传送辊201的作用,带钢400也被提升,因而形成依次绕过第三 传送辊201与传送机构11的状态。由于带钢400需经一段较长的距离才能由 热轧装置200被传送至冷轧预处理装置300,就由足够的时间来进行冷却,从 而满足冷轧处理的要求。在本专利技术中,上述传送机构11的数目、以及上述第 二高度,均可以根据需要调整,以调节带钢400经过活套的时间。此外,本专利技术还可以兼采其他冷却手段,例如将连接活套置于一个半封闭 的通风环境中,在剪切机302前设有入风口,空气从入风口进入活套快速升温, 再通过烟囪50顶部排放至空气中。还可在烟囱50中设置透平发电装置,借助 排出的空气发电,以实现能源的循环利用。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热、冷轧连接活套能够使带钢在由热轧工艺向冷轧工 艺过渡时经过一段足够长的过渡时间,使得带钢冷却到冷轧处理所要求的温 度,该连接活套传送带钢时无须人工干预,能够自动实现传送目的。虽然本专利技术已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任何本 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修改和完善,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当以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为准。权利要求1.一种热、冷轧连接活套,用于带钢在热轧工艺与冷轧工艺之间的过渡,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固定座、一与固定座上下相对的活动座、以及用以带动所述活动座上下运动的提升装置;所述固定座之上间隔设有多个传送机构,每个传送机构包括上下设置且相切的第一传送辊和第二传送辊,所述活动座之下间隔设有多个第三传送辊,且多个传送机构与多个第三传送辊交错设置。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冷轧连接活套,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 第二传送辊是由电机驱动。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冷轧连接活套,其特征在于,每个第三传送 辊与所述固定座上的相邻两个传送机构的间隙相对。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冷轧连接活套,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传送 机构的第一传送辊和第二传送辊的相切面是位于同一平面。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冷轧连接活套,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活动座处于一第一高度时,所述多个第三传送辊的上表面低于所述平面。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冷轧连接活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转向辊,设于所述连接活套的入口侧。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冷轧连接活套,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活套 是置于一通风环境中。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热、冷轧连接活套,用于带钢在热轧工艺与冷轧工艺之间的过渡,其包括一固定座、一与固定座上下相对的活动座、以及用以带动所述活动座上下运动的提升装置;所述固定座之上间隔设有多个传送机构,每个传送机构包括上下设置且相切的第一传送辊和第二传送辊,所述活动座之下间隔设有多个第三传送辊,且多个传送机构与多个第三传送辊交错设置。文档编号B21B41/00GK101347798SQ20071004383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热、冷轧连接活套,用于带钢在热轧工艺与冷轧工艺之间的过渡,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固定座、一与固定座上下相对的活动座、以及用以带动所述活动座上下运动的提升装置;所述固定座之上间隔设有多个传送机构,每个传送机构包括上下设置且相切的第一传送辊和第二传送辊,所述活动座之下间隔设有多个第三传送辊,且多个传送机构与多个第三传送辊交错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方忠
申请(专利权)人:汤方忠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