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液固混合喷射器,包括三通管道、固体颗粒入口、浆体出口、混合区、扩散区;特征是:还包括液体入口、锥形喷嘴、流线型扩散管、喷嘴条状凸台、锥形喷嘴出口;三通管道水平方向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锥形喷嘴和流线型扩散管;三通管道的垂直方向为承接固体颗粒介质的固体颗粒入口;三通管道水平方向的一端为液体入口,与高压水管相通;三通管道水平方向的另一端为浆体出口;锥形喷嘴的一端面设有均布的喷嘴条状凸台,喷嘴条状凸台内部中间为锥形喷嘴出口,锥形喷嘴上的锥形喷嘴出口的内径远小于锥形喷嘴上液体入口的内径;其优点是:避免了粉体物料结块,喷射过程中不产生粉尘并有效的防止因固体颗粒堆积而堵塞出口管道。(*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浆体喷射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固体与液体混合的浆体喷射器。技术背景在现有技术中,气力输送技术已广泛地应用于冶金、石油、化工、粮食、运输、电力等行业。气力输送技术的关键设备——气固喷射器主要包括气体喷嘴、接受室和混合管等组成,接受室设有落料管,该气力输送的工作介质为压缩空气,目前国内对气固喷射器的设·备和工作特性进行了不少的研究。但是,现有的气固喷射器结构设计存在着缺陷,使得喷射器内混合不均匀,能耗损失较大,对于某些易潮的粉体物料会发生结块进而堵塞喷射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气力喷射器的不足,提供一种液力输送作为喷射器的动力源,可有效弥补气力喷射器局限性的液固混合喷射器。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液固混合喷射器,包括三通管道、固体颗粒入口、浆体出口、混合区、扩散区;其特征是还包括液体入口、锥形喷嘴、流线型扩散管、喷嘴条状凸台、锥形喷嘴出口 ;三通管道水平方向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锥形喷嘴和流线型扩散管;三通管道的垂直方向为承接固体颗粒介质的固体颗粒入口 ;三通管道水平方向的一端为液体入口,与高压水管相通;三通管道水平方向的另一端为浆体出口 ;锥形喷嘴的一端面设有均布的喷嘴条状凸台,喷嘴条状凸台内部中间为锥形喷嘴出口,锥形喷嘴上的锥形喷嘴出口的内径远小于锥形喷嘴上液体入口的内径;三通管道的内部一端设有中间收敛两端扩散的流线形扩散管;三通管道内部设有固体和液体混合区和形成浆体扩散喷射的扩散区。本技术的优点是由于设置了锥形喷嘴和流线型扩散管,并采用了锥形喷嘴内表面的条状凸台和采用中间收敛两端扩撒设计的流线型扩散管,形成了喷嘴出口的涡流,使水和固体颗粒的混合更加充分,避免了粉体物料结块,喷射过程中不产生粉尘并有效防止了因固体颗粒堆积而堵塞出口管道。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种液固混合喷射器的三维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种液固混合喷射器的剖面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种液固混合喷射器的右视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中锥形喷嘴的三维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中锥形喷嘴的俯视图附图中1.三通管道;2.液体入口 ;3.固体颗粒入口 ;4.浆体出口 ;5.锥形喷嘴;6.流线型扩散管;7.扩散区;8.混合区;9.喷嘴条状凸台;10.锥形喷嘴出口。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f图5所示的一种液固混合喷射器,由三通管道I、锥形喷嘴5、流线型扩散管6组成,三通管道I的一侧水平管道中固定安装有锥形喷嘴5 ;锥形喷嘴5的一端为锥形喷嘴出口 10,锥形喷嘴5的另一端是液体入口 2 ;三通管道I的另一侧水平管道中固定安装有流线型扩散管(6),流线型扩散管(6)的一端出口为浆体出口(4),流线型扩散管(6)的中段为浆体扩散区(7);三通管道(I)的上段为固体颗粒入口 3,固体颗粒入口 3的下部设有固体和液体混合区(8);锥形喷嘴5 的内部设有锥形喷嘴出口 10,锥形喷嘴5的出口内径远小于入口的内径;锥形喷嘴5的表面设有均布的喷嘴条状凸台9 ;流线形扩散管6内部呈中间收敛两端扩散形状。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高压水通过液体入口 2进入三通管道I中,固体颗粒由固体颗粒入口 3进入三通管道I中,高压水和固体颗粒在混合区8中混合形成浆体,浆体通过扩散区7喷射,扩散区设有中间窄两端宽的流线型扩散管6,一方面提高了管道的耐磨性,加速浆体喷射,另一方面流线形设计可以有效提高浆体的湍流效应,防止固体颗粒堆积堵塞管道,在锥形喷嘴5的内部一端表面设置均布的条状凸台9,锥形喷嘴出口 10的内径较小有利于喷嘴出口涡流的形成。权利要求1.一种液固混合喷射器,包括三通管道(I)、固体颗粒入口(3)、浆体出口(4)、混合区(8)、扩散区(7);其特征是还包括液体入口(2)、锥形喷嘴(5)、流线型扩散管(6)、喷嘴条状凸台(9)、锥形喷嘴出口(10);三通管道(I)水平方向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锥形喷嘴(5)和流线型扩散管(6);三通管道(I)的垂直方向为承接固体颗粒介质的固体颗粒入口(3);三通管道(I)水平方向的一端为液体入口(2),与高压水管相通;三通管道(I)水平方向的另一端为浆体出口(4);锥形喷嘴(5)的一端面设有均布的喷嘴条状凸台(9),喷嘴条状凸台(9)内部中间为锥形喷嘴出口( 10),锥形喷嘴(5)上的锥形喷嘴出口( 10)的内径远小于锥形喷嘴(5)上液体入口(2)的内径;三通管道(I)的 内部一端设有中间收敛两端扩散的流线形扩散管(6);三通管道(I)内部设有固体和液体混合区(8)和形成浆体扩散喷射的扩散区(7)。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液固混合喷射器,包括三通管道、固体颗粒入口、浆体出口、混合区、扩散区;特征是还包括液体入口、锥形喷嘴、流线型扩散管、喷嘴条状凸台、锥形喷嘴出口;三通管道水平方向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锥形喷嘴和流线型扩散管;三通管道的垂直方向为承接固体颗粒介质的固体颗粒入口;三通管道水平方向的一端为液体入口,与高压水管相通;三通管道水平方向的另一端为浆体出口;锥形喷嘴的一端面设有均布的喷嘴条状凸台,喷嘴条状凸台内部中间为锥形喷嘴出口,锥形喷嘴上的锥形喷嘴出口的内径远小于锥形喷嘴上液体入口的内径;其优点是避免了粉体物料结块,喷射过程中不产生粉尘并有效的防止因固体颗粒堆积而堵塞出口管道。文档编号B05B7/10GK202762573SQ201220451460公开日2013年3月6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5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5日专利技术者蒋波, 李军, 葛国军, 朱晋英, 肖湖福, 汪文俊, 朱恒 申请人:北京中冶设备研究设计总院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固混合喷射器,包括三通管道(1)、固体颗粒入口(3)、浆体出口(4)、混合区(8)、扩散区(7);其特征是:还包括液体入口(2)、锥形喷嘴(5)、流线型扩散管(6)、喷嘴条状凸台(9)、锥形喷嘴出口(10);三通管道(1)水平方向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锥形喷嘴(5)和流线型扩散管(6);三通管道(1)的垂直方向为承接固体颗粒介质的固体颗粒入口(3);三通管道(1)水平方向的一端为液体入口(2),与高压水管相通;三通管道(1)水平方向的另一端为浆体出口(4);锥形喷嘴(5)的一端面设有均布的喷嘴条状凸台(9),喷嘴条状凸台(9)内部中间为锥形喷嘴出口(10),锥形喷嘴(5)上的锥形喷嘴出口(10)的内径远小于锥形喷嘴(5)上液体入口(2)的内径;三通管道(1)的内部一端设有中间收敛两端扩散的流线形扩散管(6);三通管道(1)内部设有固体和液体混合区(8)和形成浆体扩散喷射的扩散区(7)。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波,李军,葛国军,朱晋英,肖湖福,汪文俊,朱恒,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中冶设备研究设计总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