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乐山专利>正文

钻头的倒角刀具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9109 阅读:1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钻头的倒角刀具结构,该倒角刀部的底端设计为尖状,并沿其长度成型面形成一均匀外径的麻花铰环面,且有一边缘形成刃口面对旋转方向的涡旋槽,而且在倒角刀具与钻头上槽道相接处留有2/3的槽通道,如此,将倒角刀部的径向螺丝与钻头结合在预定高度上,使钻孔及倒角的两件工作能一次同时完成,藉此摒除习知刀具后必须重新对准中心的困扰,能同时完成钻孔及倒角的工作过程。(*该技术在200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有关一种钻头的倒角刀结构,其将钻头及倒角刀锁合成一体,使钻头及倒角的两件工作能以一支工具同时来完成。现在社会形态逐渐追随文明科技的进步而变迁,尤在电动工具日新月异的发展过程中,已逐渐由电脑完全操纵,由是电动工具周边各组件钻孔所必须的钻头,仍日渐增加。又因在科技发展一日千里的行势下,人类对于钻头的要求,以从过去只是单纯的考虑“材质”,转而须兼顾到结构功能,而对这种制程精简化潮流,各厂商皆力求简化产品的工作过程,以符合时代的需要,进而提高其产品的竞争力。就钻头来说,过去亦不断的有人致力于材质的研究,但受结构规格的限制,其功能一直未有重大突破,请参阅附图说明图1,以常用的钻孔钻头为例,将钻头中心钻入孔中心点内,由于钻头于钻孔后攻牙,会残留有铁、木屑(C)在其上(图11),不仅容易造成人员受伤,同时,于上螺丝时亦无法顺利,故于孔的外缘常需设有外径略大的浅凹缘(L)(俗称倒角,图11),用以方便螺丝的埋入或攻牙之前所之倒角动作之用,故须再次以较大外径的倒角钻头(如图2所示)以钻出该浅凹缘,由于经过二次更换不同的钻孔及对位,故常使中心对位不准确而形成偏心,所以须先经过熟练的技工以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钻头的倒角刀具结构,其特征在于:倒角刀部的底端设计为尖状,环面则配合锁头形状呈一均匀外径的麻花纹,其一边缘形成一刃口面,内凹面则设有一与钻头凹槽旋转方向吻合的涡旋槽,在涡旋槽双侧外缘恰形成一对相同的倒钩,另在外径端面设有若干螺孔;钻头尖端沿涡旋槽入口进入,倒角具内,而涡旋槽浮贴于钻头的棱边,相同的倒钩恰好嵌于棱边两侧的钻头凹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乐山
申请(专利权)人:陈乐山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