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便携数据载体的数据载体主体的方法和数据载体主体技术

技术编号:8390917 阅读:1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08 02: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制造用于具有一芯子层和至少一顶层的便携式数据载体的数据载体主体的方法,其中芯子层包含芯片模块。本方法包括提供具有不利于层合的表面(24)的芯片模块(22);施加粘合剂沉积物(16)于模块表面(24);在芯子层(42,44)内形成凹陷(43,45)以及插入芯片模块(22)于所述凹陷以使得设置有粘合剂沉积物(16)的模块表面(24)定位为朝向凹陷(43,45)的开口侧;然后在模块表面(24)上施加顶层(50);最后层合前面形成的结构(16,22,42,44,50)。在这种情况下,粘合剂沉积物(16)与邻近的顶层(50)紧密结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根据独立权利要求的主题的方法和产品。本专利技术尤其涉及制造具有集成IC的非接触可读识别文件的方法,该文件能被用作身份证或者护照册的数据页,还能用于相应的识别文件。
技术介绍
诸如身份证或者护照的识别文件越来越多的设置有收发器装置,该收发器装置包括包含IC的芯片模块及与其连接的天线。这些芯片-线圈装置允许存储在IC内的数据被非接触地读取。这样的识别文件的制造典型地通过层合至少一个芯子层和两个覆盖层来实现,芯片-线圈装置集成入芯子层中。关于这种识别文件的耐用性的问题是IC模块和文件主体之间的结合。这两者由不同的材料构成,模块材料是硬的和高熔点的,而用于文件主体的材料是相对软的和容易层合的。IC模块和文件主体的不同材料的构成,在相应识别文件的长期使用中,有时导致在边界层内出现裂缝,其源于芯片模块和文件主体之间的边界区··域。裂缝蔓延进入挨着设置的覆盖层,并损坏识别文件的外观和机械稳定性。为了防止在用作识别文件的便携式数据载体内的这种裂缝,在WO 2007/089140Al中已经提出了在模块上侧和覆盖层之间设置进一步的层,且在进一步的层和覆盖层之间设置一个非连续的辅助层嵌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T塔兰蒂诺W波尼克瓦尔T萨尔泽G恩德雷斯C希伦伯格
申请(专利权)人:德国捷德有限公司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