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光装置及该发光装置用合成树脂灯罩的制造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390670 阅读:2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08 01: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发光装置及该发光装置用合成树脂灯罩的制造方法。其中,利用注射模塑成形模具成形出半成品,将半成品安装于加热用具而使其软化后,在模具内利用压缩空气使该半成品膨胀而将其形成为灯罩形状,并将在注射模塑成形模具的型芯部形成的凹凸形状转印,从而在所述半成品的内壁上形成凹凸形状,由此制造出发光装置用合成树脂灯罩,从而容易将灯罩内壁下方部的凹凸形状形成为所期望的形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照明用灯泡及照明用灯泡中使用的灯罩(globe)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在图9中示出照明用灯泡的代表性的结构图。图9是实现宽配光的LED灯泡的结构图。如图9所示,安装有半导体发光元件21的基台2固定在铝板I上。并且,第一反射板31及第二反射板32固定在铝板I上。在铝板I的周围固定有散热体4,在散热体4的下方固定有金属零件5。在由铝板I、散热体4及金属零件5包围的空间部中安装有未图示的电源电路,在铝板I上表面固定有用于保护基台2的灯罩6。`由半导体发光元件21发出的光被分成通过第一反射板31的窗部311而直线前进的光71、通过第一反射板31的窗部311后由第二反射板32反射而将方向改变为横向的光72、由第一反射板31反射而将方向改变为下方向的光73。为了扩宽该灯泡的配光角,优选由第一反射板31反射而通过灯罩6的光73经由灯罩6扩散。因此,灯罩6的材料通常使用含有扩散材料的合成树脂材料。为了使光的分配均匀,优选灯罩6的形状为球或椭圆体,为了确保更后方的光,优选灯罩6的外径比散热体4的外径大。即,优选灯罩6的形状为袋状。因此,以往,作为灯罩6的制造方法,主要使用如下方法通过注射模塑成形法预先制作有底筒状的半成品,并利用压缩空气使半成品在吹塑成形模内膨胀,由此成形为所期望的灯罩形状。使用图10(a)至图10(d),对通过该现有的吹塑成形法进行的灯罩制造的流程进行说明。图10(a)是表示将通过注射模塑成形法成形出的半成品8 (型坯)插入到棒状的加热用具中而使半成品8预先软化后,将其放置到吹塑成形模10中,并将吹塑成形模10关闭的状态的图。之后,利用从供给口 11供给的压缩空气使半成品8膨胀。图10(b)是表示半成品8通过压缩空气膨胀而成形为所期望的灯罩形状的状态的图。图10(c)是表示通过上述的方法成形出的灯罩6的形状的图。在吹塑成形中,需要将半成品8强有力地限制在支架部9上,以免在向半成品8供给压缩空气的支架部9上产生空气泄漏。因此,在半成品8上设置具有突起的按压余量部(押 λ代)82,并通过按压夹具将半成品8经由按压余量部82牢固地固定于支架部9。按压余量部82在成形后被从切断面12切断,从而形成图10(d)所示那样的灯罩形状。在专利文献I中,还提出有通过如下方法来制造灯罩6的方法通过真空吸引将合成树脂片固定于夹具后,在成形模内利用压缩空气使该合成树脂片膨胀,由此成形为所期望的灯罩形状,之后将多余的部分切掉。使用图11(a)至图11(f)对专利文献I的方法进行说明。如图11(a)所示,准备在吹塑成形用的分割模具402上配置有夹紧装置403,且在夹紧装置403的上方配置有棒状的插入件404的成形装置。分割模具402左右分开而进行待机。在夹紧装置403之间夹有合成树脂片401。合成树脂片401预先被加热软化,且被夹在夹紧装置403中而水平地固定。通过使插入件404下降,利用插入件404的球状的前端对加热软化后的合成树脂片401如图11 (b)所示那样垂直地按压,使其在比夹紧装置403的开口部405靠下方的位置伸入到分离模具402内。插入件404在其周壁具有多处通气孔406。通气孔406经由安装部内的通路407与未图示的真空装置及压缩空气产生装置连通。首先,使真空装置工作,将处于软化状态的合成树脂片401经由插入件404的通气孔406而在真空的作用下直接拉入,此时,合成树脂片401如图11(c)所示那样成为与插入件404密接的合成树脂片410。接着,如图11(d)所示,关闭分离模具402。然后,使压缩空气产生装置工作而从通气孔406喷出压缩空气,由此如图11(e)所示那样,使与插入件404密接的合成树脂片410与分离模具402的模面408密接。之后,如图11(f)所示,打开分离模具402并松开夹紧装置403,由此将成形品409取出。 在下一工序中将取出的成型品409的多余的部分切掉,来形成灯罩6。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I :日本特开昭58-209531号公报专利文献2 日本特开平4-164825号公报专利技术的概要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通过增加合成树脂中含有的扩散材料的含有量,由此能够增加灯罩6上的光的扩散率而使配光角进一步扩宽,但与此同时,存在光的透射率降低且光的取出效率降低这样的问题。另外,已知有通过在灯罩6的表面形成凹凸形状,来使通过灯罩6的光扩散的方法。根据该方法,由于灯罩6内的光的吸收率没有变化,因此具有与扩散率的增大相伴的光的取出效率的降低量比增加合成树脂中含有的扩散材料的含有量的情况少这样的优点。然而,当在灯罩6的表面设置凹凸形状时,存在外观品质降低且容易附着灰尘这样的问题,因此优选凹凸形状设置在灯罩6内壁上。在现有的吹塑成形法中,即使在半成品的内壁形成凹凸形状,由于利用压缩空气使半成品膨胀,因此在半成品的内壁上形成的凹凸也会伸展。即,存在难以保持需要的形状的问题。在专利文献2中,提出有通过在灯罩6下方部形成厚壁部,来对该部分附加透镜功能的方法。使用图12对专利文献2的方法进行说明。将通过图12(a)所示的环形模501取出的熔融玻璃502如图12(b)所示那样插入到预备模具505中。预备模具505是组合模,在预备模具505的内壁面设有凹入的凹部504。将通过吹塑成形而成形出的成形玻璃503取出,由此成形出图12(c)所示那样的具有突出部506的成形玻璃503。对成形玻璃503再次进行加热软化后,如图12(d)所示,插入到正式模具507中来进行吹塑成形,由此在成形玻璃503的内壁部形成透镜状的厚壁部。然而,在该方法中,需要实施两次吹塑成形,使成本变高。并且,难以使厚壁部的曲率半径变大,不太能够期待大的折射率。并且,由于通过合成树脂内的光的吸收率与壁厚成比例,因此还产生光的取出效率在厚壁部降低这样的问题。另外,在上述的吹塑成形法中,在将通过注射模塑成形法成形出的半成品暂时冷却而使尺寸稳定后,将其插入到加热用具中进行软化。此时,需要将半成品加热到载荷挠曲温度以上,因此加热时间和能量的损耗大。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课题而以低成本提供一种配光特性及光的取出效率良好的照明用的灯罩6。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发光装置具备安装有半导体发光元件的基台;在所述半导体发光元件的上方对从所述半导体发光元件发出的光进行反射的反射板;配置在所述基台的下部的散热体;位于所述散热体上部,覆盖所述基台、所述半导体发光元件及所`述反射板的灯罩,所述发光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灯罩内壁中的下方部设有凹凸形状。另外,本专利技术的发光装置用合成树脂灯罩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利用注射模塑成形模具成形出半成品的注射模塑成形工序;将所述半成品安装于加热用具而使所述半成品软化后,在模具内利用压缩空气使所述半成品膨胀而将其形成为灯罩形状的吹塑成形工序,并且,将在所述注射模塑成形模具的型芯部形成的凹凸形状转印,从而在所述半成品的内壁上形成凹凸形状。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通过在灯罩内壁的下方部形成凹凸形状,由此使通过灯罩下方部的光较大地折射,从而能够使扩散率提高,能够得到宽的配光角。并且,由于使用在利用注射模塑成形模具成形半成品的注射模塑成形工序中,将在所述注射模塑成形模具的型芯部形成的凹凸形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角陆晋二村濑龙马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