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乙烯系导光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90666 阅读:2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08 01: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由耐热性优异且成型时变黄少、以苯乙烯系单体为原料的苯乙烯系树脂形成的导光板。该导光板由甲醇可溶性成分为1.5质量%以下且重均分子量(Mw)为15万~45万的苯乙烯系树脂形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由 以苯乙烯系单体为原料的苯乙烯系树脂形成的导光板。
技术介绍
在液晶显示器的背光灯中,有将光源配置在显示装置正面的直下式背光灯、将光源配置在侧面的边缘照明式背光灯。导光板安装于边缘照明式背光灯中,发挥将来自侧面的光导入液晶面板的作用,被用于电视机、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移动电话、汽车导航等广泛用途。在导光板中主要使用以PMMA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为代表的丙烯酸树脂,这些树脂虽然透明性等光学特性优异,但有吸水性高的趋势,有时产生成型品翘曲的问题、尺寸变化。因此,提出了使用改善了这些特性的作为苯乙烯与(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共聚物的 MS树脂。专利文献I提出了降低MS树脂的吸水性和成型时的变色等改进技术。专利文献I中公开了重均分子量(Mw) 6 17万、残留单体量3000 μ g/g以下、并且低聚物量为2%以下的导光板。但是,有吸水性高,尺寸稳定性比以苯乙烯系单体为原料的苯乙烯系树脂差的趋势。另一方面,作为提高使用了以苯乙烯系单体为原料的树脂的导光板的耐热性的例子,专利文献2中提出了苯乙烯系单体-(甲基)丙烯酸系单体系共聚物。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由苯乙烯系单体-(甲基)丙烯酸系单体系共聚物形成的导光板,所述苯乙烯系单体-(甲基)丙烯酸系单体系共聚物由95. 5 99重量%的苯乙烯系单体和I 4. 5重量%的(甲基)丙烯酸系单体构成,Mw为16 35万,但显示吸水性高,吸水翘曲量比以苯乙烯系单体为原料的苯乙烯系树脂大的趋势。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I :日本特开2003-075648号公报专利文献2 :日本特开2007-204536号公报专利技术内容以往使用冷阴极管作为液晶显示器用光源时,可使用紫外线所致的变黄较小且光学特性较良好的PMMA、MS树脂作为导光板材料。另一方面,近来,随着省电化的趋势,光源正在进行从冷阴极管向LED的转换,使用在引起导光板变黄的紫外线区域内几乎没有发光光谱的白色LED时,期待由以苯乙烯系单体为原料的苯乙烯系树脂形成的导光板也能够廉价且有用性大。然而,至今为止的导光板不一定充分兼得耐热性和抑制成型时的变黄。本专利技术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由耐热性优异且成型时变黄少、以苯乙烯系单体为原料的苯乙烯系树脂形成的导光板。本专利技术人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进行了反复深入研究,结果完成了以下述内容为主旨的本专利技术。 ( I) 一种导光板,其特征在于,由甲醇可溶性成分为I. 5质量%以下且重均分子量(Mw)为15万 45万的苯乙烯系树脂形成。(2)根据技术方案I中记载的导光板,上述苯乙烯系树脂的以50N负载测定的维卡软化温度为100°C以上。(3)根据上述(I)或(2)中记载的导光板,对于上述苯乙烯系树脂而言,苯乙烯系树脂中的残留苯乙烯单体和残留聚合溶剂的总量为500μ g/g以下,且苯乙烯二聚物与三聚物的总计量为5000 μ g/g以下。(4)根据上述(I) (3)中任一项中记载的导光板,上述苯乙烯系树脂是将4-叔丁基邻苯二酚浓度低于10 μ g/g的苯乙烯系单体聚合而得到的树脂。(5)根据上述(I) (4)中任一项中记载的导光板,上述苯乙烯系树脂是,甲醇可溶性成分为I. O质量%以下,且重均分子量(Mw)为20万 40万。(6)根据上述(I) (5)中任一项中记载的导光板,上述苯乙烯系树脂的以50N负载测定的维卡软化温度为103°C以上。(7)根据上述(I) (6)中任一项中记载的导光板,上述苯乙烯系树脂的弯曲强度为90MPa以上。(8)根据上述(I) (7)中任一项中记载的导光板,上述苯乙烯系树脂的全光线透射率为90%以上。(9)根据上述(I) (8)中任一项中记载的导光板,上述苯乙烯系树脂的雾度低于O.5%。(10)根据上述(I) (9)中任一项中记载的导光板,上述苯乙烯系树脂的 为O.3以下。本专利技术导光板由于耐热性高,所以能够抑制使用时的热变形,能够防止成型时的变黄。另外,与PMMA、MS树脂相比较,吸水性低且廉价。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的导光板可以通过将苯乙烯系树脂或向苯乙烯系树脂中根据需要添加了光扩散剂、紫外线吸收剂、抗氧化剂等而成的组合物使用注射成型、挤压成型等成型方法而得到。苯乙烯系树脂可以通过将苯乙烯系单体聚合而得到。苯乙烯系单体是指作为芳香族乙烯基系单体的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邻甲基苯乙烯、对甲基苯乙烯等的单独或2种以上的混合物,优选苯乙烯。作为苯乙烯系单体的聚合方法,可举出本体聚合法、溶液聚合法、悬浮聚合法等公知的苯乙烯聚合方法。从品质、生产率的角度出发,优选本体聚合法或溶液聚合法,另外,优选连续聚合。作为溶液聚合法的溶剂,例如可以使用苯、甲苯、乙基苯、二甲苯等烷基苯类,丙酮、甲乙酮等酮类,己烷、环己烷等脂肪族烃等。在苯乙烯系树脂聚合时,根据需要,可以使用聚合引发剂、链转移剂。作为聚合引发剂,可举出有机过氧化物,例如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1,I-二(叔丁基过氧化)环己烷、1,I-双(叔丁基过氧化)-3,3,5-三甲基环己烷、2,2-双(4,4- 二叔丁基过氧化环己基)丙烷、过氧化异丙基碳酸叔丁酯、过氧化二异丙苯、过氧化叔丁基异丙苯、过氧化乙酸叔丁酯、过氧化-2-乙基己酸叔丁酯、聚醚四(过氧化碳酸叔丁酯)、3,3- 二(叔丁基过氧化)丁酸乙酯、过氧化异丁酸叔丁酯等。作为链转移剂,可举出脂肪族硫醇、芳香族硫醇、五苯基乙烷、α -甲基苯乙烯二聚物、萜品油烯等。在聚合工序中,优选使用公知的完全混合槽式搅拌槽、塔式反应器等,以树脂成为目标分子量分布的方式调整聚合温度等来进行反应控制。将含有出自聚合工序的聚合物的聚合溶液转移至脱挥工序,除去未反应的单体和聚合溶剂。脱挥工序由带加热器的真空脱挥槽、带排气口的脱挥挤出机等构成。将出自脱挥工序的熔融状态的聚合物转移至造粒工序。在造粒工序中,利用多孔模挤出熔融树脂成束状,以冷切方式、空中热切方式、水中热切方式加工成颗粒形状。苯乙烯系树脂中的甲醇可溶性成分为1.5质量%以下,更优选为1.0质量%以下, 进一步优选为O. 8质量%以下。如果甲醇可溶性成分超过I. 5质量%,则有时导光板的耐热性变得不充分而发生热变形。甲醇可溶性成分是指树脂中的可溶于甲醇的成分的量,例如,除含有聚合过程、脱挥工序中生成的苯乙烯低聚物(苯乙烯二聚物、苯乙烯三聚物)之外,还含有白油、硅油等各种添加剂、残留单体和残留聚合溶剂等低分子量成分。甲醇可溶性成分能够通过下述方式减少抑制聚合过程中副生成的苯乙烯低聚物(苯乙烯二聚物、苯乙烯三聚物)的产生量、调整白油等各种添加剂的添加量、抑制残留苯乙烯单体和残留聚合溶剂的量。本专利技术中的甲醇可溶性成分的测定按下述方法进行。精确称量P (g)苯乙烯系树月旨,加入50mL四氢呋喃,在室温(25°C )溶解I小时。溶解后,加入5mL乙醇,充分混合。接下来,在装有400mL甲醇的烧杯中加入上述溶解液,边在室温搅拌边使不溶于甲醇的成分(树脂成分)析出。搅拌15分钟后,加入I滴盐酸,再于室温搅拌10分钟。停止搅拌,静置10分钟后,用玻璃过滤器缓慢过滤来分离甲醇不溶性成分,用150°C的真空干燥机在减压下干燥2小时后,在干燥器内放冷25分钟,测定干燥的甲醇不溶性成分的质量N(g)。按照下式计算甲醇可溶性成分。甲醇可溶性成分(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绪方博西野广平小沢道秀
申请(专利权)人:东洋苯乙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