熔融玻璃的减压脱泡装置和减压脱泡方法以及玻璃制品的制造装置和制造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390204 阅读:1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07 23:34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熔融玻璃的气泡接触减压脱泡槽的上部空间的内壁、能将沿该内壁流下的熔融玻璃排出到减压脱泡槽外部的减压脱泡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特征是,减压脱泡槽具备用于限定熔融玻璃的收纳部和上部空间的底壁部、周壁部和顶部,接触熔融玻璃的周壁部通过将多个立砌砖组合而构成,上部空间通过将多个拱顶砖组合而构成,构成上部空间的多个拱顶砖中,抵接在立砌砖上的拱顶砖以使其收纳部侧的面的下部比上述立砌砖的接触熔融玻璃的面更靠外侧的方式设置在立砌砖的上表面,在立砌砖的上表面与设在其上方的拱顶砖的下部之间形成有熔融玻璃的贮留部,在面向贮留部的立砌砖和拱顶砖的接合部分形成有与减压脱泡槽的外部连通的熔融玻璃的排出流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熔融玻璃的减压脱泡装置和减压脱泡方法以及玻璃制品的制造装置和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以往,为了提高成形得到的玻璃制品的品质,在用熔融槽将玻璃原料熔融后且在用成形装置对熔融玻璃进行成形前,采用减压脱泡装置来除去熔融玻璃内产生的气泡。 上述减压脱泡装置是如下装置:通过使熔融玻璃通过内部保持于规定真空度的减压脱泡槽内,使熔融玻璃内所含的气泡在较短的时间内成长,利用长大的气泡的浮力使气泡上浮到熔融玻璃的表面上,在熔融玻璃的表面使气泡破裂,从而高效地从熔融玻璃除去气泡。 此外,在减压脱泡装置之类的玻璃制造装置中,形成熔融玻璃的流路的减压脱泡槽的构成材料必须具备优异的耐热性和对熔融玻璃的耐腐蚀性。作为满足这种条件的材料,以往已知使用电铸砖之类的耐火砖来构成减压脱泡槽的技术(参照专利文献1)。 上述减压脱泡槽中,由于其内部的状态变化而有时会发生被称为暴沸的现象。该暴沸是指,在熔融玻璃内部及表面产生大量的气泡,气泡上浮到熔融玻璃的液面而形成厚的泡层的现象。例如,在减压脱泡槽的内部压力无法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而出现内部压力降低时,或熔融玻璃的温度发生变动、温度上升而出现熔融玻璃的粘度降低时等情况下,容易发生暴沸。此外,在进行脱泡的熔融玻璃的粘度低的情况下,由于如上所述的状况变化而更容易发生暴沸。通常难以防止暴沸的发生及控制因暴沸产生的泡层的厚度。 如果因暴沸产生的泡层变厚,则容易发生泡层接触到设想不与熔融玻璃接触的内部壁面的情况。 在用耐火砖构成的减压脱泡槽的内表面,在接触熔融玻璃的部分(设想与熔融玻璃接触的部分)使用对熔融玻璃具有特别高的耐腐蚀性的耐火砖。但是,对于不接触熔融玻璃的部分(设想不与熔融玻璃接触的部分),考虑到经济性等,惯例是使用上述耐腐蚀性特别高的耐火砖以外的耐火砖。 接触熔融玻璃的部分所使用的耐火砖被称为立砌砖(Soldi er Refractory或Soldier Block)。作为立砌砖,可使用例如对熔融玻璃的耐腐蚀性高的电铸砖。 减压脱泡槽的侧壁上部及顶部被称为拱顶,通常该部分不与熔融玻璃接触。该部分所使用的耐火砖被称为拱顶砖(Crown Refractory或Crown Block)。作为拱顶砖,可使用例如结合砖。因此,如上所述,如果泡层的厚度变厚,不仅会发生破泡的效率降低的问题,还会出现泡层与由拱顶砖构成的减压脱泡槽的内表面接触的情况。 在由拱顶砖构成的减压脱泡槽内表面大多会附着从熔融玻璃挥发出的熔融玻璃的成分(氧化硼及碱金属氧化物等)。如果泡层与拱顶砖表面接触,则泡层会与这些付着物接触,从而导致附着物容易混入构成泡层的熔融玻璃中。此外,由于拱顶砖对熔融玻璃的耐腐蚀性相对较低,因此容易被构成泡层的熔融玻璃浸蚀,有可能拱顶砖的成分也混入泡层的熔融玻璃中。 如果与由拱顶砖构成的面接触的泡破裂,形成熔融玻璃而从壁面落下或沿壁面流下,混入在减压脱泡槽内流动的熔融玻璃中,则上述附着物及拱顶玻璃成分会混入熔融玻璃。 虽然附着物原来是熔融玻璃的成分,但是混入附着物的部分中熔融玻璃的组成会发生变化,不能形成整体具有均匀的组成的熔融玻璃。因此, 在例如对该熔融玻璃进行成形来制成玻璃制品时,由于玻璃的组成不均匀而成为局部折射率不同的玻璃制品,发生使透视图像歪曲(所谓的产生波筋)之类的问题。 此外,拱顶砖的成分混入熔融玻璃时,不是构成熔融玻璃成分的成分会混入熔融玻璃,有导致玻璃制品的品质降低之虞。 于是,提出了如下减压脱泡装置:在产生如上所述的大量气泡的情况下,在减压脱泡槽的侧部侧设置将内部压力调整为与减压脱泡槽相同真空度的分支减压壳体,并在该分支减压壳体侧设置将熔融玻璃的泡层导入并除去、收纳的泡层除去单元(参照专利文献2)。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平11-139834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2000-178028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在专利文献2中记载的减压脱泡装置中,通常在减压脱泡槽的顶部设置监视窗来监视熔融玻璃的状态,进行槽内压力的微调整及熔融玻璃的温度控制,以避免发生如上所述的暴沸现象。但是,即使是在稳定运转减压脱泡装置的状态下,如果因槽内压力的稍微变动或熔融玻璃的一点点温度差等而导致气泡急剧成长,引起上述的暴沸,则也有可能引起玻璃制品的品质的劣化及波筋的产生。 此外,如果采用在减压脱泡槽的侧部侧设置分支减压壳体的结构,则减压脱泡槽的结构易变得复杂,装置成本增加。还有,通过设置分支减压壳体虽然能够除去在熔融玻璃的液面附近产生的气泡,但在因暴沸而产生厚的泡层的情况下,大多无法避免泡层与由拱顶砖构成的侧壁及顶接触的情况。因此,存在无法应对由与拱顶砖的面接触的泡层引起的上述问题的课题。 根据上述背景,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即使在因暴沸等现象产生厚的泡层且该泡层与拱顶砖的面接触的情况下,也能够在不使与拱顶砖的面接触的泡层的熔融玻璃返回到减压脱泡槽内的熔融玻璃中,从而不损害熔融玻璃的组成均匀性的情况下进行减压脱泡的减压脱泡装置。 本专利技术的又一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上述的减压脱泡装置且能够在不损害熔融玻璃的组成均匀性的情况下进行减压脱泡的熔融玻璃的减压脱泡方 法。 本专利技术的又一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上述的减压脱泡装置来制造高品质的玻璃制品的装置和方法。 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本专利技术为一种减压脱泡装置,其具备:内部通过抽真空而被减压的减压壳体,设置在上述减压壳体内、用于进行熔融玻璃的减压脱泡的减压脱泡槽,用于向该减压脱泡槽中供应熔融玻璃的供应机构,和用于将脱泡后的熔融玻璃送至下一工序的送出机构,其特征是,上述减压脱泡槽构造成具备用于限定熔融玻璃的收纳部和上部空间的底壁部、周壁部和顶部,限定上述熔融玻璃的收纳部的壁面通过将多个立砌砖组合而构成,限定上述上部空间的壁面通过将多个拱顶砖组合而构成;并且,上述多个拱顶砖中,以下拱顶砖以使上述减压脱泡槽内侧的面的下部位于比上述立砌砖的与熔融玻璃接触的接触面的位置更靠外侧的位置的方式设置在上述立砌砖的上表面侧,该拱顶砖被设置在构成限定上述熔融玻璃的收纳部的壁面的上端的立砌砖的上表面侧,在上述立砌砖的上表面和设置在其上方的拱顶砖的下部之间形成熔融玻璃的贮留部;在上述立砌砖的一部分和上述拱顶砖的一部分中的至少一方,形成与上述贮留部及上述减压脱泡槽的外部连通的熔融玻璃的排出路。 本专利技术的减压脱泡装置中,优选在设置有上述拱顶砖的立砌砖的上表面部分和上述拱顶砖的下表面部分的双方形成与上述贮留部及上述减压脱泡槽的外部连通的槽,使双方的槽连通以构成上述熔融玻璃的排出路。 本专利技术的减压脱泡装置中,优选在面向上述贮留部的上述拱顶砖的下部侧形成有朝减压脱泡槽的外侧呈下坡梯度的内侧面,上述排出路的一端在该内侧面与上述立砌砖抵接的部分处开口。 本专利技术的减压脱泡装置中,优选在贮留部中的上述熔融玻璃的收纳部侧的端缘形成有堤防部,其中,上述贮留部形成于上述立砌砖的上表面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0.06.30 JP 2010-1492301.一种减压脱泡装置,其具备:内部通过抽真空而被减压的减压壳体,设
置在所述减压壳体内、用于进行熔融玻璃的减压脱泡的减压脱泡槽,用于向该
减压脱泡槽中供应熔融玻璃的供应机构,和用于将脱泡后的熔融玻璃送至下一
工序的送出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减压脱泡槽构造成具备用于限定熔融玻璃的收纳部和上部空间的底
壁部、周壁部和顶部,限定所述熔融玻璃的收纳部的壁面通过将多个立砌砖组
合而构成,限定所述上部空间的壁面通过将多个拱顶砖组合而构成;并且,
所述多个拱顶砖中,以下拱顶砖以使所述减压脱泡槽内侧的面的下部位于
比所述立砌砖的与熔融玻璃接触的接触面的位置更靠外侧的位置的方式设置
在所述立砌砖的上表面侧,该拱顶砖被设置在构成限定所述熔融玻璃的收纳部
的壁面的上端的立砌砖的上表面侧,在所述立砌砖的上表面和设置在其上方的
拱顶砖的下部之间形成熔融玻璃的贮留部;
在所述立砌砖的一部分和所述拱顶砖的一部分中的至少一方,形成与所述
贮留部及所述减压脱泡槽的外部连通的熔融玻璃的排出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压脱泡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设置有所述拱顶砖
的立砌砖的上表面部分和所述拱顶砖的下表面部分的双方形成与所述贮留部
及所述减压脱泡槽的外部连通的槽,使双方的槽连通以构成所述熔融玻璃的排
出路。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减压脱泡装置,其特征在于,在面向所述贮留
部的所述拱顶砖的下部侧形成有朝减压脱泡槽的外侧呈下坡梯度的内侧面,在
该内侧面与所述立砌砖抵接的部分处所述排出路的一端开口。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减压脱泡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贮留
部中的所述熔融玻璃的收纳部侧的端缘形成有堤防部,其中,所述贮留部形成
于所述立砌砖的上表面侧。
5.如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减压脱泡装置,其特征在于,形成于
所述立砌砖的上表面侧的槽形成为横截面为矩形的方槽型,形成于所述拱顶砖
的下表面侧的槽形成为横截面为半圆形且比所述横截面为矩形的槽的宽度更

\t大的圆槽型。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减压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滨本浩明二宫一夫佐佐木道人
申请(专利权)人:旭硝子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