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板面板的重叠用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90170 阅读:1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07 23: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薄板面板的重叠用模块,使多个薄板面板在上下方向上能够高效率且稳定的重叠设置。该模块包括:夹持支承部,其用于对薄板面板进行夹持;载荷传递部,用于在上下方向上传递薄板面板的重量;定位部,其用于对在上下方向上重叠设置的薄板面板在水平方向上相对定位,夹持支承部包括:下板状体,其设置在模块的下部上;上下方向壁,其与下板状体形成为截面呈大致的コ字状,薄板面板由コ字状截面的开口部插入而被夹持,载荷传递部具有载荷传递面,定位部分别设置有内锁定部和外锁定部,内锁定部设置在下板状体的内缘上,与模块的上部的内缘相接触;外锁定部设置在下板状体的外缘上,与模块的上部的外缘相接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薄板面板的重叠用模块及薄板面板的重叠方法,具体为一种用于将多个薄板面板在上下方向上高效且稳定的重叠的薄板面板的重叠用模块以及利用该模块的薄板面板的重叠方法,或者对于在上下方向上以非接触方式重叠的薄板面板,能够稳定的保管或者搬运的薄板面板的重叠用模块。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中,对于容易损坏的较重的薄板面板,例如太阳能面板,能够通过使用模块,对其在上下方向上以非接触式重叠的形态保管及搬运。在专利文献1及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上述的一例。该模块包括:支承面,其用于由下方支承周围边缘部由框体夹持的薄板面板;成型品部件,其以由支承面向外方延伸的形态与支承面连接,用于在上下方向上传递薄板面板的重量。在该成型品部件的上、下部上分别具有可相互嵌合的凹部或者凸部。根据上述的模块,薄板面板的四角上分别经由框体安装有模块,薄板面板经由框体被加载在各自的支承面上,然后,在各个角部上,新模块的成型品部件的下部的凹部与已设置的模块的成型品部件的上部的凸部嵌合,同样的,下一个薄板面板也由4个模块支承,从而使薄板面板以非接触的形态在上下方向上重叠设置。但是,对于上述的模块存在以下的技术问题点。第1问题点在于:由于薄板面板的定位部和薄板面板的载荷传递部没有分离开,因此导致多个薄板面板很难在上下方向上被稳定的重叠设置。具体为:成型品部件的上下部分别构成载荷传递面,且分别在该上下部上设置有凸部和凹部,通过使位于上部的模块的下部的凹部与位于下部的模块的上部的凸部嵌合,使位于上部的模块与位于下部的模块在水平方向上相对定位,因此,由于凸部及凹部的存在,很难保证成型品部件的上下部的各自的载荷传递面积,从而导致多个薄板面板很难在上下方向上被稳定的重叠设置。第2问题点在于:由于薄板面板的支承部和薄板面板的定位部分离设置,从而使模块所需的材料的量增加,以致成本增加。具体为:如专利文献1的图7所示,无框的薄板面板被一对的栈桥片14夹持,利用在一对的栈桥片14的外侧上另外设置的圆筒部分13,使上部的模块的圆筒部分13的下部上设置的定位销6嵌入下部的模块的圆筒部分13的上部上设置的空腔8内,由此使上部的模块与下部的模块在水平方向上相对定位,因此薄板面板的支承部和薄板面板的载荷传递部呈分离状态,尤其是该圆筒部分13兼有载荷传递部的功能,所以为了使多个薄板面板在上下方向上能够被稳定的重叠设置,不得不使圆筒部分13在一定程度上扩径,由此造成了多余的材料的量的增加。第3问题点在于:多个薄板面板在上下方向上很难被高效率的重叠。具体为:例如,为了使重叠的薄板面板通过叉车搬运,在货盘的上表面上使用模块对薄板面板进行重叠的情况下,在货盘的上表面上,如果不能与薄板面板的四角相对应的位置定位模块,就不能够对薄板面板进行重叠设置。更具体为:各薄板面板的四角分别被加载在模块的支承面上,由于为采用由下侧进行支承的方式,如果不在各角上预设好模块的支承面,就不能够对薄板面板进行支承。在此,在多个薄板面板的四角上分别预先安装模块,以四角紧靠模块的状态将薄板面板在货盘的上表面上进行重叠设置,很难操作。如果按照上述方式,由于模块不能被固定在薄板面板的各角部上,相对于在货盘的上表面上薄板面板各角部上的已形成为柱状重叠的模块,薄板面板连同4个模块被一同重叠时,柱状的模块的稳定性较差,在上述情况下也可能导致呈柱状的模块的垮塌。第4问题点在于:尤其是在对有框的薄板面板在上下方向上重叠时,对该薄板面板的保护不足。具体为:在薄板面板处于重叠状态时或在对薄板面板进行重叠操作时,存在框体由模块中被拔出,薄板面板连同框体一同从模块中脱落的情况,会导致薄板面板的划伤,在有些情况下甚至会破损。更具体的为:如专利文献1的图6及图7所示,在板部分4上装载的框异形件10,由于不能够抑制由模块向内方的移动,在薄板面板处于重叠状态时或在对薄板面板进行重叠操作时,薄板面板会连同框异形件10一同从模块上脱落。相对于该情况,在专利文献1的图4所示的类型中,在板部分4上装载的框异形件10,虽然通过由板部分4的内缘向上方突出的缘部分5,能够抑制由模块向内方向的移动,但需要另外设置缘部分5,由此而增加了模块的成型成本。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技术专利特开2006-32978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技术专利实开昭55-7790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在此,有鉴于第1问题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薄板面板重叠用模块,该模块能够实现多个薄板面板在上下方向上高效且稳定的重叠。在此,有鉴于第2问题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薄板面板重叠用模块,使在上下方向上以非接触式重叠的薄板面板能够被稳定的保管或搬运。在此,有鉴于第3问题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薄板面板重叠用模块,使多个薄板面板分别通过面板的周边部的框架在上下方向上以非接触方式重叠时,能够高效且稳定的在上下方向上重叠设置。在此,有鉴于第4问题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薄板面板重叠用模块,使多个薄板面板分别通过面板的周边部的框架在上下方向上重叠时,不会增加成型成本,并能够方便的将框体连同薄板面板搬运到重叠设置的场所以及(或者)方便的从重叠设置的场所搬出,且不会担心框体从模块上脱落。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薄板面板重叠用模块,包括:夹持支承部,其用于对薄板面板进行夹持;载荷传递部,其连接在所述夹持支承部上,用于在上下方向上传递薄板面板的重量;定位部,其用于对在上下方向上重叠设置的薄板面板在水平方向上进行相对定位,所述夹持支承部包括:下板状体,其设置在所述模块的下部;上下方向壁,其由所述下板状体的外缘向上方延伸,以与所述下板状体一起构成为截面呈大致的日文片假名コ字状的结构,薄板面板由コ字状截面的开口部插入而被夹持支承,所述载荷传递部具有从所述上下方向壁的外表面向外侧形成的载荷传递面,所述定位部包括内锁定部和外锁定部,所述内锁定部设置在所述下板状体的内缘上,能与所述模块的上部的内缘相接触;所述外锁定部设置在所述下板状体的外缘上,能与所述模块的上部的外缘相接触。又有,所述定位部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模块的上部的上板状体,所述定位部包括内锁定部和外锁定部,所述内锁定部设置在所述下板状体的内缘上,能与所述上板状体的内缘相接触;所述外锁定部设置在所述下板状体的外缘上,能与所述上板状体的外缘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0.12.16 JP 2010-281078;2010.12.16 JP 2010-281071.一种薄板面板的重叠用模块,包括:夹持支承部,其用于对
薄板面板进行夹持;载荷传递部,其连接在所述夹持支承部上,用于
在上下方向上传递薄板面板的重量;定位部,其用于对在上下方向上
重叠设置的薄板面板在水平方向上进行相对定位,其特征在于,
所述夹持支承部包括:下板状体,其设置在所述模块的下部;上
下方向壁,其由所述下板状体的外缘向上方延伸,以与所述下板状体
一起构成为截面呈大致的日文片假名コ字状的结构,薄板面板由コ字
状截面的开口部插入而被夹持支承,
所述载荷传递部具有从所述上下方向壁的外表面向外侧形成的
载荷传递面,
所述定位部包括内锁定部和外锁定部,所述内锁定部设置在所述
下板状体的内缘上,能与所述模块的上部的内缘相接触;所述外锁定
部设置在所述下板状体的外缘上,能与所述模块的上部的外缘相接
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板面板的重叠用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位部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模块的上部的上板状体,所述定位
部包括内锁定部和外锁定部,所述内锁定部设置在所述下板状体的内
缘上,能与所述上板状体的内缘相接触;所述外锁定部设置在所述下
板状体的外缘上,能与所述上板状体的外缘相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薄板面板的重叠用模块,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上板状板和所述下板状板之间设置有与该两板状体相平
行的中间板状体,
所述夹持支承部为由所述中间板状体和所述下板状体形成的呈
大致的日文片假名コ字状截面,薄板面板由所述コ字状截面的开口部
插入到所述中间板状体和所述下板状体之间以被夹持支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薄板面板的重叠用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板状体的上表面构成为所述载荷承受面,所述下板状体的
下表面构成为所述载荷释放面,
用于连接所述上板状体的下表面和所述中间板状体的上表面的
纵加强筋设置在所述上下方向壁的内表面上。
5.一种薄板面板的重叠用模块,包括:夹持支承部,其用于对
薄板面板进行夹持;载荷传递部,其连接在所述夹持支承部上,用于
在上下方向上传递薄板面板的重量;定位部,其用于对在上下方向上
重叠设置的薄板面板在水平方向上相对定位,其特征在于,
所述夹持支承部包括:上板状体,其设置在所述模块的上部;上
下方向壁,其由所述上板状体的外缘向下方延伸,以与所述上板状体
包括截面呈大致的日文片假名コ字状的结构,薄板面板由コ字状截面
的开口部插入而被夹持支承,
所述载荷传递部具有从所述上下方向壁的外表面向外侧形成的
载荷传递面,
所述定位部包括内锁定部和外锁定部,所述内锁定部设置在所述
模块的下部的内缘上,能与所述上板状体的内缘相接触;所述外锁定
部设置在所述模块的下部的外缘上,能与所述上板状体的外缘相接
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薄板面板的重叠用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位部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模块的下部的下板状体,所述定位
部包括内锁定部和外锁定部,所述内锁定部设置在所述下板状体的内
缘上,能与所述上板状体的内缘相接触;所述外锁定部设置在所述下
板状体的外缘上,能与所述上板状体的外缘相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薄板面板的重叠用模块,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上板状板和所述下板状板之间设置有与该两板状体相平
行的中间板状体,
所述夹持支承部为由所述中间板状体和所述上板状体形成的呈
大致的日文片假名コ字状截面,薄板面板由所述コ字状截面的开口部
插入到所述中间板状体和所述上板状体之间以被夹持支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薄板面板的重叠用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板状体的上表面构成为所述载荷承受面,所述下板状体的
下表面构成为所述载荷释放面,
用于连接所述中间板状体的下表面和所述下板状体的上表面的
纵加强筋设置在所述上下方向壁的内表面上。
9.根据权利要求3或者权利要求7所述的薄板面板的重叠用模
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间板状体具有在内缘侧上形成敞开缺口的凹部。
10.根据权利要求2或者权利要求6所述的薄板面板的重叠用模
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夹持支承部具有与所述上板状体的外缘和所述下板状体的
外缘相连接的所述上下方向壁,所述上下方向壁与所述上板状体和所
述下板状体形成呈大致的日文片假名コ字状截面,薄板面板由所述
コ字状截面的开口部插入到所述下板状体和所述上板状体之间而被
夹持支承。
11.根据权利要求2或者权利要求6所述的薄板面板的重叠用模
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锁定部具有由下板状体的内缘向下方延伸的内挡,所述内
挡相对于所述上板状体的内缘由内侧与之相接触,所述外锁定部具有
由下板状体的外缘向下方延伸的外挡,所述外挡相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鹿岛伸之小林浩松荣刚志桥本广幸吉田攻一郎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日立物流京洛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