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削镶刀及切削工具、以及使用该切削工具的切削加工物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389987 阅读:1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07 23: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切削镶刀、具有该切削镶刀的切削工具及使用该切削工具制造切削加工物的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涉及的镶刀具有:上表面;下表面;侧面,其具有依次邻接的第一~第三侧面;上切削刃,其具有位于上表面与第一侧面的交线部的上主切削刃及位于上表面与第二侧面的交线部中的上主切削刃侧的上修光刃;下切削刃,其具有位于下表面与第三侧面的交线部的下主切削刃及位于下表面与第二侧面的交线部中的下主切削刃侧的下修光刃,第二侧面具有与上修光刃连接的上后刀面及与下修光刃连接的下后刀面,在侧剖视下,随着从上表面朝向下表面,上后刀面接近贯通上表面及下表面之间的中心轴且下后刀面离开所述中心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切削镶刀及切削工具、以及使用该切削工具的切削加工物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作为切削镶刀的一例,在日本特开2004-284010号公报中,公开了在俯视下为长方形状的、可反转型的切削镶刀。并且,上述的切削镶刀具有将基体以两根轴线为中心扭转的结构。然而,根据上述的切削镶刀,若较大地确保切削刃的轴向前角,则需要较小地形成切削镶刀的前倾角度。其结果是,在切削加工时,不能够在后刀面和被切削件之间确保充分的后角,有由于两者接触产生摩擦热而使切削镶刀提前磨损之虞。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课题之一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减少基于主切削刃的切削阻力的同时抑制修光刃侧的后刀面与被切削件的接触的切削镶刀及切削工具、以及使用该切削工具的切削加工物的制造方法。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涉及的切削镶刀具有:上表面;下表面;侧面,其具有分别与所述上表面及所述下表面连接且依次邻接的第一侧面、第二侧面及第三侧面;上切削刃,其具有位于所述上表面与所述第一侧面的交线部的上主切削刃及位于所述上表面与所述第二侧面的交线部中的所述上主切削刃侧的上修光刃;下切削刃,其具有位于所述下表面与所述第三侧面的交线部的下主切削刃及位于所述下表面与所述第二侧面的交线部中的所述下主切削刃侧的下修光刃,所述第二侧面具有与所述上修光刃连接的上后刀面及与所述下修光刃连接的下后刀面,在侧剖视下,随着从所述上表面朝向所述下表面,所述上后刀面接近贯通所述上表面及所述下表面之间的中心轴且所述下后刀面离开所述中心轴。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涉及的切削工具具有上述的切削镶刀和安装所述切削镶刀的刀夹,在侧视下,与所述刀夹的旋转轴垂直的直线和所述上后刀面的倾斜角度θ2比所述刀夹的所述旋转轴和与所述切削镶刀的所述中心轴垂直的直线的倾斜角度θ3大。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涉及的切削加工物的制造方法包括:使上述的切削工具旋转的工序;使旋转的所述切削工具的所述上切削刃与被切削件接触的工序;使所述切削工具离开所述被切削件的工序。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涉及的切削镶刀,在侧剖视下,随着从上表面朝向下表面,第二侧面中的上后刀面接近贯通上表面及下表面之间的中心轴且第二侧面中的下后刀面离开上述的中心轴。正因为如此,在安装于刀夹时,不使切削镶刀向刀夹的旋转方向的行进方向侧(前方)较大地前倾,就能够在被切削件的精加工表面和第二侧面的各后刀面之间确保较大的后角。并且,由于在第二侧面具有向上后刀面和下后刀面这两个相互不同的方向倾斜的两个后刀面的双方,所以即使在将切削镶刀的上表面及下表面的任一个朝向刀夹的旋转方向的行进方向侧安装的情况下,也能够呈现上述的效果。在另一方面,不需要为了确保较大的后角而使切削镶刀较大地前倾,因此能够较大地确保上主切削刃的轴向前角(axial rake angle)。换言之,能够在较小地形成切削镶刀的上主切削刃的倾斜本身的同时减少切削阻力,因此不需要将切削镶刀的厚度形成为大到确保期望的强度以上,从而产生减少材料成本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涉及的切削镶刀的图,(a)是立体图,(b)是俯视图(上视图)。图2是表示图1的切削镶刀的侧视图,(a)是如图1(b)的箭头A所示那样从第一侧面侧观察的侧视图,(b)是如图1(b)的箭头B所示那样从第二侧面侧观察的侧视图。图3是表示图2(b)的切削镶刀的放大剖视图,(a)是a-a线的局部放大剖视图,(b)是b-b线的局部放大剖视图,(c)是c-c线的局部放大剖视图,(d)是d-d线的局部放大剖视图。图4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涉及的切削工具的图,(a)是立体图,(b)是侧视图,(c)是前端视图。图5是表示图4的切削工具的前端部的局部放大侧视图。图6(a)~(c)是按工序顺序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涉及的切削加工物的制造方法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切削镶刀>以下,参照图1~图3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涉及的切削镶刀(以下,有时称为“镶刀”)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及图2所示那样,本实施方式的镶刀1大略具有上表面2、下表面3、分别与上表面2及下表面3连接的侧面4、贯通上表面2及下表面3之间的贯通孔6、位于上表面2与侧面4的交线部的上切削刃5、及位于下表面3与侧面4的交线部的下切削刃5P。侧面4具有依次邻接的第一侧面41、第二侧面42、第三侧面43及第四侧面44。如图1(b)所示那样,镶刀1在俯视下为将第一侧面41侧的外缘作为长边且将第二侧面42侧的外缘作为短边的长方形状(四边形状)。因此,与第一侧面41成对的第三侧面43位于第一侧面41的相反侧,与第二侧面42成对的第四侧面44位于第二侧面42的相反侧。由于第三侧面43及第四侧面44分别与第一侧面41及第二侧面42的结构相同,所以只要不作特别的说明,在以下用对第一侧面41及第二侧面42的说明代替对第三侧面43及第四侧面44的说明。在此,只要不在本说明书中作特别记载,俯视是指从上表面2侧观察镶刀1的状态。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镶刀1中,图1(b)所示的在俯视下的自第一侧面41至第三侧面43的距离W1(宽度)大于图2(a)所示的在侧视下的自上表面2至下表面3的距离W2(厚度)大。即,本实施方式的镶刀1为所谓横型的镶刀1。正因为如此,由于镶刀1的宽度较大,因此能够将后述的前刀面8及立起面9形成为期望的大小、形状,从而能够使切屑的排出性提高。需要说明的是,作为镶刀1的大小,例如将在俯视下的大致四边形状的长边设为6~30mm左右,将短边设为4~16mm左右即可,另外,将自上表面2至下表面3的厚度设为3~7mm左右即可。在此,在以下只要不作特别记载,厚度是指在侧视下上表面2中的位于最上方的部位至下表面3中的位于最下方的部位的距离中的与镶刀1的中心轴S1平行的线段。在本说明书中只要不作特别记载,侧视是指朝向第一侧面41观察镶刀1的状态。镶刀1的中心轴S1是指贯通上表面2及下表面3之间的轴,在俯视下使镶刀1旋转时成为旋转轴的轴。另外,镶刀1例如能够使用超硬合金、陶瓷或金属陶瓷等硬质材料或者用PVD或CVD等方法在这些母材料上涂敷TiC、TiN、TiCN或Al2O3等硬质膜而成的材料。从耐崩刀性及涂敷层的稳定性的观点出发,优选使用在超硬合金上进行了PVD涂敷的材料。以下,依次对镶刀1的各构成要素进行说明。首先,上切削刃5如上述那样位于上表面2与侧面4的交线部且具有上主切削刃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0.10.05 JP 2010-2253561.一种切削镶刀,具有:
上表面;
下表面;
侧面,其具有分别与所述上表面及所述下表面连接且依次邻接的第一
侧面、第二侧面及第三侧面;
上切削刃,其具有位于所述上表面与所述第一侧面的交线部的上主切
削刃及位于所述上表面与所述第二侧面的交线部中的所述上主切削刃侧
的上修光刃;
下切削刃,其具有位于所述下表面与所述第三侧面的交线部的下主切
削刃及位于所述下表面与所述第二侧面的交线部中的所述下主切削刃侧
的下修光刃,
所述第二侧面具有与所述上修光刃连接的上后刀面及与所述下修光
刃连接的下后刀面,
在侧剖视下,随着从所述上表面朝向所述下表面,所述上后刀面接近
贯通所述上表面及所述下表面之间的中心轴且所述下后刀面离开所述中
心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削镶刀,其中,
在侧剖视下,所述上后刀面相对于所述中心轴以倾斜角度α倾斜,
在所述第一侧面的侧视下,所述上主切削刃随着离开所述上修光刃而
向下方以倾斜角度X倾斜,
所述倾斜角度α比所述倾斜角度X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削镶刀,其中,
在侧剖视下,所述下后刀面相对于所述中心轴以倾斜角度β倾斜,
在所述第一侧面的侧视下,所述下主切削刃随着离开所述下修光刃而
向上方以倾斜角度Y倾斜,
所述倾斜角度β比所述倾斜角度Y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削镶刀,其中,
在侧剖视下,所述上后刀面相对于所述中心轴以倾斜角度α倾斜,
在侧剖视下,所述下后刀面相对于所述中心轴以倾斜角度β倾斜,
所述倾斜角度α与所述倾斜角度β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削镶刀,其中,
所述第二侧面还具有位于所述上后刀面和所述下后刀面之间的边界
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切削镶刀,其中,
在俯视下,所述边界部与所述上后刀面及所述下后刀面相比向外侧突
出。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切削镶刀,其中,
所述边界部从所述上表面配置至所述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宽久
申请(专利权)人:京瓷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