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削用刀片以及刃尖更换式旋削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68528 阅读:1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28 12:37
提供一种适于模具等的凹部加工的切削用刀片以及使用其的刃尖更换式切削工具。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切削用刀片(10)具有前刀面(14)、后刀面(15)、形成于前刀面(14)和后刀面(15)的交叉棱线部而沿与旋削工具的切入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的主切削刃(11),在沿主切削刃(11)的方向中在该主切削刃(11)的中途具有至少一个不参与切削的分割部(12)。上述主切削刃(11)包括被上述分割部(12)分离的两根的第1切削刃(11a)以及第2切削刃(11b),在将该切削用刀片安装于切削工具的工具本体(1)时,第1切削刃(11a)以及第2切削刃(11b)的切入角(κ1、κ2)为5°以上20°以下的范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切削用刀片以及安装有该切削用刀片的刃尖更换式旋削工具。
技术介绍
以往,在模具的制造等中进行的凹部加工中,有时使用能够进行开孔加工的旋削工具。在凹部加工中,将生成的切削屑从加工后的凹陷(凹部)定常地持续排出是用于进行高效加工的条件之一,为此,使用鼓风机。该排出方法为,向加工后的凹陷喷射高压的空气,利用其风压将切削屑向孔外吹散。在使用鼓风机时,并不是能够喷射多大的的切削屑都能吹散的程度的高压的空气,所以对于进行凹部加工的旋削工具要求生成尽可能细化的切削屑。作为实现切削屑的细化的方法之一,专利文献I公开了下述切削用刀片在后刀面上形成多根缺口而令切削刃断续。专利文献I :日本特开2007 — 283482号公报。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专利文献I所公开的那样的带缺口的切削用刀片如果以单体使用则形成缺口的部分无法进行切削。因此,还需要为了弥补利用一个带缺口的切削用刀片不能切削的部分而进行切削的其他的形状的切削用刀片。因此,在使用带缺口切削用刀片时,总是需要准备多种刀片,导致保管成本的增大。此外,虽然说是其他的形状的刀片,但其不同很微小,所以有发生安装了本来应安装的种类以外的刀片的安装错误等的可能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一种的刀片就能够实现切削屑的细化的切削用刀片以及能够安装该切削用刀片的旋削工具。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即,本专利技术的切削用刀片是拆装自如地安装于旋削工具的工具本体而具有前刀面、后刀面、形成于上述前刀面和上述后刀面的交叉棱线部分的切削刃的切削用刀片,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切削刃中,主切削刃包含至少两个分割的小切削刃,相邻的该至少两个的小切削刃分别与形成于前刀面和后刀面的交叉棱线部的分割部连接,在从前刀面的正面看时,隔着上述分割部而位于进给方向后方侧的一方的小切削刃与上述分割部的连接部形成于下述位置比将隔着该分割部而位于进给方向前方侧的另一方的小切削刃向上述位于进给方向后方侧的一方的小切削刃方向延长的虚拟直线靠切削用刀片的中心侧。此外,优选为下述切削用刀片,在隔着一个分割部而相邻的两个小切削刃中,位于进给方向后方侧的小切削刃的切入角比位于进给方向前方侧的另一方的小切削刃的切入角小。此外,优选为下述切削用刀片,一个小切削刃的切入角设定为5°以上20°以下时,其他的全部的小切削刃的切入角也都为5°以上20°以下。此外,优选为下述切削用刀片,上述分割部为直线状。 本专利技术的刃尖更换式旋削工具能够拆装自如地安装上述的任意的本专利技术的切削用刀片。专利技术的效果 本专利技术的切削用刀片的切削刃中,主切削刃被分割为多个,但它们的切削区域相互局部重叠,所以能够生成细化的切削屑,并且能够利用一种的切削刀片进行加工。因此,伴随着本专利技术的切削用刀片的管理的成本及工序与以往相比变得非常小。此外,在安装本专利技术的切削用刀片时,无需考虑将哪个刀片安装在工具本体的哪个位置,所以能够非常顺畅地进行更换、安装作业。在本专利技术的切削用刀片的主切削刃中,在沿着主切削刃的方向中在该主切削刃的中途设置至少一个将分割为两个的小切削刃彼此连接而不参与切削的分割部。从相互地分离的各小切削刃生成的切削屑沿主切削刃的方向的长度变短,变为容积小的切削屑,在凹·部加工中,这样的紧凑且轻量的切削屑能够借助鼓风机而容易地从上述凹部被排出,能够抑制切削屑咬入导致的切削刃的缺损及加工面的损伤。在本专利技术的刃尖更换式旋削工具中,由于使用了本专利技术的切削用刀片,所以不需要在每个刀片安装座上安装不同的种类的刀片的工作。因此,机械性作业变得容易,更换作业时间比以往缩短。此外,本专利技术的刃尖更换式旋削工具所生成的切削屑被细化,且厚度也薄,所以当在凹部加工中使用本专利技术的刃尖更换式旋削工具时,不易产生切削屑的咬入等的切削屑无法从加工孔排出而导致的各种问题。附图说明图I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切削用刀片的主视图。图2是图I所示的切削用刀片的右视图。图3是图I所示的切削用刀片的俯视图。图4是图I的X向箭头视图。图5是图I的切削用刀片的主切削刃的放大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端铣刀的主视图。图7是图6所示的端铣刀的要部的右视图。图8是图6所示的端铣刀的要部的俯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端铣刀。图I是用于该端铣刀的切削用刀片的主视图。图2以及图3分别是图I所示的切削用刀片的右视图以及俯视图。图4是图I的X向箭头视图。图5是图I的切削用刀片的主切削刃的放大图。图6是从轴线方向看该端铣刀的主视图。图7以及图8分别是图5所示的端铣刀的要部的右视图以及俯视图。本实施方式的切削用刀片10如图I所示,呈大致平行四边形的板状,在对置的上下表面中在上表面形成前刀面14,在下表面形成就位面19,在对置的上下表面间延伸的侧面上形成后刀面15,在前刀面14和后刀面15的交叉棱线部形成切削刃。在对置的上下表面的中央形成贯通该上下表面的安装孔20。切削用刀片10为各后刀面15随着从切削刃向下表面接近而向内侧倾斜的所谓正型刀片,至少切削刃由超硬合金、金属陶瓷、陶瓷等的硬质材料、金刚石、CBN等的超高压烧结体、或者对上述的任意的材质进行了包含Ti及铝等的金属化合物的涂层的材质构成。形成于前刀面14的一对的短边的切削刃具有锐角角部16、与锐角角部16相连的修光刃18、与修光刃18相连的主切削刃11、与主切削刃11相连的钝角角部17,修光刃18沿与H轴大致平行的方向直线状地延伸。另外,H轴在本实施方式中是与进给的方向平行的轴线,图I的右方为进给的方向。而且,修光刃18的长度形成为与安装切削用刀片10的切削工具中设定的最大的进给量相等、或者比其稍大。另外,修光刃18也可以为圆弧状。主切削刃11形成于前刀面14和后刀面15的交叉棱线部。该主切削刃11借助与该主切削刃11同样地形成于前刀面14和后刀面15的交叉棱线部的分割部12而被分割为 两个短的小切削刃。而且,在以下的说明中,将隔着分割部12而位于进给方向后方侧的小切削刃称为第I切削刃11a,将隔着分割部12而位于进给方向前方侧的小切削刃称为第2切削刃lib。在前刀面14的一对的长边的各自上形成外周切削刃13,切削用刀片10以外周切削刃13相对于旋削工具本体与其中心轴线平行、或者形成离角的方式安装。形成于切削用刀片10的下表面的就位面19、从外周切削刃13延伸的侧面(后刀面15)以及从修光刃18延伸的侧面(后刀面15a)作为与设置于旋削工具本体的刀片座的座面以及周壁抵接的抵接面起作用。如图I所示,在从正面看前刀面15时,第I切削刃Ila以及第2切削刃IIb呈直线状。但是,第I切削刃Ila以及第2切削刃Ilb也可以弯曲为圆弧状。第I切削刃Ila的切入角Kl设定为5°以上20°以下的范围,第2切削刃Ilb的切入角K 2也设定为5°以上20°以下的范围。换言之,将第I切削刃Ila以及第2切削刃Ilb设置为在将切削用刀片10以第I切削刃Ila的切入角K I为5°以上20°以下的方式安装于旋削工具本体时,第2切削刃Ilb的切入角K 2也同时为5°以上20°以下的范围。如果将切入角以上述的范围内设定,则切削屑的切取厚度变薄,所以即便在进行进给量大的高进给加工时,也能够将施加于切入边界部的切削阻力抑制为较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吉冈史郎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钨钛合金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