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凯专利>正文

主轴锁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38875 阅读:2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机械支承装置上的主轴锁紧装置,它具有轴承和轴承端盖,还具有移动轴承座、夹盘和压套;轴承装在移动轴承座内,轴承端盖与轴承一端相抵;夹盘穿过轴承内孔,夹盘具有外圆锥面和可插入主轴的内孔,内孔筒壁上开有若干轴向缝槽,当轴向缝槽并拢或分开时,内孔直径相应减小或增大;压套套置在夹盘上,压套上具有可与夹盘的外圆锥面滑动配合的施压部,压套的外圆面与轴承内孔壁相接触;压套和夹盘之间设有可使压套和夹盘相对移动的调节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更换主轴上的刀片等零件时,方便快捷,且不易损坏轴承和主轴。(*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机械主轴的支承装置,尤其是有关加工机械的主轴支承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加工机械的主轴支承结构是直接将主轴支承在机体上的轴承座里。当需要更换主轴上的刀片或其它零件时,必须先把主轴拆下来,拆卸轴承后,再逐个拆、换零件,重新把轴承装上。由于轴承与主轴是紧配合或过渡配合,所以拆装轴承工作很麻烦,耗时长,而且拆卸轴承过程中容易损坏轴承和主轴,降低了轴承和主轴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更换主轴上的刀片或其它零件时,能方便、快捷地操作,且不易损坏轴承和主轴的主轴锁紧装置。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主轴锁紧装置,具有轴承和轴承端盖,还具有移动轴承座、夹盘和压套;轴承装在移动轴承座内,轴承端盖与轴承一端相抵;夹盘穿过轴承内孔,夹盘具有外圆锥面和可插入主轴的内孔,内孔筒壁上开有若干轴向缝槽,当轴向缝槽并拢或分开时,内孔直径相应减小或增大;压套套置在夹盘上,压套上具有可与夹盘的外圆锥面滑动配合的施压部,压套的外圆面与轴承内孔壁相接触;压套和夹盘之间设有可使压套和夹盘相对移动的调节件。采用上述结构后,由于具有移动轴承座、夹盘和压套,因此,整个移动一轴承座均可以从机体上拆卸下来,而主轴却不用拆下来,可直接更换主轴上的刀片或其它零件,操作方便、快捷。还由于夹盘穿过轴承内孔,夹盘具有外圆锥面和可插入主轴的内孔,内孔筒壁上开有若干轴向缝槽,压套套置在夹盘上,压套上具有可与夹盘的外圆锥面滑动配合的施压部,压套的外圆面与轴承内孔壁相接触,当用调节件轴向移动压套时,压套相对夹盘轴向移动了一定的距离,压套的施压部逐渐挤压夹盘的外圆锥面或逐渐脱离夹盘的外圆锥面,使轴向缝槽并拢或分开时,内孔直径相应减小或增大,从而夹紧主轴或松开主轴;与此同时,压套的外圆面与轴承内孔壁胀紧或松弛,从而与轴承呈装配状态或拆卸状态。因此,取消了主轴与轴承的永久紧配合或过渡配合结构,使拆装方便,拆装过程中不损坏轴承和主轴,提高了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主轴锁紧装置处于松开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处于夹紧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中移动压套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的右视图;图5是本技术中压套盖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的左视图;图7是本技术中夹盘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7的右视图;图9是本技术中移动轴承座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图9的右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给出的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如图1、2所示,本技术的主轴锁紧装置,一种主轴锁紧装置,具有轴承2和轴承端盖3,还具有移动轴承座1、夹盘4和压套5;轴承2装在移动轴承座1内,轴承端盖3与轴承2一端相抵;夹盘4穿过轴承2内孔,夹盘4具有外圆锥面4-1和可插入主轴的内孔4-2,内孔4-2筒壁上开有若干轴向缝槽4-3,当轴向缝槽4-3并拢或分开时,内孔4-2直径相应减小或增大;压套5套置在夹盘4上,压套5上具有可与夹盘4的外圆锥面4-1滑动配合的施压部5-1,压套5的外圆面5-2与轴承2内孔壁相接触;压套5和夹盘4之间设有可使压套5和夹盘4相对移动的调节件。如图1、2、3、4、7、8所示,为了均匀施压,压套5上的施压部5-1是与夹盘4的外圆锥面4-1相配的内锥面。施压部5-1也可以是压套5的圆内孔壁或内孔开口端部。如图1、2、7、8所示,调节件是设在压套5上的螺钉6,螺钉6与夹盘4的螺孔4-4螺纹连接。调节件也可以是与压套5和夹盘4连接的螺栓或丝杆。例如,调节件是双头丝杆,这时,可分别在压套5和夹盘4上设置与该丝杆啮合的丝母。如图1、2、3、4、5、6所示,为了使螺钉6相对压套5转动,并随压套5一起相对夹盘4轴向移动,压套5上具有可容纳螺钉6头部的沉孔5-3,压套5的沉孔5-3开口端固定有压套盖7,压套盖7上具有供扳手或螺丝刀伸入的通孔7-1。沉孔5-3也可以设在压套盖7上。当然,也可以不设压套盖7,这时,可在螺钉6上开有周向槽,并在压套5上设有伸入周向槽的限位销钉来保持螺钉6随压套5一起轴向移动,并保持螺钉6相对压套5转动。如图1、2、3、4所示,压套5上还设有轴向限位挡5-4,当压套5向右轴向移动一定距离后,该轴向限位挡5-4可与轴承2内圈的左端相抵。如图1、2、7、8所示,夹盘4上设有轴向限位挡4-5,当夹盘4向左轴向移动时,该轴向限位挡4-5可与轴承2内圈的右端相抵。如图1、2、9、10所示,为了便于安装,移动轴承座1具有安装凸缘1-1,安装凸缘1-1上开有连接孔1-1-1。如图7所示,为了便于夹紧不同直径的主轴,夹盘4的内孔4-2具有锥形孔段4-2-1。本技术使用情况如下,拆卸时,如图1所示,用当扳手或螺丝刀拧动螺钉6,带动压套5相对夹盘4向左轴向移动时,压套5的内锥面5-1逐渐脱离夹盘4的外圆锥面4-1,使轴向缝槽4-3分开,夹盘4的内孔4-2直径相应增大,从而松开主轴8;与此同时,压套5的外圆周面5-2与轴承2内孔壁松开。这时就可换、装主轴8上的刀片等零件。安装时,如图2所示,用当扳手或螺丝刀拧动螺钉6,带动压套5相对夹盘4向右轴向移动时,压套5的内锥面5-1挤压夹盘4的外圆锥面4-1,使轴向缝槽4-3并拢,夹盘4的内孔4-2直径相应减小,从而夹紧主轴8;与此同时,压套5的外圆周面5-2与轴承2内孔壁胀紧。这时将移动轴承盖1固定在机器的机架上,即可投入运转使用。权利要求1.一种主轴锁紧装置,具有轴承(2)和轴承端盖(3),其特征在于a、还具有移动轴承座(1)、夹盘(4)和压套(5);b、轴承(2)装在移动轴承座(1)内,轴承端盖(3)与轴承(2)一端相抵;c、夹盘(4)穿过轴承(2)内孔,夹盘(4)具有外圆锥面(4-1)和可插入主轴的内孔(4-2),内孔(4-2)筒壁上开有若干轴向缝槽(4-3),当轴向缝槽(4-3)并拢或分开时,内孔(4-2)直径相应减小或增大;d、压套(5)套置在夹盘(4)上,压套(5)上具有可与夹盘(4)的外圆锥面(4-1)滑动配合的施压部(5-1),压套(5)的外圆面(5-2)与轴承(2)内孔壁相接触;e、压套(5)和夹盘(4)之间设有可使压套(5)和夹盘(4)相对移动的调节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轴锁紧装置,其特征在于压套(5)上的施压部(5-1)是与夹盘(4)的外圆锥面(4-1)相配的内锥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轴锁紧装置,其特征在于调节件是设在压套(5)上的螺钉(6),螺钉(6)与夹盘(4)的螺孔(4-4)螺纹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主轴锁紧装置,其特征在于压套(5)上具有可容纳螺钉(6)头部的沉孔(5-3),压套5的沉孔5-3开口端固定有压套盖(7),压套盖(7)上具有供扳手或螺丝刀伸入的通孔(7-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轴锁紧装置,其特征在于压套(5)上设有轴向限位挡(5-4),当压套(5)向右轴向移动一定距离后,该轴向限位挡(5-4)可与轴承(2)内圈的左端相抵。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轴锁紧装置,其特征在于夹盘(4)上设有轴向限位挡(4-5),当夹盘(4)向左轴向移动时,该轴向限位挡(4-5)可与轴承(2)内圈的右端相抵。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轴锁紧装置,其特征在于移动轴承座(1)具有安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主轴锁紧装置,具有轴承(2)和轴承端盖(3),其特征在于:    a、还具有移动轴承座(1)、夹盘(4)和压套(5);    b、轴承(2)装在移动轴承座(1)内,轴承端盖(3)与轴承(2)一端相抵;    c、夹盘(4)穿过轴承(2)内孔,夹盘(4)具有外圆锥面(4-1)和可插入主轴的内孔(4-2),内孔(4-2)筒壁上开有若干轴向缝槽(4-3),当轴向缝槽(4-3)并拢或分开时,内孔(4-2)直径相应减小或增大;    d、压套(5)套置在夹盘(4)上,压套(5)上具有可与夹盘(4)的外圆锥面(4-1)滑动配合的施压部(5-1),压套(5)的外圆面(5-2)与轴承(2)内孔壁相接触;    e、压套(5)和夹盘(4)之间设有可使压套(5)和夹盘(4)相对移动的调节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凯方亮
申请(专利权)人:王凯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